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允斌 薛李榮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山西呂梁 033300
探討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臟損傷的價值
任允斌 薛李榮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山西呂梁 033300
目的探討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臟損傷的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確診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尿常規定性分為兩組,尿蛋白陰性77例為A組,尿蛋白定性陽性63例為B組;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56例作為正常對照組(C組),分別檢測A組、B組、C組的血清Hcy、HbA1c和U-mAlb。結果A組、B組的各項指標變化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尿蛋白陽性組較尿蛋白陰性組三項指標均明顯升高(P<0.01)。A組與B組各指標的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出對照組(P<0.01),B組各指標的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C組(P<0.01)。在A組中三項指標聯合檢出陽性人數為56例,總陽性率為72.73%,明顯高于單項檢測(P<0.01)。糖尿病組中血清Hcy、HbA1c與U-mAlb呈正相關。結論血清Hcy、HbA1c和U-mAlb是DM早期腎損傷的標志物,聯合檢測可以有效的提高檢測陽性率,另外能對早期預防、早期治療DN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監測病情進展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早期腎臟
糖尿病(DM)是一種內分泌代謝障礙綜合癥。常伴有腎臟病變的緩慢性進行性惡化,其中,糖尿病腎病(DN)是DM的并發癥之一,并且發病比較慢[1]。相關的研究表明,在DM患者中存在Hcy代謝異常的情況出現,根據報道顯示,可以將高Hcy血癥作為DN的危險因素之一。為探討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臟損傷的價值,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確診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組選擇患者均為在該院確診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標準[2]。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4例,男∶女=1.19∶1,患者的年齡20~90歲之間,平均年齡(59.8±4.4)歲。排除酮癥酸中毒、非DM腎病者、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另外排除腫瘤、肝臟疾病及血管病變的患者。其中,HbA1c<7.0%的患者38例,占27.14%,7.0%≤HbA1c≤10.0%的患者59例,占42.14%,HbA1c>10.0%的患者43例,占30.71%。根據尿常規定性將全部的患者分為兩組,A組和B組,其中A組(77例)為尿蛋白陰性,B組(63例)為尿蛋白定性陽性;另外,選同期健康體檢者C組(56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男∶女=1.07∶1,年齡為22~88歲,平均年齡(59.2±4.3)歲。
1.2 方法
受檢者均禁食12 h,次日晨靜脈采血,生化分離膠管3 mL(分離血清至冰箱備用)在HITACHI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用循環酶法檢測Hcy,試劑由四川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乙二胺四乙酸二甲抗凝管2 mL用離子交換液相色譜法檢測HbA1c,儀器為MQ-2000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留取晨尿做尿蛋白定性測定后離心取上清液用速率散射法檢測U-mAlb,應用IMMAGE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測定;尿常規定性用杭州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在Mission U168尿液分析儀上測定。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所有實驗結果均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組、B組、C組的血清Hcy、HbA1c和U-mAlb比較結果
A組Hcy、HbA1c和U-mAlb分別為(14.51±5.59)、(8.56± 1.65)、(29.21±13.39);A組Hcy、HbA1c和U-mAlb分別為(23.71±11.91)、(10.01±2.53)、(263.34±156.23);C組Hcy、HbA1c和U-mAlb分別為(8.29±3.72)、(5.01±0.64)、(11.21±5.31),C組Hcy、HbA1c和U-mAlb各項指標均顯著低于A組、B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另外,B組與A組比較,三項指標均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本組研究結果表明,Hcy、HbA1c和U-mAlb在尿蛋白出現前就已出現明顯的異常,且這種異常變化伴隨著腎損傷程度的加重而明顯。
2.2 A組、B組、C組血Hcy、HbA1c和尿U-mAlb的異常檢出率
A組與B組各指標的陽性檢出率,A組與B組均明顯高出C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B組各指標的陽性檢出率與C組比較,均顯著高于C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詳情見表1。
2.3 尿蛋白陰性組血清Hcy、HbA1c和尿U-mAlb聯合檢測結果
尿蛋白陰性77例,U-mAlb陽性數30例,陽性率為38.96%;Hcy+U-mAlb陽性數53例,陽性率為68.83%;HbA1c+U-mAlb陽性數51例,陽性率為66.23%;Hcy+HbA1c+U-mAlb陽性數56例,陽性率為72.73%。在A組中三項指標聯合檢出陽性人數為56例,總陽性率為72.73%,A組與單項檢測組比較,顯著高于單項檢測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

