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玨
摘要:建筑設計師在將人文元素融入建筑設計前,應考慮不同客戶對生活,對舒適,以及對美的不同理解,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客戶擁有舒適自在的居住環境。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人文元素;建筑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 A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房地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設計師的理念與人們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人們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并且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更高了,現代設計的主流是良好的環境和完善的配套設施。近幾年來,在建筑設計中人文元素的廣泛應用,是希望能使建筑設計滿足人們的不同心理需要。
對于建筑設計來說,“人文精神”是設計的重中之重,一名優秀的建筑師在擔當設計者的同時也應該是一位擁有人文精神的塑造者及肯定者,將“人文精神”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構建美好的生活環境,提高及完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使人們能夠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美滿。
從遠古時代的洞穴到現代由鋼筋水泥所筑成的建筑,可以說,在人類漫長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消耗的。為此,建筑應以人為本,以滿足人的實際需要與交流活動為目的來進行設計,即是將人文元素應用于建筑設計當中。[2]人文元素應以用戶的角度出發,將設計充分體現在人性化方面,以帶給用戶感官上的享受為前提,同時將環境是否舒適,是否方便快捷等因素統統考慮進設計規劃中,這就是建筑設計的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從人文元素的角度來看,建筑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應讓用戶在室內充分感受到人文關懷,緩解生活壓力,松弛繃緊的神經。
一、人文建筑設計的現狀
所謂的人文也就是指生活、設計與創造,同時也是設計師對生活的認識以及態度的體現,人文是圍繞著人而展開的,人文的發展與進步,是從實際生活以及自我發展中得來的。在建筑設計中,這種人文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建筑設計作品中。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引導,有許多的外國建筑設計師進入到中國的建筑界,這些外國的建筑設計師帶來了新的建筑設計理念、多變的建筑造型、配套的高科技設施、市場經濟的發展概念以及職業工作作風,這些對我國建筑設計師有很大的幫助。在我國建筑設計師思維不斷活躍的同時,對建筑設計的個性化追求體現了出來,在我國目前的建筑設計風格中,正朝著個性、新鮮的方向發展。以喀什老城為例,喀什老城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文化集中體現的地方,這一地區的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保存了維吾爾族傳統人文風俗習慣。喀什老城的建筑藝術、人文環境、城市空間等都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
在新疆的人文建筑設計雖然有了十足的進步,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民族性不足。現在的建筑設計千篇一律,毫無民族性可言。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使建筑設計更好的融入到新疆當地的景觀中,促進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的結合。其次,缺少地域文化。經濟的發展促使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溝通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設計越來越少,建筑設計并沒有體現出本土的文化。最后,沒有做好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工作。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在城市的建筑中,許多雷同的建筑不斷的破壞著老城的景觀,傳統城鎮風貌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二、人文元素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人們也開始重視人與社會、人之間的關系。人文作為文化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科學的價值觀及價值規范,主要表現為對人的尊重、愛護以及關心,也是在社會人際交往的重要準則。這種人際交往的準則提高到精神層次以后也就是所謂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人們自我關懷的表現,主要體現為對人的維護、關懷、價值,是高度重視人們精神文化的展現,同時也是對理想人格的一種肯定。人文精神是建筑設計的重心,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就必須對人文精神給予肯定,通過建筑設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人類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以人為本,其核心內容是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也就是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建筑設計中人文元素主要體現在設計的人性化上,也就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上,在建筑設計規劃時要充分的考慮怎樣才能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間,進而使使用者的感官上得到享受,這也是現代的建筑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從目前的建筑設計來看,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這時要從人文元素的角度出發,建筑設計要讓使用者在空間中感受到更多的關心,也使其私人的生活空間更加的舒適。
三、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及策略
1、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的靈魂就是空間,也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環節。空間包括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不同的空間會對人的觀點有不同的影響,并給人們造成不同的審美與感官。建筑設計師要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喜好進行充分的了解,運用技術使不同人的心理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同時這也是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例如,在進行醫院建筑時,設計師要對建筑的主要功能和各個科室的具體要求有所了解。建筑設計中的室外空間設計,主要分為創造環境、改造環境以及利用環境,也就是室外環境設計。有建筑也就能構成室外環境空間,因此,室外環境是建筑與環境之間連接的紐帶,此外,環境空間是由許多的小環境空間組合而成的,環境空間特色與小環境屬性的綜合就是室外設計。在大部分的城市,城市的景觀不僅與城市的形象和發展有直接的聯系,同時也與城市的精神文明有關。所以,人文元素在現代建筑室外空間中的應用,需要全面的考慮時代的發展背景及現有的技術,進而強化建筑設計的環境和氛圍,使建筑更加具有藝術表現力,進而滿足人們的活動需要。于此同時還可以通過空間的色彩、造型、光的變化等處理手段營造良好的將空間環境。
2、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建筑設計要與城市的整體面貌及周邊環境相結合, 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為原則,在建筑設計中充分的體現出人文元素。我國傳統的建筑與外國的古典建筑,不論從哪個方面的的設計上,都有可以借鑒的元素,所以,設計師可以追尋現代建筑的風格,但是不能丟去傳統的人文元素,傳統的建筑承載了我國民族文化,也是我國民族精華的體現。在新疆的許多建筑中,都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正如現在的建筑環境學,也是傳統的建筑理論中的重要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在家庭的的廚房中也都是電氣化的設備,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寬敞明亮,生活的舒適度也有所提高,這也是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當今社會倡導綠色環保,人們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資源,例如,太陽能、自然的采光和通風,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在資源方面的消耗,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此外還要多利用可循環的建筑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此外,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建筑周圍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平衡問題,做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并全面的考量綠化的配置,達到凈化室內環境與室外環境的目的。
四、結 論
總而言之,人文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也就是以人為本,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及對生活的需求,使每一個空間的使用者都能夠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中,看到個性化的一面,并體驗到舒適的感覺。建筑的設計應該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這不僅能夠體現出建筑的文化內涵,也是建筑設計師責任感的體現此外,建設設計師應將設計出擁有當地文化特色與傳統的室內外環境作為責任,一個能展現當地藝術水平與文化內涵的建筑設計作品將充分體現建筑設計師良好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小婷.建筑設計要注重人文關懷[J].新西部,2010(08).
[2]董泓弘.GREENGUARD:綠色建筑是建筑、人和環境內外部的和諧統一——訪GREENGUARD環境研究院亞太區總經理陳杰女士[J].綠色建筑,2012(06).
[3] 田維飛,王建英.??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山西建筑,2011(13).
[4]劉家仲.建筑設計要“以人為本”[J].中國新聞網,2010(9).
[5]趙紅軍,隋家鵬.城鎮住宅設計的人文主義建筑設計理念[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
[6]沈中偉,馬志韜.走向技術與人文結合的地域建筑[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