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常秋 孫欽州
摘要:闡述了MHB碎石化施工技術的概念、發展與應用現狀、特點、適用條件、施工工藝與流程、施工質量控制指標與方法。
關鍵詞: 水泥混凝土路面 碎石化 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216文獻標識碼: A
舊水泥混凝土碎石化技術是一種利用多錘頭水泥路面破碎機(MHB)將混凝土板破碎成較小粒徑形成高強粒料層施工技術。破碎后的高強粒料層可直接作為基層或墊層,是目前最行之有效、最為直接的解決反射裂縫的白改黑路面施工技術。
1 碎石化技術概述
1.1應用狀況
1998年,美國在85號州際公路的修復工程中首先采用了碎石化技術。
至2001年,美國完成項目400多個,使用里程1600公里。
我國2002年才從美國引入MHB(多錘頭破碎機)型路面破碎設備。截至2006年,已成功應用于500多公里各等級道路的改造,取道良好效果。
1.2 技術特點
⑴減少反射裂縫。
⑵形成內部嵌擠、緊密結合、高密度的基層(底基層)。
⑶就地再生,環保無污染。
⑷節約材料及運輸成本,降低工程費用。
⑸施工簡便,不必全封閉交通,
⑹改造周期短,綜合造價低。
2 MHB碎石化適用條件
2.1基本適用條件
⑴水泥砼路面錯臺、翻漿和角隅破壞等不小于總接縫長度的20%;
⑵開裂、斷板或下沉等需修補面積占總面積的20%~70%;
⑶基層及面層總厚度超過30cm;
⑷斷板率介于20%-45%之間。
2.2 不適宜用的情況
⑴改建中遇到的擋墻、橋涵等承載力不足路段;
⑵公路近旁有敏感建筑物或設備(安全距離小于5m)路段;
⑶受凈空限制的路段。
3 注意問題
⑴對于損壞嚴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須判斷其基層狀態。
⑵路面基層的破損程度是判斷是否可用碎石化工藝的重要標準。
⑶排水設施是碎石化的必需輔助工程。
4施工工藝
4.1 路面狀況調查
4.1.1 路面破損狀況調查
這是選擇修復方法的基本出發點。發現唧泥、斷裂、沉陷等病害,必須提前處理。
4.1.2路面結構強度評價
用于確定路面的剩余壽命。板底脫空調查可以發現軟弱地基,在碎石化前進行處理。基層頂面回彈模量的調查直接影響到碎石化的效果,只有CBR≥5的路段才可進行碎石化。
4.2 碎石化前處理
4.2.1 路面清理
清掃現場的路面上的松散材料,移除瀝青類修補材料,以免影響破碎效果。
4.2.2 排水設施
一般要求設置邊溝以保證使水能從碎石化區域排出。
4.2.3 特殊路段處理
對出現嚴重病害的軟弱路段進行以下修復處理:
⑴清除路面;
⑵開挖基層或路基至穩定層;
⑶采用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同的材料回填、振實、養生。
4.2.4 構造物標記和保護
⑴采空區上MHB碎石化前,應探明采空區的具體范圍、埋深等;
⑵埋深在0.5-1.0m的構造物和管線可以采取降低錘頭高度的方式輕度打裂;對于埋深不足0.5m的構造物和管線,應禁止破碎。
⑶路肩外5-10m范圍內存在建筑物的路段,應降低錘頭高度對路面進行輕度打裂;路肩外5m以內存在建筑物的路段,禁止破碎。
⑷施工前需測量上跨構造物的凈空。
4.2.5設置高程控制點:
選擇代表性的路段設高程控制點,監測高程的變化。
5 施工工藝流程
5.1 試驗區
主要用于設備參數調整,以達到規定的粒徑和強度要求。
表1MHB設備主要技術參數
設備參數 要求
錘重范圍(㎏) 700-1000
最大落錘高度(㎝) ≥150
最大破碎寬度(㎝) ≥375
工作速度(m/h) 50-120
選擇長度≮50m代表性路段的一個車道作為試驗段。可參照表2:
表2MHB設備控制的參數范圍
控制參數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狀況
強度較高 強度一般 強度較低
水泥強度等級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落錘高度(m) 1.2 1.2 1.1 1.1 1.0 1.0
