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虎
摘要:根據作者長期現場工作實踐,總結分析了核島土建、安裝施工階段出現的現場小開孔、大開孔、地腳螺栓開孔等損傷結構的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建議,可以為后續核島土建設計、施工中類似問題的處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島開孔地腳螺栓結構加固 植筋
中圖分類號: O571.21 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核島廠房是核電廠最核心的建筑物項,核島系統眾多、工藝復雜,土建安裝施工交叉非常多,現場后開孔問題十分普遍,根據嶺澳二期施工經驗反饋,核島安裝階段在土建施工完的結構上新增或修改孔洞超過8000處。統計寧德項目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現場變更(FCR總計913份),核島廠房結構上新增開孔、擴孔的FCR 294份,占FCR總量的約三分之一,截止2011年6月30日,寧德現場累計新增或修改孔洞已達1500多處。鑒于這類問題涉及到土建、工藝各個專業,存在的變化較多,想要從設計源頭徹底梳理清楚這些問題,并在土建設計時提前考慮還比較困難,一定時期內還會普遍存在,且這些開孔、擴孔及類似問題多數需破壞已施工的土建結構,會對廠房產生損傷,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并討論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2. 問題提出
梳理總結寧德核電項目設計變更(DEN)和現場變更申請(FCR),核島土建、安裝施工階段產生的現場開孔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類:
2.1. 小開孔問題。
這類問題主要是工藝管道、電纜、閥門及膨脹螺栓等安裝物項施工需要而進行開孔、擴孔,開孔直徑從50mm到1000mm以上大小不等,從現場經驗結合配筋圖的鋼筋間距看,新開孔直徑超過100mm切斷鋼筋的概率就會在80%以上。特別是定位要求嚴格的管道開孔,切斷結構鋼筋的幾率會更高。由于此類問題極為普遍,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核島工藝復雜性決定的,上游設計提資不詳、提資遺漏、土建設計疏忽、現場施工偏差等都會帶來這類問題。
2.2. 大開孔問題。
大開孔問題主要是指門洞、通道、較大洞口因設備引入需要、安裝作業空間不足、設備尺寸變大等原因,而進行孔洞開鑿、擴大的情況。在寧德現場施工過程中,曾多次發生因設備引入通道空間不夠而砸墻、鑿樓板、破壞過梁、構造柱等結構構件的情況。比較典型的如9TEU001~004BA設備引入問題(圖一),設備從N264房間引入到N240房間的過程中,先與通道兩側壁柱鋼筋沖突,再與房間頂部樓板暗梁沖突,因設備無法拆分,經各方溝通討論只能破壞土建結構,把混凝土鑿掉、壁柱、樓板鋼筋切除,待設備就位后再焊接恢復鋼筋。這類問題主要由于上下游溝通、反饋不到位造成,設備引入路徑由現場確定,設計人員很難考慮周全。另外,設備尺寸信息如果不準確,也容易產生這種問題。
2.3. 設備地腳螺栓孔問題。
核島廠房很多設備的地腳螺栓孔深至樓板內,樓板鋼筋伸進地腳螺栓孔的情況很多,設備安裝時,因地腳螺栓與樓板鋼筋沖突無法就位的也很多,此時土建結構已施工完畢,為保證安裝質量和進度,往往需切割處理土建結構鋼筋。最典型的就是1DA/DB廠房-8.60m標高柴油機主儲油罐地腳螺栓坑中的鋼筋處理,為保證柴油機主儲油罐6組地腳螺栓(圖二)準確就位,現場一次切斷已施工的筏基上層鋼筋32根直徑32 mm的HRB400鋼筋,另外,還有1RIS001/002/003BA、9RISO11P0、2SAP002BA、2SAP001/002DS、1DEL001BA等多處設備基礎也出現過類似問題。
3、問題解決
針對上述三類開孔問題,從規范管理、加強技術管控等方面提出以下幾種解決思路和方法:
3.1.對于小開孔問題:
1)首先強調禁止鉆孔或打膨脹螺栓的部位:RX安全殼、RX反應堆堆坑、止水帶臨近部位等涉及密封、承壓、輻射防護的特殊位置。對于這些部位,安裝物項必須自行調整,避免損傷土建已完工結構。
2)必須開孔時,對于φ100mm以下電纜、儀表、部分小管穿孔,大多是可以在一定范圍(約20cm)內調整穿孔位置的,這種情況需先確定鋼筋位置。對于混凝土保護層和抹灰層厚度不超過100mm的情況,鋼筋探測儀(如喜利得PS 200 便攜式鋼筋探測儀)可以準確探測鋼筋位置。對于不能準確確定鋼筋位置時,可采用鉆一定數量φ6mm探孔或去除部分混凝土保護層的辦法確定鋼筋位置。鋼筋位置確定后,開孔盡量從鋼筋網眼穿過,可避免切斷或盡量少切斷鋼筋。孔洞開設完畢后,探孔和去除的保護層需用膨脹砂漿進行修復。
3)對定位要求嚴格的新開孔、及原有孔洞擴大的情況,切斷結構鋼筋幾乎難以避免,這種情況,首先應將斷筋情況反饋給結構設計人員,由結構設計者衡量是否需進行結構加固處理。匯總斷筋情況時宜按區域(具體墻、板、梁)分別匯總,以便于設計方綜合分析結構損傷程度。對于切割鋼筋較多、結構損傷明顯的情況,考慮原設計的安全儲備,采取相應的結構加固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3.2.對于大開孔問題:
