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學院 陳匯才
隨著國內食品安全事件的愈演愈烈,民眾對于新鮮、健康、安全的食品需求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應運而生。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農產品的銷售。國內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如優選網、采采網等一些國內知名網站。相對傳統的生活用品、服裝,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產品保存、保鮮和物流輻射范圍顯得尤為重要。農產品在收購、運輸過程中損耗為20%左右,銷售過程中損耗為10%左右,這些都推高了農產品的成本。很多農產品由于運輸條件所限,冷藏能力不足,很難實現與遠距離省市超市對接,所以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我國電子商務開始涉及農產品以來,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網站涉足這個領域,其中涉農產品網站超過3萬多個,而專業性的農產品網站達到3000余家,總的來說數量上是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要。但經過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大量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在經營上是處于虧損的狀態,而一些做得較好的網站也還沒有實現盈利。從行業視角來看,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客戶體驗有待進一步提升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以農產品為主,以電子商務平臺為銷售窗口,將農戶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區別于其他的電子商務模式,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點有:(1)物流成本高,由于許多農產品需要保鮮、冷藏,因此對于物流運輸、儲存工具有特殊要求,這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農產品的運營成本;(2)損耗高,本地化嚴重。由于消費者傳統思維的限定,對于本地的農產品依賴程度較高,使得電子商務平臺需要在各地建立物流節點設施,提高了運營成本。而長途運輸又使得農產品的損耗提高。面對高昂的物流成本和較差的客戶體驗,如何從目前國內復雜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突圍,成為了很多學者和企業家思考的問題。根據其他行業發展的經驗,以行業為引導,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是促進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較好途徑之一,而改善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關鍵也在于推動標準化建設。
物流標準化就是以物流為一個整體系統,在設備和管理方面實行標準化建設,在設備方面實行儲存、運輸、容器等工具的標準化,在系統各環節如包裝、加工、裝卸等方面實行統一的作業標準,從整體管理上來說實行各部分、各環節、各領域的技術標準與管理標準的一致化,協調各個部分實現物流系統的標準化與準確性,從而優化物流系統。細分來說,物流標準化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技術標準化、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作業標準化、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標準化。
參照其他行業的物流標準化建設經驗,并總結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同時結合我國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建設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
(1)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技術標準化。物流技術標準實際上就是保證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中的信息標準化,是編碼標準化,也就是采用一種基礎技術標準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消費者的過程,通常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運用應用信息技術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進行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實現基礎技術標準化;二是對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裝備進行標準化定義,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
基礎技術標準化包括運用信息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流程化管理,比如現如今非常熱門的RFID溯源系統,該套系統以條碼標簽為基礎,利用無線射頻技術實現對于農產品的信息化管理。從農產品生長開始就使用該信息系 統 進 行 記錄,包括產品的生長記錄、使用化肥農藥的 記 錄、 產地、種源等等信息,待農產品收貨后會貼上一個包含這些信息RFID標簽。在農產品收獲后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環節中,該標簽會繼續記錄加工企業信息、加工作業信息、運輸路線、運輸環境等信息。農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后,消費者可以在賣場或者是通過電子商務網站對該產品的信息進行查詢溯源,讓終端的消費者可以對農產品的產地、生長記錄、運輸加工環節有更加詳細直觀的監督,從而讓消費者買到真正放心的農產品,同時也督促了生產企業的生產加工過程。

