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建軍
【摘要】市政道路的路基工程施工的復雜度、難度均受到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路基的施工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施工所在區域地質、水文現象資料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施工技術,選擇最好施工方案,不僅要確保工程的質量,還要減少對城市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做到最大化的節約資源,并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挖填方;路基防護;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 A
路基是道路的基礎。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受城市交通、建筑等各方面因素影響,路基工程的施工較為復雜。路基的防護施工相對比較困難。遇上地質情況不好,地下水位較高軟土地基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更為困難。所以在路基工程的施工中要注意強化施工技術,保證施工質量。
路基施工的要求
(1)技術要求。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因考慮城市因素,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尤其是遇到軟弱土或者膨脹土等土質不好的地基時,要對地基的施工進行技術控制,做好預防措施。路基填土材料的含水量要處在規范要求范圍內,避免由于水分的蒸發導致路基的收縮,出現裂縫。同時,施工階段要盡量避免暴曬和雨淋,嚴禁水泥、石、砂的含水量增多 。
(2)質量要求。密實度。鋪設路基是保證路基質量的關鍵,密實度可以反映路基各個層面的壓實狀態,判斷出該路基層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路基施工階段,施工人員要嚴格檢測路基的穩定性、強度、耐久性,確保路基密實度得到保證。路基挖填方施工技術。
路基清表與換土。在路基的施工中,首先要對路基范圍內的地面進行清表處理。清表一般是采用推土機等機械結合人力對地面表面的含有垃圾、植被等影響填挖方施工的地表土進行清除,清除的土進行集中堆放,不能作為填方用土。當路基土質較差或者含有軟弱土層時,可以對路基范圍內的不良土層進行清除,然后選擇土質良好的土進行回填。
(2)路基挖方施工技術。在地基挖方施工進行前,要根據對施工范圍內地質的勘察情況做好施工的排水系統,例如排水渠、截水溝等。同時設置好防滲設施,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排水順暢,保障挖方施工效率和安全。另外,挖方施工過程中要確保路基邊坡的穩定性,需要考慮路塹挖深、長度等方面的影響可以分別采用橫挖、縱挖、混合式開挖三種方式進行作業,這樣可以避免施工中邊坡的下滑與坍塌,減少安全隱患。對于地基土層結構復雜的地段可以對地基進行分層開挖,為了減少大型機械設備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以使用人力代替機械進行開挖作業。在開挖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邊線樁及設計坡度對路基的邊坡坡度進行控制。施工到接近路基標高時,需要根據土質的情況,通過試驗測定土壤壓縮變形量以后,再對路基表面進行壓實處理。施工中要根據設計嚴格控制挖方范圍,不要開挖過量或者超出范圍,避免路基的大范圍坍塌。
(3)路基填方施工技術。在填方施工前需要選取一段地基作為試驗段,對試驗段地基的土質進行測試,得到試驗段土質的松鋪系數,可以通過反復的試驗得到不同的壓實度對應的施壓強度及施壓次數,這樣就可以合理、有效的控制地基的壓實度。在填土施工前需要在路基范圍內進行清表處理。如果填土的施工高度不超過80厘米,那么對表層的土壤進行清除后進行翻松處理,然后再對松散的地基土進行壓實平整后方可進行填土施工。如果高度超過了80厘米,清除完表面土壤后可以直接進行平整壓實,然后進行填土施工。填土作業需要嚴格按照組織流程施工,土方攤平后進行壓實操作時要嚴格控制每一層松鋪的厚度小于30厘米,路床頂層最后一層的松鋪厚度要大于8厘米。注意每層的填土寬度都要大于路基的設計寬度,一般控制超出部分大于50厘米,這樣可以保證路基邊緣土體有足夠的壓實度。鋪平后對土層進行壓實處理時,必須確保填方的平整度,因為這直接影響著道路鋪裝層的施工的質量和道路的平順程度。對土層進行鎮壓施工時需嚴格按照設計參數施工,避免鎮壓度不夠留下松散結構或者空隙。
(4)檢驗壓實度
每一壓實層均應按檢驗標準檢測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采取措施進行補壓,到合格時為準。現場大規模施工,檢測壓實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濕度儀法,應先進行標定和對比試驗。土質路床頂面壓實完成后進行彎沉檢驗。
(5)零斷面施工
零斷面是路基的一個薄弱環節,施工時首先檢查該處土質情況,發現不良地基及時報請設計單位、監理共同解決。當地基土質良好時則把原地面挖成內傾2-4%.寬不不于1.0m,高O.5m的臺階進行填筑,填至距路面結構底面30cm,然后把表面翻松與填土一起壓實。當土質不能滿足要求時,則按設計寬度、厚度換填合格石渣,并碾壓成型達到設計要求。
路基防護施工技術
(1)坡面防護。控制好坡面的那個有利于整個路基的穩定性。坡面的防護主要是防止路基的坡面因地表水的沖刷、侵蝕而造成水土流失。一般是采用混凝土加固和植被護坡兩種方法進行加固,從而保障路基的穩定性。由于混凝土加固的成本較高且影響周圍環境,故大多數的市政道路均采用種植植被的方式進行加固邊坡,可以很好的美化環境,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一般是在邊坡上設置方形、菱形以及拱形的防護框架,一方面可以在框內種植植被,另一方面可以在框架的邊緣處設置截水溝和導水溝等,對邊坡的雨水有匯聚、疏通作用。邊坡中易于風化、破裂的巖石路塹的主要防護措施是大范圍的覆蓋鐵絲網或塑料網格,設置錨桿進行固定,然后進行混凝土噴漿處理,可以很好的保護邊坡。同時,路基兩側設置的溝渠基層下的巖石在雨水的沖刷下易被腐蝕,可以在兩側的溝渠處采用高強度的混凝土施工,避免雨水對路基的腐蝕。
沖刷防護。對于沖刷的防護一般采用直接的防護措施。傳統施工中,多采用砌石、拋石以及擋土墻等方式。現在實際施工中多采用高強土工格柵制作成石籠,同時使用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都可以大大的減少對邊坡的沖刷作用,保護道路路基不受侵蝕。
支擋防護。路基的邊坡支擋的防護多采用擋土墻的方式。在石料資源豐富、路基的基礎較好的情況下多采用高度較矮的石砌重力式擋土墻。在一般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鋼筋混泥土結構的擋土墻以及板柱式的擋土墻,相比于重力式擋土墻,它們受力合理、施工方便且墻體體積較小,在現代公路路基支擋防護中被廣泛的使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擋土墻上需要間隔一定的距離預留排水口或者排水縫,減少雨水對擋土墻的壓力。
其他技術要求
填土質量的控制。在路基的填方施工中要對填土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使用達不到要求或者帶有腐土、植被等雜質的土都會嚴重的影響道路的質量,導致路基的沉陷,帶來安全隱患。故不合格、不滿足條件的土一律不得進行填土,必須要使用符合設計標準的自然土。
(2)壓實標準的控制。在路基的壓實施工中,要通過試驗段路基的鋪筑試驗來獲得準確、詳實技術參數。根據最佳的施壓壓力和壓實次數組合來確保要壓實的質量,保證每層填土厚度的一致性和密實度,同時注意壓實的平整度控制
結束語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應嚴格按照施工規程施工,做好準備工作,注意工程的技術要點,并在保證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做到最大化的節約資源,并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章劍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2)
[2]劉穎,劉亮.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淺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
[3]彭發杰.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風,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