表1 各組指標檢測情況[n(%)]
2.4 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組中血清Hcy、HbA1c與U-mAlb呈正相關(r為0.435,0.489,P<0.01)。
DN是DM患者死亡一個非常主要的因素,另外,隨著DN病程的不斷增加,DN的發病率也呈現出相應的增加的趨勢,根據資料顯示,DM病史>20年的患者發生DN的機率為100%。但是,如果堅持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原則,DM病患在可逆階段就開展早期治療,則有利于進一步控制DN的發病率。U-mAlb的分子量有65000,是一種中等分子量,一般情況下,當腎小球遭受到了比較輕微損傷時,U-mAlb才能從尿中排出,而在正常人的尿中排出的量非常小。體積屏障及其電荷屏障這兩種屏障是腎小球濾過膜對蛋白質有的兩種屏障,DN早期階段,如果腎小球濾過膜富含電荷的成分唾液酸硫酸肝素的含量降低,那么產生對帶負電荷的蛋白質排斥的情況,也逐漸減少。進而,可引起U-mAlb濾出。U-mAlb作為健康人參考指標中,尿中白蛋白的具體超出標準情況的指標,如果通過常規方式,是無法有效地檢測出此類微量的變化情況的。U-mAlb在指導糖尿病早期腎臟受損治療中的有效指標之一[3]。
HbA1c作為一種非酶縮合產物,主要是在血液中葡萄糖游離醛基與血紅蛋白(Hb)游離氨基之間產生的,這種合成過程表現出了緩慢且相對不可逆的特性,持續于紅細胞生命周期中,因此,HbA1c對于前6~10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能夠作為反映參考的。HbA1c是指導腎臟早期損害的治療中,主要的參考指標[4]。該文調查結果顯示,A組、B組的HbA1c和U-mAlb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明顯高于C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而B組的HbA1c和U-mAlb與C組和A組比較,均顯著高于C組、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者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1)。分析其原因:DM作為慢性高血糖癥之一,HbA1c顯示出了紅細胞中血紅蛋白長期作用情況,與血中葡萄糖含量存在密切正相關,若葡萄糖含量越高,HbA1c合成隨之增多,而氧合Hb降低,不利于紅細胞的攜氧情況,而導致腎臟微血管的灌注不良,出現組織細胞缺氧,血管內皮損壞,伴隨著內皮素和NO等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出來,促使腎血管收縮,腎部位的血液流動逐漸下降,腎小球出現硬化,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白蛋白漏出。同時HbA1c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刺激基底膜細胞增殖和細胞外間質生成,使腎小球處于高濾狀態,從而引起腎損害,U-mAlb是腎臟早期損害的重要標志。U-mAlb癥發生與發展的危險性隨著HbA1c增高而增高。因此,聯合檢測U-mAlb和HbA1c,在抑制DN的惡化和發展及檢查治療效果方面存在積極的指導意義。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個新的獨立危險因子。近來大量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中存在Hcy代謝異常,高Hcy血癥作為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日益受到關注[5]。本組調查結果顯示,A組的DM患者Hcy陽性率為63.64%(49/77),該項結果與該文研究對象均是癥狀較重的住院患者有一定的聯系,伴隨著DM病患的病情持續惡化,Hcy陽性率方面,尿蛋白陽性組為96.83%,DM患者兩組Hcy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并與U-mAlb呈正相關(P<0.01)。上述結論與李喜榮等[7]報道一致,顯示在監測DM患者早期腎損傷治療方面,血清Hcy指標具備有積極參考意義。
該文調查結果表明,尿蛋白陰性組中三者聯合檢測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單項檢測(P<0.01)。當前,臨床治療中,判斷糖尿病的早期腎損害主要以尿微量白蛋白為主。基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因素很多,如尿路感染、酮癥狀態、婦女月經期、運動及血壓等因素,影響最終檢測結果。而Hcy和HbA1c的影響因素少于前者,如炎癥、性別、發熱等因素不受影響。在糖尿病患者中三者聯合檢測有利于進一步正確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從該研究結論看,在病患發生大量蛋白尿之前,對Hcy、HbA1c和U-mAlb進行聯合檢測,有助于提高檢測陽性率,有早期預測DM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的可行性,預防措施可積極跟進。
總之,DM早期腎損傷參考指標中,主要有血清Hcy、HbA1c和U-mAlb構成,聯合檢測能夠實現如下作用,一是檢測陽性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實現早期預防、早期治療DN,同時還能起到監測病情進展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1]屈振東,徐堅.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4):73-74.
[2]李紅麗.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3):361-362.
[3]李喜榮,周世鋒.3項指標聯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⑴:14-17.
[4]徐紅珍,王露,馬正坤.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2,18(26): 289-290.
[5]何雪梅,蔣洪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病中的意義[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1):41-42.
R587.2
A
1672-4062(2014)06(b)-0047-02
2014-03-25)
任允斌(1959.4-),男,籍貫:山西省柳林縣王家溝鄉任家山村,學歷:承德醫學院本科,職稱:副主任檢驗師,研究方向:臨床醫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