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桃
摘要:新古典主義傳承了古典主義的文化底蘊、歷史美感及藝術氣息,同時將繁復的家居裝飾凝練得更為簡潔精雅,為硬而直的線條配上溫婉雅致的軟性裝飾,將古典美注入簡潔實用的現代設計中,新古典主義對現代景觀設計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和借鑒意義,這種既包含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精髓,又融匯現代科技之靈性的景觀越來越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
關鍵詞:新古典主義風格 居住區 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
1 項目概況
某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12002平方米,其中景觀設計總面積約為:89127平方米。本項目中景觀設計中沿用建筑設計的新古典風格,但是對繁復的線腳與細部塑造進行簡化,省略過于宏大莊嚴的軸線、雕塑與水景,同時借鑒建筑的裝飾元素和特色作為切入點,在設計中強調尺度、色彩和材質的運用,創造出既在尺度更加親切與人性化也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居住環境。
2新古典主義在居住區景觀中的設計要點
2.1把握全局
新古典主義源于18世紀的歐洲,提倡重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我國的新古典主義建筑以上海外灘的匯豐銀行大樓、外貿大樓、有利大樓等為代表。有人認為:新古典主義居住區景觀就是直接將新古典主義的一些經典元素移植到居住區,有了這些元素,景觀就具備了歷史感和文化感。這點,我不敢茍同。不求甚解地移植歐式元素,容易產生一種片段的、破碎的效果。文化感的產生,不僅有賴于一些經典元素,更需要整體氣氛的塑造。在運用經典元素之前,我們應當清楚地了解:它們是什么?我們需要表達什么?這些元素是否適用?除了這些元素還需要增添什么?如何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在做具體的設計之前,應當把握全局,意在筆先:或者有明確的設計主題,或者有較為具體的文化定位,確定想要營造的意境、氣氛。在此基礎上,再甄選有利于展現設計概念的景觀元素。經典元素需要整體氣氛的烘托,才能產生豐富的文化內涵。
2.2強調軸線
新古典主義推崇嚴格規范的古典主義思想,講求軸線對稱與主從關系。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景觀設計,需要注重平面布局,把握好幾條景觀軸線。在居住區景觀中,重要的軸線有:入口景觀軸和中心綠地景觀軸。
入口是人們來到居住區,首先看到的部分。因此,入口及其緊鄰空間的視覺形象非常重要。入口又是居住區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主入口同時承載車行與人行。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居住區入口通常有幾種處理方式:(1)一軸二心:這種布局適用于有車輛通行的入口。一軸,為入口方向的道路,中間通常設置分車帶,分隔對向車流。分車帶可以是綠化帶,也可以是小水景。不論是綠化帶還是水景,多為長條形,與道路線形相呼應。二心,為兩個景觀節點,分別位于道路景觀軸的首尾,形成局部景觀中心。位于入口道路起始處節點常包含小區標識,并結合布置噴泉、雕塑。位于入口道路末端的節點,常常是入口道路與小區內部主干道的交匯點,植物或噴泉雕塑都很常見,一般情況下不宜設置高大的景觀,避免造成行車視線遮擋。為了便于通車,首尾兩個節點在平面布局上以曲線形(圓形、橢圓形)為主。(2)一軸一心:這種布局也適用于有車輛通行的入口。一軸,為入口方向道路;一心,為道路末端節點。這一軸一心分別包括的景觀與前文“一軸二心”中的道路景觀軸和道路末端節點類似。除去了道路起始處節點,通常是因為這個點與城市道路交匯,沒有充裕的場地;或者投資成本制約。(3)一心:這種布局多用于居住區次入口或沒有車輛通行的情況。一心,即單一的節點,形成局部景觀中心,道路通常環繞在節點周邊。在這個點上,常常設置花壇、小水景或雕塑,不求高大氣派,只需精巧雅致。“一軸二心”、“一軸一心”均有明確的景觀軸,“一心”是以垂直于入口的方向為軸線。新古典主義景觀一般沿軸線作對稱布局,兩側的景觀即使沒有一模一樣,在體量、形態上也基本相當,形成呼應。