物流裝備技術標準化,是指在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到達消費者的所有物流環節中對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裝備進行標準化建設。其中就包括物流基本術語標準化、計量單位標準化、農產品票據標準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儲運加工設備標準化、包裝容器標準化問題等。其中需要特別注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包裝容器標準化問題,鑒于農產品易損耗的特點,因此采用統一規格的包裝容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損耗,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標準。
(2)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作業標準化。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技術標準化的基礎上,還需要繼續推行以流程為導向的各物流環節中的作業標準化建設,其中包括運輸環節、加工環節、儲存環節、裝卸環節、配送環節等幾個重要部分。而作業標準化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對于作業服務進行標準化確立,包括對各項作業環節的標準進行重新統一確立,保證標準統一科學,不斷優化各項物流作業,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運作水平,從而以整體更加優化和有效率的作業水平來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對于作業服務評價標準的確立,其中包括服務設計規范、服務分類標準、作業評價體系、行業資質認定標準等。具體來說涉及到服務滿意度、訂單履行率、行業進入準則等待細化指標。在服務標準化的基礎上提出評價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服務標準只是規范了企業該怎么做,而評價標準則引導企業怎樣做才會更好,無形之中促進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不斷優化自己的作業流程,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3)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標準化。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這條供應鏈中,涉及到的企業主要包括三類:農產品種植企業或農戶、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以下提出如何針對三種企業進行標準化建設。
農產品種植企業或者農戶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起點,也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源頭,源頭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客戶的體驗和退貨比例。因此筆者認為這是農產品物流企業標準化的重要部分。結合國內外農產品行業發展經驗,我國農產品種植戶應該集中起來成立相關的合作社或者種植企業,采取統一的科學化種植管理,統一由合作社或企業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集中提高管理水平和種植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水平。
農產品加工企業是物流環節中的流通加工部分,是保證農產品生產質量和提升農產品價值的重要一環,要盡量選擇專業化的加工企業,對一定區域內的農產品實現集中加工,從而避免了傳統物流模式下多家加工企業生產質量水平不一致,同時生產量也無法實現集約化等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加工企業應該嘗試通過兼并重組,提高加工水平,降低服務成本,同時應該以服務核心地區為主,服務本地為主。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服務供應鏈中最后一環的企業,也是直接接觸到客戶、影響客戶體驗的一部分。因此提升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水 平,實行標準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 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標準化建設主 要包括裝備標準化和服務標準化兩 部分,其中裝備標準化是指第三方 物流企業需要配備高標準、高質量 的標準化倉儲、裝卸、運輸設備, 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冷鏈設施,旨 在提高農產品從加工企業到客戶手中的質量水平,降低農產品在流通環節中的損耗,保證優質的客戶體驗。而在服務標準化建設方面需要建立一整套的農產品配送物流服務流程,包括配送標準、配送價格、配送要求、退貨處理等,根據農產品的特點和服務要求,不斷改進物流企業的農產品配送服務標準與水平。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建設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建設
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他行業物流發展的經驗,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出路之一在于標準化建設。筆者根據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特點提出需要進行標準化建設的三部分,如圖2所示。在三大標準化的基礎上,結合RFID農產品溯源系統實現農產品的三大標準化建設。

圖2 RFID農產品溯源系統
(1)以流程為導向。從農業種植戶到加工廠、物流配送商、消費者的過程中,緊緊把握以流程為導向的原則,加強全流程的標準化建設, 嚴格執行各項標準,并不斷優化客戶體驗,提高物流服務效率。在系統中利用RFID條碼記錄從生產到加工、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實現對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無縫監控,讓消費者真正放心消費。
(2)技術標準化。在以流程為導向的原則上,推行基礎技術標準化,實現對于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不斷將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運用到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在該系統中使用RFID條碼記錄農產品的信息,如圖3所示, 消費者利用RFID系統在網頁上可以輕松查到關于農產品的一系列信息,包括產地、種植土地類型、種植面積、種植戶名字、合作社等基本信息,此外包括農產品生長情況記錄、生長期、施肥次數、是否使用化肥等,還包括加工企業信息、加工記錄、運輸方式、運輸環境(溫度、濕度信息)等信息,使得消費者可以對于購買的農產品查詢到更加詳細的信息,以標準化的生產、加工、運輸方式來提供農產品,并通過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信息化水平來增強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解決農產品電子商務中的信任問題。

圖3 RFID農產品溯源查詢演示
在利用RFID解決信息化標準的同時,鑒于農產品不耐儲存、損耗率高的特點,因此推行物流裝備標準化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一些不耐儲存的農產品建立低溫庫或冷庫,并且使用冷鏈車輛進行運輸配送,提高運輸環節的無縫化冷鏈運輸水平,降低折損率,從而提高農產品的配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3)作業標準化。在信息化和物流裝備改進的基礎上,應該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中涉及到的所有物流環節進行作業標準化改進,其中包括推行服務設計規范、服務分類規范等,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中的各項作業環節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如生產過程中規定土質要求、澆水量與周期、施肥次數;加工過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環境要求、加工成品標準等;在運輸環節中規定運輸方式、運輸車輛溫度、濕度控制等。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服務評價標準,以此激勵各個企業不斷對自身的物流作業進行改善和提高。
(4)企業標準化。涉及到農產品種植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要提高農產品各個環節的集約化和專業化水平,整合社會資源,打造優質的農產品供應鏈,提高種植企業、加工企業和物流商的專業化水平,依靠電子商務平臺的主動優勢,選擇具有一定資質的生產加工企業,并規范企業的生產加工流程,以標準化的思路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運行質量。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對上游貨源的競爭和供應鏈的把控,核心是標準化問題,以避免各企業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差異過大,無法統一識別和分辨,不利于品牌做大做強。通過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建設,能夠縮小農產品的差異性,擴大農產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級的可復制性農產品,保證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貨源穩定。在設備方面實行儲存、運輸、容器等工具的技術標準化,在系統各環節如包裝、加工、裝卸等方面實行統一的作業標準化,在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所涉企業中推行企業標準化,有利于協調各個環節,實現物流系統的標準化與準確性,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控制,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運作水平,降低物流作業成本,攻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難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