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凱
摘要: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隨著大量軌道交通工程竣工并投入運營,軌道交通的突發公共事件亦進入到一個頻發時期,構建一套科學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體系,以提高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顯得越發重要。
關鍵詞:突發事件;軌道交通 ;提高
中圖分類號:P135 文獻標識碼:A
一、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指揮體系的重要意義
城市軌道文通是城市文通運輸系統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軌道交通以及其運輸能力、快速準時、全天候、節能環保等優點,已經成為根治城市交通問題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至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將達2300公里。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經過不斷建設和投入使用,運營管理已經進入網絡化運營。不過相比于世界城市軌道發展先進城市,我國在管理體制、政策支持、線路規劃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突發事件對城市交通功能正常發揮的影響程度和波及范圍也越來越大。由于現代城市交通系統是一個開放的、不確定的、動態的、復雜的系統,涉及的范圍廣、影響系統有效性的因素眾多,極易受到突發事件沖擊。
由于軌道交通具有封閉、高速、容量巨大、系統復雜等特點,所以,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同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比如:
1.抗風險能力低
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其后果往往是災難性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如果其中任意一個環節出現紕漏,就有可能使得該環節的功能喪失,進而對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如高空墜物、失火、大面積停電等日常安全事故都會造成重大損失。
2.安全事故的影響范圍廣
由于軌道交通線路通常都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帶或繁華商圈,客流量非常巨大,一般還會穿梭于城市的地面和地下,另外還與廣播通訊、供水供電、防水排污等公共設施和線路交錯分布,這就使得當恐怖分子發動爆炸等恐怖襲擊時,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直接或間接地損失,甚至伴隨著一些不可預知的事件,引起大范圍的群眾恐慌、相互踐踏,以及水電中斷、漏電、洪水等新的次生災害,最終導致整個城市運行秩序的癱瘓等災難性后果。
3.安全難度大
城市軌道交通獨特的公共性能夠將整個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等各種地理場所和位置緊密聯系起來,由此也會帶來客流大、站點長、線路長的弊端,導致安全防范的成本低、難度大。
2009年12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運營“大動脈”軌交1號線發生兩車碰撞事故,陷入了長達8小時的大癱瘓。大批市民聚集地鐵附近,不知換乘哪條公交線路。由于事發當天是冬至,還直接波及到了大量掃墓人群,初步估計有50萬市民遭遇出行難題。
在突發事件下,如何保持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協調,將突發事件的損失和危害降至最低,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迫切需要其他交通方式的有力支持。2004年建立了上海市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統一指揮。在2006年,上海就已經建立了旨在保障軌道文通體系的軌交公交應急聯動機制。公交企業還建立了特別的公交車輛隊伍,組成“軌交救援網”,以滿足軌交突發營運故障后乘客的快速疏散需求。
由于軌道交通突發事件一般具有突發性和不確定性,所以,應急指揮者和決策者面臨著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困擾,比如決策時間要求緊迫,通常需要進行非常規的決策,另外,由于突發事件發生初期,事態發展不明朗,決策者對信息掌握的也不夠充分,同時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也存在扭曲和失真的現象,決策者很容易受到感性思維影響。大大制約著決策的可行性和效率。
二、信息化建設是軌道交通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支撐
COCC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Coordination Center)是實現軌道交通網絡化的基礎,承擔了網絡化運營條件下的協調管理職能,在出現突發事件時配合ETC對網絡列車運行組織進行統一調度指揮。ETC(Emergency Treatment Center)是處理軌道交通網絡突發事件的綜合指揮中心,全市應急指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領導組織應急求援的現代化指揮平臺。這兩個中心相互聯系,共同承擔者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管理的功能。