錘跡間距(㎝) 8-12 6-10 8-12 6-10 8-12 6-10
調整破碎參數,當破碎后的路表呈鱗片狀時,表明碎石化的效果能滿足要求,記錄此時采用的破碎參數。
5.2 試坑取樣
隨機選取2個獨立的位置開挖1㎡的試坑,在全深度范圍內檢查碎石化后的顆粒粒徑;記錄最終符合要求的MHB碎石化參數備。
5.3 破碎順序:
先破碎兩側車道,再破碎中部的行車道。與相鄰車道搭接部分,寬度≮15cm。
5.4 檢驗破碎效果
表3
厚度范圍 粒徑范圍
板塊頂面(㎝) <7.5
上部1/2厚度(㎝) <22.5
下部1/2厚度(㎝) <37.5
5.5壓實
碎石化后顆粒間形成緊密嵌擠結構。壓實的主要作用是將表面的扁平顆粒進一步破碎,同時穩固下層塊料,提供一個平整的表面。
5.6撒布透層油、壓實
乳化瀝青用量3.5-4.0kg/㎡。灑布后的回彈彎沉值為該層的控制彎沉值。
破碎后或灑透層油后均不宜開放交通,以免影響破碎層強度均勻性和透油層粘。
6 注意事項
6.1基層強度過高或面板厚度過大時,宜采用打裂等其他手段先進行預裂,預裂后的路段應重新做試驗段,確定碎石化的各個施工參數。
6.2破碎時宜從高處向低處破碎,避免攤鋪瀝青面層后影響排水;
6.3不得對破碎后路面進行修整以提高路面平整度或改善線形。對5 cm以上的低洼處應用密級配碎石粒料回填壓實后再進行全面壓實。
7質量控制
7.1一般過程
選擇長度≮100米的代表性路段作為試驗段,在其中安排不同的錘跡間距(2cm級差)的子區段,每段長度≮50米。
對不同的子區段粒徑進行檢測,選擇對應的設備控制參數指標。
檢測回彈模量,驗證是否滿足要求。如不滿足可增加落錘高度和減小錘跡間距,增加破碎程度,降低變異性,達到質量控制指標要求。
7.2 質量標準
7.2.1碎石化后的粒徑范圍
見表3。
7.2.2頂面的當量回彈模量
路面碎石化后的頂面當量回彈模量是檢驗MHB碎石化效果的重要參數。碎石化處理后的回彈模量平均值應控制在150~500MPa。此外,強度偏差也是確定施工質量的關鍵指標。
表4
變異系數 頂面當量回彈模量
低 Cv≤0.25
中 0.25<Cv≤0.35
高 0.35<Cv≤0.55
碎石化后沉降量受舊路路況影響較大,不宜作為碎石化技術控指標。
8 應用實例
G205蒙陰縣城東外環段改造工程(K791+800~K795+019.274),路線全長3.219公里,路基寬39米,路面寬32米,人行道寬2×3.5米。中間主車道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斷板、錯臺、沉陷等破壞現象嚴重。在2013年G205綜合整治過程中,經綜合考慮、多方論證,最終決定在改路段采用MHB碎石化技術進行路面的升級改造。該工程于2013年5月開工,至6月中旬完成表面瀝青混凝土鋪筑,通車至今,使用狀況良好,無典型早期破壞現象發生,路面平整,行車舒適。但是由于通車時間較短,截至目前尚不能充分說明該改造方案足夠成功,為此我們還專門成立了后續檢測小組,將對該路段進行持續的、不間斷的觀察和檢測。
9、結論
9.1驗證了MHB碎石化施工技術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
9.2 較為系統的總結了MHB碎石化施工技術的施工工藝流程;
9.3 結合相關研究資料,驗證了之前提出的質量控制方法和質量控制標準的可用性。
參考資料
1、張玉宏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綜合技術研究[D] 南京,東南大學,2006
2、高昌童申家MHB碎石化施工技術研究[J]公路工程,2010年03期
3、王松根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術應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秦仁杰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狀況評價與處置方法應用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