設備引入、作業空間不足而損傷結構的情況,因設備引入路徑由安裝單位確定,作業空間也主要取決于現場施工方案,這類問題很難在設計階段考慮周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類似問題的經驗反饋,施工時采取留設二次澆注區,鋼筋預留機械接頭,待設備就位后再施工鋼筋和混凝土。對于未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的情況,擴大洞口,切斷洞口周邊鋼筋時,必須對損傷的結構進行加固處理。
3.3.對于地腳螺栓孔問題:
設備地腳螺栓與樓板鋼筋沖突的問題,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現場放樣設備地腳螺栓,根據螺栓定位進行鋼筋位置調整,對無法避開的地方提前進行鋼筋加強,則設備安裝時可直接切斷沖突的鋼筋;寧德4DA廠房-8.60m柴油機主儲油罐設備基礎位置施工時即采用這種辦法,效果良好,避免了后期大量切割鋼筋的情況。另外,對于設計者來講,在配筋圖設計時,注意避免鋼筋從地腳螺栓孔中穿過,并在這些孔周圍進行鋼筋加強,也可以有效減少此類問題。當然,若設備地腳螺栓要求勾住鋼筋,則必須考慮鋼筋穿過螺栓孔,但從現場經驗來看,有這種要求的設備非常少。
3.4. 加固措施:
對于3.1、3.2、3.3條中,若結構損傷無法避免,則需積極考慮結構加固措施,結合核島廠房結構特點、相關規范要求及寧德核電的現場實踐,提出適用于CPR1000核島土建結構的以下幾種加固、處理方法:
1)增設支點加固。對位于樓板四周、支座處的結構損傷,適合采用此種方法進行結構加固,如:寧德DENDCWD1KX000120D中,要求在1KX+6.30m標高316房間樓板與V12墻交界處連續增開4個φ450mm圓孔,對樓板在支座處的受力削弱很大,經設計核算,建議在新增孔洞及周圍一定范圍,樓板下增設剛性牛腿支撐,如圖三示,受力鋼筋可采用化學植筋錨固在已施工的混凝土墻中,新增牛腿支撐可以有效提高樓板承載力。
2)補強鋼筋加固。對于混凝土墻和板上的較小開孔(d≤300mm),若切斷鋼筋,可采用在洞口邊補充加強鋼筋的方式進行加固處理,如圖四示,具體可在洞口邊先開寬約2-3d(d為補強鋼筋直徑)的凹槽,露出鋼筋網,再放入補強的鋼筋,并與已施工的結構鋼筋點焊固定,然后用高一個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澆灌密實并抹平,基本可以起到與一次施工洞口加強的同等效果。
3)化學植筋加固。化學植筋比較適合處理門洞或較大開洞后周邊結構損傷的加固處理,化學植筋施工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在核電現場也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施工經驗。例如,在FCRZCHS1LX000524D中,需在1LX廠房7797墻新開一800mm×650mm暖通洞口,采用化學植筋加固時,可將洞口適當鑿大,并保留部分原結構鋼筋,將洞口補強鋼筋植入原結構后,再將墻體分布鋼筋彎折焊接、澆注混凝土,如圖五所示。
4)外包鋼板加固。如寧德DENDCWDXLX000090D,要求在1LX廠房+7.00m樓板上新增18個φ120mm孔洞,其中兩個孔洞位于大梁上,此梁截面尺寸800mm×750mm(b×h),梁頂層和底層各配9根φ25三級鋼,平行鋼筋之間凈距約65mm,則開φ120mm孔洞至少切斷一排梁主筋。對于這種情況,有必要考慮在梁頂和梁底外包鋼板進行加固處理,具體可根據先按規范核算梁構件受彎、斜截面受剪情況,并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進行加固設計。采用外包鋼板加固,原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增加不多,但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可大幅提高。此方法比較適合對梁、柱等受力較大構件的加固處理,處理完后需對外包鋼板進行防腐處理,以提高耐久性。
上述幾種加固方法,現場施工時宜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堅持有損傷有加固,滿足結構安全、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等要求。
3.5.管理措施。
現場管理角度,對于上述開孔問題,因其涉及專業和部門較多,目前現場的處理流程是由安裝承包商提安裝/土建聯系單,再由土建承包商提出FCR來執行,流程復雜、效率較低,也不利于經驗反饋,并且造成FCR數量劇增的現象。另外這種操作,責任不明,承包商抵觸情緒也較大。鑒于此,現場管理部門宜出臺專門的作業程序,明確責任、提高效率、同時加強經驗反饋。
4. 結語
目前寧德核電1.2#機組大多數管線、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機組冷試已指日可待,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大量開孔問題,按照上述思路處理效果良好,基本保證了各級進度目標和工程質量,對于后續項目,這類問題依然會不斷出現,結合設計原理和施工實踐,不斷深入探討解決辦法,有利于不斷提高完善核電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
[2]《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與實施要點》,林文修,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3]《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