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利
摘要縱觀國內外企業發展增效的途徑主要有:棄環境獲取利益最大化、耗資源追求效益更大化、大投入取得效益增量化、以創新喜贏效益理想化……。本文將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對裕興企業發展增效主要因素的功能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而證明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價值工程功能評分發展增效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F045.3 文獻標識碼: A
縱觀國內外企業發展史,為獲取較好的效益,一般采用的途徑是:棄環境獲取利益最大化,耗資源追求效益更大化,增投入取得效益增量化,抓管理產生效益科學化,搞創新贏得效益理想化。不管采取何種途徑使企業增效,其中增效因素功能的表現重要程度很不一致。因此,為使各因素評分客觀公正,本文以江蘇裕興電器有限公司曲折發展史為例,欄目中得分由7位資深專家背靠背打分而取其平均值,并采用“04”評分法,得出諸因素的評分值(見表1)。
表1
按下式計算功能評分系數:
功能評價系數=
設潛力總數為100,按評價系數進行分配,得出各因素的潛力數(見表2)。
表2
逐項定量分析各因素。
一、棄環境因素
表2表明,棄環境換取效益因素A分得的潛力數為5。該因素含水、空氣污染、振動、噪音污染等因子。按照上述方法,可將潛力數5分配到各因子(見表3)。
表3
1.水污染因子Aa
電鍍有害物質(硫酸、硝酸、鉻、鎳等)、油污等排放水中,嚴重影響人、畜飲水,植物吸收水分,對人類生活、生產均留下難以挽救的損失。通過環境治理,水排放基本達標,有利于企業發展增效。
2.空氣污染因子Ab
噴砂工藝中的灰塵在空氣中飄浮被人畜吸入肺部時,危害極大。通過科技創新,研發自制了脈沖袋式除塵器,吸塵率可達85-90%,為企業增效奠定了一定基礎。
3.振動污染因子Ac
剪、折、沖振動很大,對廠房安全、從業人員心里承受能力等都有負面影響,現已淘汰振動工藝。
4.噪音污染因子Ad
原生產的橋架產品,物體間撞擊、敲打、機器馬達聲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分貝標準,影響了周邊群眾的安寧。對此,企業對產品結構作出了重大調整,使噪音嚴控在國家標準范圍內。
綜上所述,棄環境換效益,不可取。裕興領導最終確立了棄“金”山“銀”山,守綠水青山科學發展觀。由于依靠科技創新,水、空氣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所以,∑A科技創新=Ad+Ab=0.625+1.250=1.875。
二、耗資源因素
耗資源增效因素B分得的潛力數為7.5。該因素一般包括原材料、能源、勞力、現有設施等因子。現將B因素所分得的潛力數,再分配到各因子(見表4)。
表4
1.原材料因子Ba
該公司改制前生產電纜橋架產品,每年耗費(鋼)板材1800余噸,生產工藝極為簡單,剪、折、沖、表面處理、草繩捆扎、塑料薄膜包裝。無科技含量,以耗材求產值,利潤極低,企業幾乎到了關閉邊緣。
2.能源因子Bb
改制前的江蘇裕興電器有限公司年產值6000余萬元,年耗能480萬千瓦時,靠高能耗取得了較高產值,這種耗國家大量能源,取得較高產值、效益低下的生產方式,是國家限制發展的項目。
3.勞力因子Bc
如前所述,電纜橋架生產工藝簡單,小學文化甚至文盲勞動者,只要有力氣,都可以當班。一度時期,農村剩余廉價勞動力紛紛來公司求職,但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我國現代工業發展的主流,廉價勞動力已不能適應現代從業需求,招工相當難。逼企業產品結構調整,走科技創新之路。
4.現有設施因子Bd
改制前的江蘇裕興電器集團,鑒于產品附加值低,只顧利用陳舊的剪、折、沖設備和現有設施,直至磨損、折舊完畢,再也無法維持生產而被迫進行產品調整。
綜上所述,耗能源、吃老本,獲增效,不可借鑒。因老產品增效無科技創新內涵,所以,∑B科技創新=0。
三、增投入因素
現裕興公司領導痛定思痛,決心調結構,上新品,瞄準國內外廣闊市場急需的電加熱裝置,投資500余萬元,購置先進的程控生產、檢驗儀器、設備及辦公設施,大刀闊斧地進行廠房改造,高薪招聘資深專業人才,提高從業人員技能,使企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由表2可知,增投入因素C分得的潛力數為25,現分配到各因子中去(見表5)。
表5
Ca Cb Cc Cd Ce 評份值 總分值 功能評價系數 C 各因子分得
的潛力數
儀器設備Ca X 3 3 1 2 9 40 0.225 25 5.625
辦公設施Cb 1 X 2 1 1 5 40 0.125 25 3.125
廠房Cc 1 2 X 1 1 5 40 0.125 25 3.125
人才Cd 3 3 3 X 2 11 40 0.275 25 6.875
技能Ce 2 3 3 2 X 10 40 0.250 25 6.250
1.儀器設備因子Ca
為滿足新品開發需求,企業購置了全自動灌粉機8套、自動彎管機3臺、自動縮管機2套、機械拉力、壓力試驗機各1套,研制了電器綜合測試臺1臺等生產、檢驗儀器設備,加快了科技創新、新品開發步伐,每年都擁有1-2項成果轉化為新產品,占據了行業的制高點。
2.辦公設施因子Cb
企業的現代辦公均按設計程序由電腦程控。大量技術資料、人事檔案、財務、資金運作、利稅、分配等均儲存在電腦內,可隨時準確查閱所需資料,較原始人為操作節省了80%人工,提高了辦公效率,為科技創新爭取了時間。
3.廠房因子Cc
為適應新品不間隔開發、試驗、制造,企業花氣力、花資金對現有廠房進行了改造,并新建了無塵、不受輕微振動影響的試驗室200平方米,滿足了新品試制、批量生產、精確檢驗的需求,為企業發展增效創造了必備條件。
4.人才因子Cd
近五年來,裕興公司從長遠戰略考慮,不惜重金引進了高端專業技術人才3名,招聘了專業本科生5名,培養晉升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3名、助理工程師5名;同時,分期分批送他們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斷進行繼續工程教育,加快了知識更新。為企業科技創新的載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5.技能因子Ce
