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員 張明 賀佳煒
摘要:根據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安溪村東明山森林公園北東側某溪溪山莊工程,樁基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設計人工灌注樁以4-3中風化凝灰巖作為樁端持力層,要求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0.80m,樁身直徑為Φ800mm,樁身有效樁長10m,樁端不設擴大頭。據此監督管理過的人工挖孔樁基工程,談人工挖孔樁的監督管理要點。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 監督管理 監理要點
中圖分類號: TU74文獻標識碼: A
在基樁開工之前,若屬于深基坑,則基坑的降水,支護必須經過驗收,在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樁工程的施工。
1開工前準備
在基樁工程開工之前,協助業主選擇好施工單位,其次,充分熟悉樁構造設計,牢記掌握工程地質地勘構造斷層,對持力層巖層起伏走勢要有一個清晰概念,牢記基樁的樁徑,樁長,樁身構造要求。再是,根據工程樁基施工特點在監理規劃、旁站監理方案的基礎上編制可操作監理實施細則,監理細則的內容包括專業特點、工作流程、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和目標、監理工作方法和措施,必須熟知。
2組建監理班子,明確各監理人員的分工及職責,督促施工項目部申報施工組織設計和挖孔樁專項方案,凡人工挖孔深度達到一定要求(超10米)必須專家論證后,總監批準。總監要對監理人員書面交底,監理人員熟記交底內容,嚴明監理的內部組織紀律,各司其職,認真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3人工挖孔施工技術措施
a、按圖紙要求,監督見證專業測量人員對樁位進行定點、復查,確保樁位定點偏差小于0.5cm,樁位做好十字保護樁,以防樁位偏差,并對樁位進行驗收并簽字;
b、挖孔施工注意事項:2~3層為粉質粘土,此層施工時必須注意防水,易坍塌,必要時可提高護壁強度等級及增加護壁厚度。4-1層為全風化泥巖,4-2強風化巖,4-3為中風化巖,在施工中必須用風鎬進行破碎,使巖體呈碎塊狀,起吊過程中必須防止巖塊墜落,避免砸傷孔底施工人員。
c、挖孔施工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層用二齒鋤、鐵鍬、風鎬進行,遇堅硬土層用錘、釬破碎;挖土次序為先挖中間部分后挖周邊,每挖深1m即灌注砼護壁一節,確保孔內挖孔人員的安全。孔位和孔口的尺寸嚴格按圖紙的要求進行;
d、孔內出土裝入鐵制畚箕或吊桶,通過設在孔口上的卷揚機或電動機械吊到地面后,棄土于孔口1.2米以外;
e、孔內有地下水滲出時,用潛水泵及時排出,注意澆護壁的速度及護壁密實程度,以防滲水對下面護壁施工產生不良影響;
f、對于輕微坍落、滲水涌水量小的土層,采用水泵抽水,每段成孔進尺控制在1.0m,并立即立模澆注混凝土護壁。對于中等或較嚴重坍塌的土層,采用減少挖孔成孔進尺,每段進尺控制在0.5米;
g、施工到持力層,對照地質勘察資料確認后,即通知業主,由業主組織勘察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質監單位人員到現場進行層位鑒別,確認為持力層并符合設計要求后再繼續按圖施工,確保入巖深度滿足設計要求;
h、終孔驗收合格后立即吊放、焊接、固定鋼筋籠,吊放鋼筋籠采用吊機或塔吊,同時校正鋼筋籠的中心位置、籠頂標高,要求鋼筋籠中心位置與樁孔中心偏差小于5cm,籠頂標高偏差小于5cm,在護壁上作記號確定樁頂標高及超灌標高后通知監理到場驗收,驗收合格后盡快澆注混凝土;
i、樁中心線控制在第一節混凝土壁上設十字控制點,每一節設橫桿吊大線錘作中心線,用水平尺桿找圓周。
4質量控制上作到以下控制:
1)對樁位要進行逐個測量復核,確認。
2)對井口十字樁中心記號和直徑進行確認。
3)在樁的開挖順序和日進尺要求按照已審批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開挖順序堅持先深后淺,先難后易的原則.
