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基礎設施建設日益興盛,各類建筑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由此也就帶動著同層排水技術的廣泛應用。本文從同層排水技術的概念入手,簡要分析了同層排水技術的優點以及施工方法等,展示同層排水技術優點的同時,也進一步指出了其所需注意的內容,以期能為所需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同層排水;給排水設計;排水系統
中圖分類號:S276 文獻標識碼: A
一、同層排水技術
我們依照國家所頒布的《建筑同層排水系統技術規程》的有關定義,同層排水系統指的是對于建筑排水而言,排水管以及相應的排水支管并非穿越同層樓板到下層、與衛生器具同層敷設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統,排水管以及排水支管是沿著墻體進行敷設或在本層樓板以及最終裝飾地面間作敷設。早在 1999 年出版的《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 -1999)6.1.6 條就規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橫管宜設在本層套內。剛開始實施的一些同層排水主要考慮的是上層布置衛生間,下層住戶或下層房間是臥室、客廳、廚房間的場合,防止影響下層房間的使用;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明確規定: 住宅衛生間的衛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樓板進入他戶; 《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 2004 年版) 2. 7. 4 條規定: 排水支管應以本戶為界。以上條文用語中有的是“宜”,有的是“應”,但都表達了同一個概念: 住宅衛生間排水設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先采用同層排水;國家標準圖集《住宅廚、衛給排水管道安裝》也針對同層排水做出了一些設計標準。
二、同層排水系統技術優點
明晰的房屋產權。對于傳統的排水系統而言,其排水管道并不是安在本層套內,而是安在樓下套內空間當中,而其產權卻屬于樓上的住戶,由此也就造成樓板滲水、管道滲漏等對樓上住戶不產生影響,樓上住戶也做不到在第一時間進行反應。而對于下層住戶如果想維修,還需要到樓上住戶室內,帶來諸多不便。而同層排水系統中,衛生間排水管路系統布置在本層業主家中,排水橫管不會出現在下層住戶家中,管道檢修可在本層內進行,不干擾下層住戶,管道滲漏不需跨層修理。衛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為樓板上沒有衛生器具的排水預留孔,用戶可自由布置衛生器具的位置,滿足衛生潔具個性化的要求,開發商可提供多樣化衛生間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排水噪音小。傳統的排水方式下,當樓上用戶使用衛生潔具時,在樓下可以聽到明顯的噪音,而同層排水方式排水管布置在樓板上,被回填墊層覆蓋后有較好的隔音效果,從而大大減小排水噪音。同層排水系統的排水橫管均敷設于樓板后的沉箱內,在現澆樓板上不留預留洞,衛生間樓板不被衛生器具管道穿越,減小了滲漏水的幾率,可以基本解決以往管道穿樓板導致的“跑、冒、滴、漏”情況和由此產生的對住戶的諸多影響乃至發生糾紛的隱患,這是同層排水系統與傳統下層排水系統的最大區別及優勢所在。
圖1同層排水設計
此類技術還不需要P彎或者是 S 彎。眾所周知,最容易出現堵塞的地方就是P 彎與 S 存水彎,而這一方面就成為傳統下排水最大弊端。而對于同層排水而言,通過共用的“多通道地漏”或“接入器”代替傳統下排水中各衛生器具設置的 P 彎或 S 彎。一旦發生堵塞,同層排水方式在本層套內,揭開多通道地漏或接入器的蓋子,就能達到清理疏通的目的,而下排水方式則一定要到下層套內去清理疏通。室內裝修美觀。傳統的下排水系統,排水橫管明露在下層住戶家中,不僅占用了室內有效空間,而且形成的視覺污染,很不雅觀,嚴重影響室內合理布局和裝修美化,排水橫支管系統的存在,造成下層住戶室內空間不夠完整,影響室內美觀,許多住戶需要進行吊頂裝飾,室內凈高只有 2. 2 ~2. 3 m。而同層排水系統,用戶可以不做吊頂,整潔美觀,而且占用空間較小,提高了衛生間的層高。