一線職工的操作技能,直接關系到科技創新成果的驗證、產品質量的優劣、革新創造的效能。為此,企業以請進來或派出去的形式,按不同工種分批次進行技能培訓,每年4次,每次不低于72課時,使其技能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五年來共取得15項革新成果,節省資金35萬元,生產效率提高了25%。他們中有1人晉升為高級技師、3人晉升為中級技師。在一定程度上,一線職工技能是企業創新成果轉化產品增效的基石。
綜上所述,先進的儀器設備,高端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的一線職工,是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增效根本因素。所以,∑C科技創新=Ca+Cd+Ce=5.625+6.875+6.250=18.750。
四、管理因素
表2顯示,管理D分得的潛力數為27.5。該因素通常含有人、財、物、產、供、銷六大類。這里,針對裕興企業實際,重點從安全、財務、質量3因子進行剖析,現將潛力數27.5分配到各因子(見表6)。
表6
Da Db Dc 評份值 總分值 功能評價系數 D 各因子分得
的潛力數
安全Da X 3 2 5 12 0.4167 27.5 11.459
財務Db 1 X 1 2 12 0.1666 27.5 4.582
質量Dc 2 3 X 5 12 0.4167 27.5 11.459
1.安全因子Da
安全就是效益,這是公認的道理。裕興企業領導層十分注重安全工作。企業在當地首家通過了三級安全認證,至今無一起安全事故。這得益于企業安全教育正常化,嚴格檢查規范化,制度落實剛性化,分工協調周細化。
2.財務因子Db
企業規范健全了一整套財務管理制度,關注和及時掌握國家各項企財、稅收等方面工作。在例行完成企業的財務監督、估算預算、資金籌措、積極策劃、財務日常工作的同時,還合理安排財務核算、發票管理、銷售統計、產品匯總、工資核算、成本核算等相關工作,并對應收款、應付款、費用開支進行信息化管理,確保年銷售額的6%科技創新、新品開發資金準時、足額到位。
3.質量因子Dc
為使企業又好又快發展,裕興企業一貫重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生命,始終如一地追求產品零缺陷。企業及產品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體系認證,3C自愿認證,中國、美國、法國、歐盟船級社認證,獲得了國家安全防爆證、中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經制造工藝創新、工夾量具創新、調試創新,產品質量一次合格率由96.5%提高到99.2%,客戶滿意率達100%,
通過科技創新,給企業帶來了新的豐厚增效點。所以,∑D科技創新=1/3(Da+Db)+Dc=1/3(11.459+4.582)+11.459=16.806。
五、科技創新
表2表明,科技創新因素E分得的潛力數為35,該因素主要含有產品設計、制造工藝、檢驗創新,現將潛力數35分配到各因子(見表7)。
表7
Ea Eb Ec 評份值 總分值 功能評價系數 D 各因子分得
的潛力數
設計Ea X 3 3 6 12 0.5000 35 17.5000
工藝Eb 1 X 3 4 12 0.3333 35 11.6655
檢驗Ec 1 1 X 2 12 0.1667 35 5.8345
1.設計創新因子Ea
科技創新既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近五年來,裕興企業通過產品設計創新,獲得了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6件,受理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高附加值產品迅速占領了軍工、船舶、鐵道車輛、石化等高端應用領域。
2.工藝創新因子Eb
在研發新產品過程中,科技人員對熱管選材、下料、彎曲、縮管、脹緊、鎂粉灌輸密實均勻、防爆自控、溫度自控、熱管快捷安裝拆卸等23項關鍵工藝進行了技術創新,生產效率提高了25%、節材7.5%、節能8%,安全性達100%。
3.檢驗創新因子Ec
企業研發的電加熱裝置,涉及必檢項目有:介電強度、泄漏電流、耐腐、耐溫、耐壓、防護、防爆等級、熱效率、溫升、發熱均勻性、自控精準度等28項,通過對檢驗儀器設備的選型、設計、購置、創新制造,滿足了產品全部指標的檢驗。優良的性能,可靠的質量,贏得了企業效益的倍增。
綜上所述,先進的設計、合理的工藝、精準的檢驗是科技創新的結晶,使企業利稅率由原來的12%提高到32%,注冊資本由80萬元提高到686萬元,固定資產由350萬元提高到850萬元。所以,∑E科技創新=Ea+Eb+Ec=17.5000+11.6655+5.8345=35
誠然,企業發展增效涉及因素很多,但從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其關鍵因素在于科技創新。
因此,∑科技創新=(∑A+∑B+∑C+∑D+∑E)科技創新
=1.875+0+18.75+16.806+35
=72.431
通過對江蘇裕興電器有限公司發展增效的剖析,強有力地證明了企業發展增效,科技創新因素占72%。只有創新,企業才能在全球市場經濟一體化的激烈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如今的裕興企業,生產熱氣騰騰,管理有條不紊,創新連續不斷,效益年年遞增,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片春意盎然、朝氣蓬勃的發展景象。
參考文獻
1.現代管理科學知識上海市技術經濟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會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
2.工業企業管理(上冊) 南京大學工業企業管理教研室南京大學出版社1985
3.研究開發的組織與管理金良浚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