4)在成孔的過程中,對孔徑及垂直度進行全數檢查,對護壁的配筋和厚度要進行驗收。
5)在到達設計要求的基層面后,組織地勘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樁底驗收,對每根樁要做好深度和基巖的確認,對勘探確認的巖樣要妥善保管,以備其后對比。
6)在成孔驗收后,進行鋼筋籠的驗收,重點鋼筋規格、品種、長度、直徑、箍筋的間距(頂部加密的間距)及鋼筋總長度由幾節組成。
7)樁芯砼澆筑之前,對樁底二次清孔沉渣厚度≦50㎜,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澆筑,對安放的超聲波管要進行確認檢查,防止遺漏。
8)樁芯砼的澆筑過程中,初灌量必須控制好;若采用下料導管距巖面≦40㎝,導管反復抽查振實樁身;或采用下料串筒,振搗棒插入振搗及時密實。
9)控制好樁頂標高,預留設計要求的浮漿厚度約50~100㎝,避免鑿樁過長。
10)樁砼到養護期后,把好檢查驗收關。目前主要采取超聲波和抽芯檢查,必要時做靜載,前兩種檢查主要是對樁身的完整性進行檢測,應注意的是,必須待超聲波和小應變檢測結果出來后,再進行抽芯檢查。在安排抽查樁號,必須進行專題會議決定,保證抽檢樁具有隨機性、代表性;對于在施工過程中,有疑問樁號要安排抽檢,以便排查隱患。
11)對基樁工程進行驗收。
5樁基施工進度控制上采取以下監理措施:
5.1根據設計要求地質報告,對影響進度的因素進行分析綜合,制定相應的對策。控制目標:在施工組織設計、合同期內完成基樁的驗收。
5.2落實施工方案中,施工方承諾的人力和設備,落實施工方案的開挖次序及日成孔進尺量。
5.3 進度的控制以成孔進度為主線,把進度控制落實到每根樁每天的日進尺。
5.4 合理安排好成孔和澆筑時間,合理穿插各種檢測次序。。
5.5及時組織對成孔和鋼筋驗收,按時組織基樁工程的驗收。
6在樁基的投資控制上采取以下監理措施
6.1在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要求,掌握地下巖層的走勢變化特點,對投資控制風險進行分析,并設定好投資控制目標,制定好超資的預控措施。
6.2 預防突發性停工,尤其避免因業主原因導致的停工。
6.3 對樁深及各巖層類別及深度要逐根確認。
6.4 嚴格控制淤泥、降水、超深的簽證,半模的簽證。
6.5 在滿足設計抗浮最小樁長的前提下,滿足樁頭到達設計巖層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開挖深度,杜絕超挖。
7安全的監理措施要點:
7.1依據挖孔樁施工特點,識別危險源,對安全隱患進行風險分析,對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要逐項檢查其落實,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7.2對安全管理責任體系運行逐日檢查,安全交底必須到每個人班前,班后安全檢查要到位。
7.3對卷揚機的限位開關,搶閘、鋼絲繩等安全裝置經常性檢查。
7.4對防墜落半圓弧形蓋板逐根檢查,確保吊桶時井內操作人員在安全護板下。
7.5對井護壁的鋼筋和壁厚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
7.6對樁孔內的抽水要隨時抽查。
7.7 凡在9米孔深時,逐個孔內空氣檢查,準備對樁孔內進行通風送風。
7.8對樁孔內毒氣要求逐天逐個檢查。
7.9對工作時間要有限制,避免搶工期的超時作業。
7.10對巖石的爆破作業嚴格按照規程辦,不得違章作業。
通過以上要點論述,一是對我們自己今后工程施工監理過程中給予借鑒和指導,以便我們監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二是通過發表此文和同行進行交流,促進人工挖孔樁施工監管標準化。
編制參考: 建質【2009】87號文件;
杭建工發【2009】528號文件;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