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層建筑給排水中的重點與難點,就高層建筑給排水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點進行分析,推薦采用先進技術和有效措施,保證施工質量。
關鍵詞: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給排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建筑給水排水安裝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價值和安全保障。只有施工人員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技術素質,才能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穩定、靈活性, 對強化施工管理、保證質量、控制成本起到促進作用,滿足民用建筑給排水的發展需要。
1 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之重點、難點
1.1 高層建筑土建施工階段。此階段往往忽視給排水預埋工作,極易造成預埋、預留不準確或漏留、漏埋。
1.2 地下室。高層建筑多數重要設備一般設計安裝在地下室,設備管線多,容易出現矛盾沖突,同時易造成空間降低,嚴重影響使用功能。
1.3 標準層。轉換層及標準首層建筑結構較為復雜,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設較難解決;標準二層以上給排水套管、洞口、管線留設基本一致。
2 施工特點
在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中,排水管道堵塞、給排水管道漏水(滲漏),施工作業面管理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高層建筑的安裝質量。強化預留預埋,采用“上封下開”施工方法和“分層分區”安裝,試壓及“樣板層”管理辦法,能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
2.1 強化預留預埋。隨主體結構預留預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洞到位準確情況,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直接影響廚、衛管道安裝及凈高,對今后使用造成影響。強化此項工作,充分地消化給水排水施工圖和有關部位的建筑、結構圖;對設備潔具等的安裝尺寸,管配件的安裝尺寸及安裝工藝都必須事先熟悉,綜合考慮各種利弊對重點部位(如標準首層)做出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應對比結構尺寸繪制給排水預埋圖和提前形成各樓層預留、預埋統計。在保證位置準確的情況下,應對預留孔及預留套管周邊加強振搗,保證振搗密實,避免套管周圍出現孔洞造成繞滲并應在澆鑄混凝土時及時糾正預留孔和套管的偏移。
2.2 采用分區施工。高層建筑一般都面積大、垂直高度高,施工組織管理難度大,所以要采取分區安裝的施工方法。分區施工能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的垂直空間,縮短施工工期、避免施工作業面混亂,便于管理。
原則: 按安裝量密集程度分區,如公共衛生間、浴室、游泳池等用水量較大且管道較密集處單獨分區;根據設計高、中、低水壓分區;依據安裝工作量分區,如泵房、屋面等。分區以后能夠系統的組織施工、監督及控制工程質量。
2.3 實行“上封下開”
本方法適用于凡一次不能安裝完的垂直總管、干管,在水平安裝至該段垂直管最低點留出一個彎頭距離(能滿足接駁) ,在水平與垂直管間留一個開口。安裝垂直管上口用“花蘭塞頭”封閉上部管口,防止雜物入內。系統貫通前用“通球”或“光照”檢查管內有無雜物,保證垂直管暢通無阻。
2.4 樣板層。做樣板層的目的是確認標準層每層的管道安裝形式、尺寸、位置和各類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衛生間潔具的定位尺寸等。由于高層建筑層數較多、標準層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選出其中一層(如標準二層)作出樣板層。
樣板層內使用各種材料、零配件應與設計相符,潔具安裝前應驗證潔具及配套件的完整,明確安裝尺寸,定位坐標,掌握淋浴器、洗臉盆的鑲接方法。豎井及吊平頂內管道安裝布置應力求合理,支架吊點牢固,閥門開啟方便,消防閥門有明確指示。
樣板層安裝完成后應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共同驗收。樣板房驗收后,應由設計或施工單位繪制管道施工大樣圖,經有關單位確認后,作為正式施工依據。
3 建筑給排水施工要點
3.1 管道施工技術
管井垂直管道配管前,進行實地測量,避免標高層樓累積誤差,其要點是先排水,后給水,先管井內側,后管井外側。
衛生間配管前,先找出面層基準線,潔具定位坐標,給排水管口位置,再進行配管。浴缸,混合器的嵌墻深度一次到位,出墻口及時加堵。對廚房、廁所、浴室等排水管安裝前要核對相關圖紙,做到有的放矢,明確無誤。
給水管安裝要掌握吊頂高度,根據土建基準線,墻身線確定管道標高,吊頂以下至用水點管道暗裝或嵌墻,嵌墻管槽應與土建協商,事先留槽或開槽。安裝后要及時固定,未經試壓,不準將嵌管隱蔽。
噴淋管分兩次安裝,第一次必須在吊頂前將水平橫管安裝到三通位置。第二次噴淋頭配管在裝飾吊龍骨安裝頂板時穿插進行。
機房、泵房管道安裝前詳細檢查設備本體管道進出口管徑、標高、連接方法等情況,經驗證無誤方可配管。
3.2 給水管道試壓
3.2.1 單體試壓各單體安裝完后,再全面檢查核對已安裝的管、閥門等,全部符合設計和技術規范規定后,按設計要求即時試壓。排水管灌水實驗時,應打開實驗層排水口。用試壓氣囊從立管上部管口吊入管內,一到位置,充氣,使氣囊漲開,然后從上管口內充水,檢查管道接口,如無滲漏,管口液不下降為合格。
3.2.2 系統試壓
系統試壓應編制試壓方案,并檢查系統流程情況,單體試壓記錄等,試壓人員分組,各組責任明確。各組人員配備通訊(對講機) ,以便聯系。系統試壓應先總管,后干管,再支管的原則。系統試壓時須考慮防患措施,發現異常,立即中止,并配有及時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設備。實驗完成后,現場驗收,當場辦理,記錄簽字手續。
4 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事前控制。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檢、試驗,嚴禁不合格產品進場;進行崗位技能培訓,使工人熟悉關鍵部位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
4.2 事中控制。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可以設置以下質量控制點。
4.2.1預留洞及預埋件位置、尺寸。
4.2.2鋼套管在鋼筋上的固定,宜用加筋點焊固定,并按設計構造處理。
4.2.3鋼套管超出樓層建筑地面高度。
4.2.4管道和設備的防雷接地焊接質量。
4.2.5防水套管,檢查剛柔性套管埋設是否準確,翼環尺寸、套管材質、壁厚直徑,埋設的位置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4.2.6埋地管道防銹防腐處理。
4.2.7室外排水管道的標高,接頭處理,檢查井爬梯。
4.2.8設備基礎位置、尺寸與管道之間的尺寸配合。
4.2.9管道的伸縮節、支吊架安裝及間距。
4.3 嚴格執行隱蔽檢查制度。高層施工中給排水管道及設備安裝較復雜,必須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通過監理工程師隱蔽驗收。
5 施工安全
在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要督促承包商堅持實行操作技術交底制度;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要針對施工內容進行安全交底。施工人員應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規程中的各項規定,加強現場安全教育工作,增強安全意識。 在施工現場危險區域采取保護措施,并應掛明顯的標志牌,以示警告。對各種不同要求的防火區域,動火前應落實有效的防火措施。施工班組必須向項目部辦理“動火許可證”,經批準后,方可動火施工。管內安裝管道時,下部采用安全網等防護設施,上部應用木板臨時封底,以防管子及其他雜物下落傷人。
6 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對給排水工程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高。給排水工程應采用先進技術, 針對施工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施工組織設計,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振鐵.建筑與給排水專業配合問題淺議[J].給水排水,2010,(11).
[2] 王增長.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第五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 何新輝,魏曉斌.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分析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1,(04).
[4] 李霞,高層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教學實踐與探討[J].山西建筑,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