任明男
吉林省龍井市老頭溝鎮銅佛寺衛生院,吉林龍井 13340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采用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療的臨床價值探析
任明男
吉林省龍井市老頭溝鎮銅佛寺衛生院,吉林龍井 133402
目的探討對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對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該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6例。采用厄貝沙坦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血糖和血壓水平復常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對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氨氯地平;厄貝沙坦;高血壓;2型糖尿病
高血壓伴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血脂紊亂的可能性較大,高血壓狀態的長期存在,又容易對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起到促進作用,上述疾病的發生會呈現惡性循環的變化趨勢,導致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血壓水平控制效果不理想[1]。為探討對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對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該次研究2011年4月—2014年4月對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72例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6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46~87歲,平均年齡(61.8± 1.5)歲;高血壓疾病患病時間1-8年,平均患病時間(2.7±0.5)年;糖尿病患病時間1~13年,平均患病時間(3.6±0.8)年;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48-85歲,平均年齡(61.9±1.4)歲;高血壓疾病患病時間1~9年,平均患病時間(2.6± 0.4)年;糖尿病患病時間1~14年,平均患病時間(3.4±0.9)年。上述四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納入標準
①患者有明確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②高血壓疾病患病時間在10年以內;③糖尿病患病時間在15年以內;④患者年齡在40~90歲之間;⑤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⑥患者自愿選擇接受藥物治療;⑦患者能夠嚴格執行醫囑;⑧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口服厄貝沙坦,每次150 mg,1次/d,計劃治療兩個月;治療組:口服厄貝沙坦,每次150 mg,1次/d,口服氨氯地平,每次5 mg,1次/d,計劃治療兩個月[2]。
1.4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血糖和血壓水平復常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藥物不良反應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5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顯效:舒張壓(DBP)水平的下降程度超過10 mmHg,而且已經完全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DBP)水平的下降程度已經超過20 mmHg;有效:舒張壓(DBP)水平的下降程度沒有達到10 mmHg,但是血壓水平已經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DBP)水平的下降程度超過10 mmHg,但沒有達到20 mmHg,收縮壓(SBP)水平的下降程度達到30 mmHg;無效:無法達到上述標準的相關要求,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沒有明顯的變化[3]。
1.6 統計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
2.1 血糖血壓水平復常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應用厄貝沙坦治療后(16.39±3.42)d血糖血壓水平恢復正常,共計住院接受治療(22.85±3.50)d;治療組患者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后(11.36±2.13)d血糖血壓水平恢復正常,共計住院接受治療(17.06±3.04)d。兩項觀察指標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比較[n/(%)]
2.3 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應用厄貝沙坦治療期間有7例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治療組患者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期間有1例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該項觀察指標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厄貝沙坦是通過口服途徑給藥的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該藥物可以對由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所介導的血管緊張素Ⅱ的全部活性起到明顯抑制作用,與血管緊張素Ⅱ的來源或合成途徑沒有任何關系。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對引起血漿中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濃度增加現象產生抑制,同時使血漿中醛固酮的濃度降低。推薦服用劑量,對存在于血清中的血鉀濃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氨氯地平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類藥物,能夠對外周血管起到一定的擴張作用,使外周血管的阻力水平降低,從而達到使血壓水平降低的目的[4]。
[1]夏碧樺.拉西地平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血脂變化的作用[J].中國醫藥,2009,14(16):416-417.
[2]唐民.國產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0,13(13):231-232.
[3]黃民江,楊天倫,夏珂,等.厄貝沙坦和卡托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P-選擇素和MMP-9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師雜志,2011,13(18): 1148-1149.
[4]徐曉娟,張長弓,攸翔,等.國產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6):3014-3015.
R587
A
1672-4062(2014)06(b)-0010-01
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