三、同層排水的施工方法
地面法把排水橫管在廚柜或操作臺下進行布置,同層內接排水立管。但是,需要做到同層排水,而對于衛生器具排水口需要在地面上,此法前提為地面不設地漏。傳統廚房地漏衛生條件不好,容易出現跑氣及異味,而現代廚房地面散落水較少,無需設地漏。為此,地面法在現代廚房的排水設計中采用較多;墊高法也稱暗埋法,就是將排水橫管暗埋于衛生間地面的墊層內,這樣一來必然要墊高衛生間地面,一方面造成進出衛生間間要上下臺階,不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 另一方面容易產生“內水外溢”。因此,這種做法很少采用,只在老房改造,比如要增設衛生間的情況下偶爾采用;降板法應用比較多,一般是將衛生間樓板根據需要下沉 350 mm 左右,作為管道敷設空間。下沉樓板采用現澆混凝土并做好防水層,按設計標高和坡度沿下沉樓板面敷設給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輕質材料填實作為墊層,墊層上用水泥砂漿找平后再做防水層和地面面層。或者根據衛生器具的布置情況做衛生間局部樓板下沉,以增加下層空間和減少結構荷載。降板法的主要優點有: 管道在降板中,管道不明露、衛生潔具布置靈活、施工較方便; 衛生間也可以不做吊頂,整潔美觀,提高衛生間凈高; 發生漏水或檢修時,不影響下層用戶; 對衛生器具的排水方式沒有特殊要求。同時該做法也存在技術缺點: 結構降板處理增加造價,同時填平增加荷載; 下板內的積水不容易排出,檢修必須破壞地面,施工困難,工作量大;室外法就是將所有衛生器具均靠外墻布置,潔具采用后排水方式,地漏采用側墻地漏,排水管均在地面以上接到室外排水管,水平橫管和排水立管均明裝在建筑外墻上。這種做法限于沒有冰凍期的南方地區使用,同時還應該考慮建筑立面要求的問題;假墻法也稱墻排水技術。是指衛生間潔具后方砌一堵假墻,形成 0. 2 m 左右寬布置管道的專用空間,排水支管不穿越樓板在假墻內敷設、安裝,在同一樓層內與主管相連接。采用該方法時,設計時要采用相應的衛生器具,例如: 坐便器為掛式或后排水式。雖然該方式達到了衛生、美觀、整潔的要求。
圖2同層排水施工
四、同層排水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
通過降板法,降板處及面層和回填層間防水層需做好防水。現澆混凝土樓板可能會有收縮裂縫,肉眼難以察覺,我們可以通過盛水試驗將其發現。為了實現降板處 “滴水不滲”,這層防水尤為重要; 其次,敷設好排水橫管以及其他管線,做了回填后,面層的防水也不能忽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 - 2003) 條文說明4. 3. 8B 中特別強調,“樓面防水處理至關重要,特別對于局部降板和全降板,如處理不當,降板的填 ( 架空) 層變成蓄污層,造成污染”。如果管道出現漏水,滲水,維修十分麻煩,尤其是在沉箱內的排水管道接頭處滲漏,降板內一旦積水,就成了死水池,衛生間的味道會越來越大,可能要將降板部分剖開才能進行處理,而且管道必須從接駁口開始重新安裝,這個接駁口不可能在衛生間地坪上,只能在管井的主管與支管的連接處進行,導致上部的居民都不能排水( 即衛生間不能用) 。因此,在管道安裝完畢,隱蔽之前,一定要對管道進行嚴密性實驗。
圖3排水集水器支架
圖4排水集水器檢查口
結論
始創于歐洲的同層排水技術在我國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市場,但是,我國還沒有全面普及全裝修房,大部分商品房是毛坯房,不同住戶間要求各不相同,為此,我們在同層排水技術本土化上還需下大力氣,廠方及專業人士工作細化和深化。
參考文獻:
[1] 蹤創新,何繼東.綜合體育館同層排水技術[J].建筑技術.2012(06)
[2] 湯志文.談高層建筑同層排水技術[J].廣東建材.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