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福寬 楊云鵬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開始逐漸重視城市規劃和新區的規劃。隨之而來的種種概念鋪天蓋地,讓人應接不暇。
關鍵詞:城市規劃;概念性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概念規劃在國外普遍被采用,而我國應用的還不多,大多數國家在進行新區的建設時,更多的采用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需要,而國家的政策偏重民生和人居。比如巴黎的拉德方斯新城,從政府整體規劃的角度出發,目的是將其建設成為最有人性化的國際商務中心。比如馬來西亞的新城就是想將生態和智能相結合,建設理想的居住環境。而日本的新宿更是立足城市擴張,通過新區的建設來為東京尋找新的功能和動力。
二.概念規劃的內容
(一)在進行城市新區的規劃中應該十分重視重點規劃區,不同的規劃因為各種情況和問題都不相同,表現也不同,但是不論是何種差異,在城市新區總體規劃的過程中都會對整個新區的布局以及未來經濟城市發展的動力都會做出一些規劃,為城市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例如拉德方斯的新城規劃,早期著重商務區的開發,然后通過人氣來吸引投資,之后對住宅區和娛樂區進行完善。而東京的新宿發展則將重點放在了金融上面,從而形成了CBD中央核心商務區。同樣的在我國也有類似的體現,在我國鄭州的新城發展中,鄭州市將新城的規劃分作六個功能區,都是在鄭州市發展過程中功能負擔過重的領域。
1.在概念規劃中包括:對現有地區的既定改造方法,以及在戰略思想上結合政策的要求合理的分配資源來達到最佳的方案或者是提供幾個較為相適的提案。概念規劃用于城市的建設中來,也是基于其在很多方面的優勢。
2.概念規劃過程中了城市發展的瓶頸,抓住城市發展中的特點加以完善,徹底的改變了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從全局的角度去深化發展,講究從整體的結構上進行謀劃布局。
3.雖然概念規劃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這種理念性的規劃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思路,不具有論證性,因此在很多規劃方面可以存在模糊設置,不需要具體的界定,在合理的情況下,出現一定范圍內的偏差是規劃允許的。
4.在整套規劃思路中,所需要的操作人員很少,就意味著是一件少數人就可以完成高效率的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分工也是非常的詳細,以科學的手段對規劃思路和方法進行管理,避免了一些因人為的原因造成的失誤。
在城市的規劃中,更多的需要的是考慮到使用性,一套規劃好的方案隨時可能進行修改,而概念規劃就具有靈活機動的特性,隨時可以進行修改,而且在操作上簡單,花去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大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員對新方案的修訂整理。
三.概念規劃的作用和趨勢
(一)概念規劃的作用
1.從區域的角度規劃城市,大力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在很多國家的新城發展中,建設城市新區,更多的是為了解決城市人口問題,但是新區大多成為新的區域城市中心。在城市概念規劃的發展中,很多的設計者和規劃人員都積極的參與到城市的發展規劃中來,這也間接的促進了政府對城市規劃問題的深入研究。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不斷的針對城市結構是否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這一問題進行研究,這些研究不斷促進城市結構的優化,從而形成了區域性的城市規劃,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加適合的城市環境,同時也不斷的優化城市結構,讓城市的發展更加健康,更具可持續性,從而彌補了總體規劃過程中對環境的忽視。
2.必須對新區的存在目標和功能定位進行明確
新區的目標和定位對新城未來的發展起到決定作用,例如巴黎的新城在城市化發展聚集的地方始終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的吸收了城鄉交錯的新的人口,避免了人口大量涌向巴黎的問題。同時新城靠近巴黎,交通十分方便,在空間上與巴黎連城一體。而在發展中,為了避免新城舊城連為一體,倫敦則是通過綠化帶的方式來區分和保持距離的。這都是為了城市空間拓展的控制量度,兩個區域的控制策略相反,建設區是控制向哪發展,對此,城市的發展框架對于城市發展結構及其與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都有瞻前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意義。概念規劃是政府決策城市發展方向的有力控制依據,也是城市發展的最高層面的控制性規劃。
3.必須重視新城和舊城平衡發展,合理的確定新城的發展規模
新區規劃必須加強注意,基本的目的是要解決舊城的問題而不是加劇舊城中已經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例如東京新宿,這一新區就很好的解決帶來城市功能負擔過重的壓力,將東京的金融、娛樂都順利的吸引到了新宿,不僅解決了東京的困難,也加速了新宿新城的快速發展。
概念規劃是運用哲學規劃觀完成的一種規劃,在辯證思維中規劃一個城市的發展趨勢。它是規劃師在較短的時間里從對城市印象的了解、客觀分析到產生主觀判斷,發現城市各層面的問題,提出城市發展的策略和觀點的規劃,是理想和現實斗爭的結果。在實際中,城市概念的規劃人員通常是根據建筑的一般性和針對性兩個方面對建筑的規劃進行研究,從而為城市中政府的定向和選擇提供基本的依據。這些研究成果甚至可以成為城市在調整行政和政策的方面的依據。對規劃概念的制定不是要將未來的所有事情都提前到現在來進行,而是目前的各種決策可以考慮到未來的發展,防止現在的決策阻礙將來的發展,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導致城市規劃限制城市發展的情況。
(二)概念規劃的特征與優勢
1. 更具想象空間和創造性思維,更具憧憬、展望性。
2. 對結構上、整體上進行籌劃,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3. 運用模糊辨證法思想,允許存在偏差或誤差。
4. 便于規劃的組織協調和科學分工,可由少數規劃人員完成。
5. 速度便捷,投資較少,周期較短于及時編寫修改,及時修正,及時完成,應用范圍廣泛。
(三)我國概念規劃中面臨的眾多問題
我國的概念規劃出現的相對較晚,概念規劃的出現的原因是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概念規劃的產生本身就帶著很大的現實意義。在我國很多先進的一線城市已經開始對概念規劃進行重視和學術研究了,很多大學對于概念研究都舉行了很多的研究會議,展開很多課題,引發了對概念規劃的大討論。
概念規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我國已經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形成了完整的規劃體系,但是仍然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1)城市發展質量問題;(2)社會經濟轉型背景問題;(3)傳統規劃模式僵化、內容龐雜問題。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各種行業和領域都十分重視科學發展的概念。進行城市的概念規劃是政府對城市建設進行干預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是通過對城市建設過程中各種要素的結合和整合,從而合理的進行城市部署。我國城市規劃中環保概念的科學發展,在對城市的各種功能進行規劃的同時,還應該對城市中的各種元素進行考慮,將科學的元素應用到規劃中。對于已經存在的各種不合理的建筑,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改造,對于建筑的功能和用途應該進行改造和升級,這是科學發展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城市概念完善的過程。
由于人類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無限度的開采和利用自然資源,現代人類已經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了,因此,在城市規劃中應用環境保護的概念既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人類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的可行性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趙志慶.徐蘇寧.城市規劃過程理論探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2]朱喜綱,張曄.概念規劃.從宏觀走向微觀[J].規劃師參考報.2005.11(13):138-143
[3] 王春艷. 概念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