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摘要:目前,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項重要途徑就是深化農村土地流轉,這也迎合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對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障礙進行思考,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出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法。
關鍵字:農村土地流轉;障礙;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1.1文獻標識碼:A
深化農村土地流轉,可以促進土地的經營和生產走向集約化、規模化,也可以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粗您現代農業的發展,進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探究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障礙及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途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的關鍵障礙
(一)觀念和意識薄弱
目前,很多基層干部,對土地流轉這一問題的意識十分薄弱,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在一些村級干部的觀念里,認為土地流轉就是種養大戶、農業企業所管轄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這從根本上加大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障礙。對土地流轉的政策、法規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認知,土地流轉問題矛盾尖銳,監管工作做得很不到位。
另外,在農村,小農經濟的特征與“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識還相當嚴重,一些農民對土地流轉政策不理解,也不支持,他們擔心國家對土地的政策不穩定,認為土地一旦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就會喪失,現在國家的惠農政策不斷完善,再加上農業稅的取消,國家根據農民每年的承包面積,給予相應的糧食補貼,如果現在土地流轉,農民擔心國家的土地政策不穩定,因此,就不肯實行土地流轉政策。
(二)機制不健全
國家對農民的各項社會保障體制尚不健全,土地仍是農民的主要生活依靠和經濟來源,在沒有得到可靠的保障或是其他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農民根本不愿意將土地出讓,他們仍需要依靠土地帶來的經濟收入,來解決衣食住行,子女教育以及醫療等問題,如果國家相關機制健全并逐漸完善,就可以有效為農民解除這些后顧之憂。盡管近年來,外出打工的農民比例不斷上升,農民的經濟來源增多了,收入相對增加,但因為這些農民外出打工往往會受到季節性和周期性等因素的影響,種地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最可靠、最穩定的。因此,存在著就算土地閑置,農民也不愿意將其租賃給別人經營。
(三)農村土地流轉缺乏規范性管理
土地流轉市場機制不完善,流轉程序的設置缺乏規范性,現在存在很多私下流轉、口頭協議等不良狀況,還有的采用轉包出租代耕的方法,這些都是極其不規范的行為。不能通過有效的俄市場機制來管理和規范土地流轉。另外,資源配置嚴重不合理。口頭協議或是不簽訂規范的協議,這會造成日后嚴重的糾紛,也導致了承包關系的混亂不堪。這些阻礙為解決農村土地流轉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四)規模化土地流轉難推進
農村經營承包是采取將成片的土地分割成小塊給農民,但在土地流轉中,土地都相對集中,需要與每一戶農民協商,這就為規模化土地流轉的推進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增加了土地流轉的經濟成本。國家現在的糧食補貼等會優惠政策,使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更強。綜合多方障礙,有實力的企業也認為參與土地規模經營風險比較大,因此,整個規模化土地流轉的進程很難推進。
二、解決農村土地流轉中問題的措施
(一)增強土地流轉意識
積極、廣泛地宣傳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以及方法,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手段全面普及相關知識和政策,加強農民對土地流轉的正確認識和理解,讓農民從思想上轉變對土地流轉的認識,增強土地流轉意識,才是最根本的,更新農民“小富即安”的思想理念。運用創新方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對那些規模經營的種田大戶,積極進行表彰和獎勵,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到土地流轉中,讓農民認識到土地流轉是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收益的有效途徑,可以推進農民致富,抓住重點,改變農民對土地流轉的不支持態度。要應多普及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讓農民和基層干部對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有一定的正確認識,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增強增強土地流轉意識,才會加快土地規模流轉的進程。
(二)建立健全各項機制
首先,應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在各個市、區縣設立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和服務中心,任用專職土地流轉信息員,搜集、記錄農民土地流轉的相關資料。運用科技手段,傳播土地流轉信息,做好土地流轉的各項服務工作。
其次,要建立并完善價格評估指導機制。將土地流轉價格建立在一個客觀、公正、合理的標準上,以此為指導,推進土地流轉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第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進入流轉市場的經營主體必須要符合市場準入制度的標準,對經營主體的資格、資信和經營能力進行審查完善風險保障金制度,將最大努力將土地流轉風險降到最小。
(三)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力度
對農村土地流轉的管理,有必要出臺一系列相關的實施政策的條例。對規模化土地流轉,雙方必須嚴格按照程序規定和規范標準,簽訂統一的合同,否則,流轉不能生效。對流轉合同要做好全面、準確的登記和鑒證,通過嚴格的程序和規范的手續,才能有效降低流轉雙方的糾紛隱患對各種流轉方式的土地流轉都要做好相關的備案登記,加強管理力度。
結語:針對我國目前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農民和基層干部土地流轉觀念和意識薄弱、機制不健全、缺乏規范性管理、規模化土地流轉難以推進等障礙,我們必須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增強土地流轉意識,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力度等都是有效的解決途徑。
【參考文獻】:
[1] 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8(2):38-47.
[2] 蔣滿元.農村土地流轉的障礙因素及其解決途徑探析[J].農村經濟,2007,(3):23-25.
[3] 周克任.關于農村土地流轉幾個問題的理論思考[J].中國土地科學,2009,23(10):4-7. [4] 曹建華,王紅英,黃小梅等.農村土地流轉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轉效率的評價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7,21(5):54-60.
[5] 昝劍森,原棟.對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若干思考——基于對晉中市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調查[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42-46.
[6] 武曉紅,宋春光.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培育的現實考量與制度構建——完善甘肅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之法社會學思考[J].開發研究,2012,(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