中心綠地是居住區核心的公共空間,也是全區的景觀中心,場地面積較大,一般不允許車輛進入,在道路系統上主要考慮人行交通。這些特點使中心綠地在景觀設計上具有更大的自由。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中心綠地有鮮明的景觀主軸。景觀主軸常常通過水渠、綠化帶、特色道路等軸線要素和小廣場、跌水噴泉、花壇、雕塑、涼亭、廊架等焦點元素組成。在軸線上精心分布各個焦點元素,構筑主從關系,形成開端、發展、高潮、結束等景觀序列。沿軸線,兩側景觀對稱布局,形成一種莊重典雅的視覺效果。軸線上的焦點景觀以構筑物為主,植物為輔。在空間分布上相對自由的植物常常安排在景觀主軸之外的其他區域。
2.3畫龍點睛
新古典主義推崇的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有些元素被反復應用,仍具有恒久的魅力,成為經典符號。這些符號包括:
(1)柱式
新古典主義常采用的柱式有:多立克式、愛奧尼式、科林斯式、塔斯干式和混合式。多立克、愛奧尼和科林斯源于古希臘。多立克式的柱子沒有專門的柱基,柱身粗壯,柱頭簡單,柱身上刻有20條凹槽。愛奧尼柱比較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科林斯柱和愛奧尼柱有所類似,比例比愛奧尼柱更纖細,柱頭不是渦卷,而以毛茛葉紋裝飾,層疊交錯,富麗堂皇。塔斯干式和混合式興起于古羅馬。塔斯干是在多立克的基礎上作了改造,去掉凹槽,加上柱基,外形更加簡單。混合式在科林斯的基礎上作了改造,柱頭加入了很多渦卷,增加了愛奧尼柱的特點。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居住區景觀中,這些柱式可以運用于帶狀空間,如道路兩側,強化景觀軸線;也可以運用于焦點空間的外圍,如環繞在小廣場、中心水景的四周,增加焦點空間的凝聚力。居住區景觀不宜做得過于封閉,柱子不同于景墻,它圍合出一個虛的空間,圍而不死,保留了空間的通透。
(2)穹頂
戶外環境不宜做過多的圍合,否則會破壞公共空間的開敞性。而古羅馬建筑的一個輝煌成就是發展了券拱和穹窿結構。基于這兩點原因,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居住區景觀雖然沒有大體量的穹頂建筑,但常常出現歐式穹頂涼亭。涼亭沒有墻,通過柱子支撐,視線通透,柱體也便于結合前文提到的幾種經典柱式造型,穹頂保留了古羅馬建筑穹窿頂的意向,形成文脈延續。另外,受券拱和穹窿技術影響的景觀還有拱門和拱廊。
(3)雕塑
雕塑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廣泛地運用在新古典主義居住區景觀中。古希臘的雕塑題材大部分取自于神話和體育競技,古羅馬在肖像雕塑方面有獨特的貢獻。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景觀,一般采用寫實雕塑。雕塑形態應根據設計概念選定。雕塑有具體的造型,因此是詮釋文化內涵的一種有力手段,但要注重整體環境,避免盲目抄襲單個形體,形成不倫不類的效果。雕塑的位置也很靈活:體量大的可以作為中心景觀;體量小的可以設置在道路兩側,強化景觀軸線;或隨意安放在綠地一角作為局部點綴。
2.4適地宜人
新古典主義景觀可以運用柱式、涼亭、雕塑等經典構筑物,但在植物配置上卻不宜照搬歐式園林。首先是植物種類,應以本土植物為主。本土植物適應當地環境,能更好地生長。不論是前期投入還是后期維護都更經濟、便捷。同時,植物布局也不需要處處嚴格按照軸線安排,可以更加靈活、自由。有人認為新古典主義景觀是融中國園林要素和西方建筑美學于一體。
不論采取哪種風格的設計,都是為當代人使用。對于居住區景觀來說,使用起來方便快捷是最重要的一點,應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任何一種風格,都不能因為追求造型美感,而犧牲了場地的實用價值。
3結語
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其實是經過改良的古典主義風格。覽盡所有設計思想、所有設計風格,無外乎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而已。為業主設計適合現代人居住,功能性強并且風景優美的古典主義風格時,能否敏銳地把握客戶需求實際上對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萬書元.新古典主義建筑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4)
2.周祥.十八世紀末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筑的理性[J].華中建筑,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