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榮 劉闖
摘要:本文探討了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希望對從事混凝土施工工作的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路橋工程;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1 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質量是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基礎,其中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關鍵。
1.1 水泥質量的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重要的膠結材料,每厘米高強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約為350--500kg/m3,水泥的質量對工程的影響也不言而喻。因此,在工程建設中必須保證水泥的質量,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優質水泥很容易識別,包裝完好、標識完全,從其顏色、觸感也很容易判斷他的質量。對水泥的選擇應嚴格,水泥進場時應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保證進場質量。水泥中的主要化學成分遇水時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容易受潮、結塊,水泥倉庫應保持干燥,在使用時,水泥的保管也要注意,保證其有效性。水泥一般應人庫存放,先到先用。同時袋裝水泥堆放不宜過高,一般為10袋,以免下部水泥受壓結塊,如存放時間短庫房緊張,也不宜超過15袋。如果露天臨時儲存的水泥,應選擇地勢高,排水條件好的場地,并認真做好上蓋下墊,以防水泥受潮。在使用前應做好質量檢查,檢查產品的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1.2 摻合料質量控制
礦物摻合料的檢驗項目為細度(比表面積)、需水量比(流動度比)、活性指數(抗壓強度比)、燒失量。粉煤灰、礦渣粉、沸石粉不超過200t為一批;硅灰不超過30t為一批。對于當前大量使用的粉煤灰,應注意Ⅲ級粉煤灰一般不宜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Ⅱ級粉煤灰由于早期強度及其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率均低于Ⅰ級粉煤灰。因此,當采用Ⅱ級粉煤灰配制混凝土時,應要求預拌混凝土廠家采取相關技術措施,并提前進行配合比試驗。
1.3 水質量的控制
水的質量影響其他材料的效能,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對其也應嚴格把關。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制備用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要求。例如,清洗集料、拌合混凝土及養生用水,不應含有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油、酸、堿、鹽、有機物等。對水的要求主要是控制其離子濃度和酸堿度等,避免其影響混凝土的化學性能,影響其質量。飲用水一般適用于混凝土施工,而其他的水質并不能保證適宜,在使用前應進行嚴格的檢測,按照用水標準選擇用水。也可以在使用前進行實驗,檢測效果。
1.4 集料質量的控制
要延長路面混凝土的使用壽命的關鍵是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強度,改善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中集料所占的體積在75%以上,它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組成材料之一,集料不僅構成了結構體的骨架,更重要的是決定構筑物的力學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集料的質量對其影響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粗集料巖性、粗集料最大粒徑、粗集料級配、表面形貌及粗集料中針片狀含量、細集料級配及粗細程度、砂率等因素對路面混凝土都有不同的影響。對集料的選擇更要視情況而定,綜合多種因素分析。一般認為集料的滲透性要比水泥漿體的滲透性低,而實際上某些集料的滲透系數與水泥漿體的滲透系數相差不大。當集料的孔隙率達到10%時,其滲透性比水泥漿體還要高得多,此時選用低滲透集料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說對集料的選擇應嚴格,考慮多方面條件,使其發揮最大效能。
1.5 外加劑質量的控制
外加劑具有引氣、減水、緩凝等作用,選擇外加劑時,首先應檢查外加劑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料和有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出具的性能試驗報告,生產廠家一般只是提供產品說明書或勻質試驗數據,這是不夠的。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劑使用前,應進行試配并進行試驗檢驗,以復驗混凝土外加劑與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適應,以及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關設計要求指示(如抗滲標號等)這是防止誤用或錯用的保證。另外。應注意混凝土外加劑使用說明的有效日期、防止過期失效的外加劑用于工程。同時,要嚴格控制劑量,不得隨意添加,在攪拌混凝土時,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應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的復合型混凝土外加劑,以適應先進的施工工藝的多種要求。同時,粉狀外加劑在儲存過程中應注意防潮,還要對不同品種的外加劑應有標記,分別堆放。
1.6 其他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HPC)于九十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進入實際使用階段。其對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更應該嚴格控制。對原材料的質量要嚴格的控制,保證路橋質量,但對其用量比例更應該嚴格的控制。例如,在固定用水量的條件下,若水灰比較小,會使水泥漿變稠,拌合物的流動性小;若加大水灰比,則水泥漿變稀,流動性增大,但可能使拌合物出現流漿、離析,嚴重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影響其耐久性等。另外,水泥用量由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和易性、成本等幾方面因素確定,選擇時需要兼顧。
2 新規范體系下的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對建設單位的交底工作
2005年發布的建設部141號部令《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質量檢測業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但不少建設單位出于種種原因,仍習慣性地將原材料的質量檢測甩手交給施工單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因此,應提醒建設單位自行委托原材料的檢測工作,監理單位應做好見證工作。
2.2 嚴格對質量證明文件的要求
任何產品均應有質量證明文件。《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JGJ/T185—2009)》明確要求“工程資料應為原件”;“當為復印件時,應由提供單位加蓋印章,由經手人簽字,并注明復印日期”。規定的含義是能取得原件的應盡量使用原件;目的是防止資料造假。因此,監理單位應嚴格按《規程》要求查驗質量證明文件。
2.3 慎用差別化檢驗
《施工規范》給出了水泥、外加劑的差別化檢驗規定,以合理降低檢驗成本。對經產品認證符合要求的水泥、外加劑,在同一工程中,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水泥或外加劑連續三次檢驗均一次檢驗合格,可以將檢驗批擴大1倍。同時《施工規范》還規定,當能夠確認2次以上進場的材料為同一出廠批次時,可按照出廠批次提供質量證明文件并進行檢驗。事實上擴大了檢驗批。對上述兩個規定,操作難度很大,監理人員應慎重。
2.4 對罐車加減水劑要提前做好準備
預拌混凝土進入施工現場后嚴禁加水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由于城市道路堵塞,運輸時間延長,罐車內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過大,無法滿足施工要求也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情況。為解決該矛盾,《施工規范》允許在罐車內加入適量與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減水劑,但要求:(1)減水劑加入量應事先由試驗確定;(2)加減水劑后應做出記錄;(3)加入減水劑后,混凝土罐車應快速旋轉攪拌均勻,并應達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澆筑。對上述規定,作為一種補救措施,監理單位應提醒施工單位及預拌混凝土廠家提前做好準備。同時應明確告知施工單位,采取該補救措施,應事前征得批準,事中做好記錄,事后對該澆筑部位進行取樣試驗或原位檢測。
3 結束語
提高道橋工程的質量是我國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戰略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強橋梁工程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根本,需要建設者和管理者統一協調、互相合作,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嚴格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逯文燕.淺談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質量的控制[J].價值工程,2011,(06).
[2] 熊宗群.關于混凝土質量控制的評述[J].陜西建筑,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