把信息化和科學技術有機結合.等于給軌道文通站臺、站廳、樓道和商場了安裝一道道安全“防火墻”,可以隨時監控所有安全隱患,最大程度保障公眾安全、系統設施安全。
三、各部門協調構建完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體系
COCC是整個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體系的核心,在日常管理中,它需要與其他公共交通部門之間保持密切有效溝通,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它作為協調者和組織者,需要其他公共交通部門提供必要的配合。ETC與其他交通部門相互合作,在市應急聯動中心的統一指揮下,由ETC配合其他交通部門的應急處置中心,調動市內相關交通方式疏散客流。當突發事件出現時,各相關部門要及時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造成的損失進行溝通,并提出具體的要求,制定對的措施。
如在“12.22”事故發生后上海市政府迅速成立了調查組,并在最短時間內查出事故原兇。但是信息告知、應急救援及乘客疏導工作的不到位,導致該事件造成了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雖然相關部門都制定了處置、應對故障及突發事件的各種預案,但是這些預案能否可行,能否確保安全,還是需要經過協調溝通、實際演練證實。
依據各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提高特殊事件的響應能力為目標,實現信息、應急管理的電子化,并建立全文檢索、條件匹配等檢索機制。采用由點到面的推進策略,聯通必備的通訊設備節點,保障決策指令和疏散指令送達的通暢性。系統總體框架包含顯示層、應用層、平臺層、技術支持層。
顯示層:通過服務熱線、電子顯示屏、短信平臺、宣傳手冊等進行終端顯示,滿足日常工作所需。服務熱線主要是用于廣大市民和乘客的聯系溝通;電子顯示屏專門布置在政府應急交通指揮中心,方便指揮決策人員直觀的了解現場情況;短信平臺主要用于各應急隊伍、指揮人員之間信息的溝通;宣傳手冊是平時進行安全應急知識宣傳和教育的平臺。
應用層:內容主要有事態評估、模擬演練、應急處理、預案管理、應急值守、信息發布子系統。事態評估是對現場收集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進而判斷事件嚴重程度,為后續啟動相應的應急機制提供參考;模擬演練是日常應急隊伍建設的有效手段,通過演練發現不足,繼而綜合提高應急水平;應急處理涵蓋應急管理的工作流程,用于緊急情況下事件的處理;預案管理是收集、整理、修訂各相關部門應急預案的系統;應急值守把各個車站、中心、指揮、應急系統內部人員值班電話進行匯總,便于及時溝通協調;信息發布需經相關管理部門的篩選和確認后方可啟動。
平臺層:主要是一些輔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其中應有地理信息、氣象信息、軌道交通數據等。地理信息可根據城市條件收集GIS地形圖、交通圖,包括地區的基礎地形數據、構筑物基礎信息、地下管線分布信息、交通線路與站點信息等。氣象信息需與當地的氣象部門進行溝通和對接,內容有特殊天氣和預警信息,便于及時應對突發惡劣天氣對軌道交通的影響。軌道交通網絡圖、軌道交通車站2D、3D圖以及各車站運營業務、環境監控、電力監控、客流監控、消防監控、設施設備監控、視頻監控信息屬于軌道交通數據平臺中的內容。
技術支撐層:主要通過現代網絡、通訊、存儲、顯示設備來實現現場會議、視頻會議、集中控制、值班調度、網絡與通訊、信息顯示、大屏幕監控、預警報警、存儲備份功能。數據存儲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根據數據是靜態還是動態數據,制定數據采集計劃,包括采集方式、數據來源、采集周期等。同時還要充分考慮數據量擴充,以便提供靈活可靠的存儲管理。
四、結束語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重要的文通樞紐,兼具抗風險能力低、事故風險范圍大、安全難度大等特點。所以完善軌道文通應急管理體系迫在眉睫,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構建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指揮體系的重要支撐,而加強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是城市軌道文通應急管理體系有效實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譚復興,高偉君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概論.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2、夏保成.西方國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論與原則芻議[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2O06 (2):1 5O
3、謝謙.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5.02
4、張銘,徐瑞華,李獻忠.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能力的評價[J].城市快軌交通.2007.O2
5、秦勇,王卓,賈利明.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系統框架及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