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磊
摘要:SBS改性瀝青是在原有基質瀝青(AH-70)的基礎上,摻加2.5%、3.0%、4.0%的SBS改性劑,改性后的瀝青,與原瀝青相比,其高溫粘度增大,軟化點升高。本文主要對城市道路SBS瀝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城市道路;SBS瀝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操作要點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SBS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是涉及范圍較廣的系統工程。在改性瀝青路面施工中,人為因素特別是施工人員素質和責任心對路面質量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現場技術員,質檢員要切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施工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保證按施工規范施工,對混合料的拌和、運輸、攤鋪、碾壓以及接縫處理等一系列環節,層層把關,并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加強各施工人員及機械操作手的質量意識,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鋪筑出優質的路面工程。
一、SBS改性瀝青的特點
改性瀝青是指基質瀝青與一種或多種改性劑通過適宜的加工工藝形成的混合物。按其改性劑的不同。一般分三類:熱塑性類、橡膠類、樹脂類,其中熱塑性橡膠類(即熱塑性彈性類)的SBS由于具有良好抗車轍變形能力和彈性,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普遍使用的道路瀝青改性劑其主要特點為:瀝青的軟化點提高。在高溫下不易軟化,可有效提高瀝青路面的高溫抗推移和抗車轍能力;降低瀝青的脆點。使瀝青在低溫下不發脆具有柔韌性,能減少路面裂縫;同時SBS使瀝青與石料的粘結力提高。并改善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集料應選擇硬質中性巖石(中性或基性火成巖)。
二、SBS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1、運輸混合料
1.1 運輸車輛的數量應根據瀝青拌合樓出產能力、攤鋪機的攤鋪能力以及運輸距離進行計算。必須要保證攤鋪機在工作時前面有五輛以上運輸車等待攤鋪,同時運輸車輛要采用大噸位的,以此保證瀝青攤鋪連續不間斷的進行。
1.2 攤鋪前對運輸車輛進行保養,以避免出現車輛拋錨的問題。
1.3 車廂要保持清潔,對于運輸車在進行運輸任務之前要進行清掃,洗凈油水混合物,禁止車廂中殘留雜物或泥沙。并在車廂底部以及側面涂上比例為三比一的柴油的混合液體用以防止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粘結在車板上。
1.4 為了防止瀝青混合料離析現象的出現,應當在卸料時令車輛隨時移動,通過縮短進出料口的距離即裝一口料就移動一次位置,來減少粗細顆粒與瀝青產生離析。
1.5 為了保證運輸過程中的溫度以及其他環境的影響,如刮風和下雨時應當對車輛進行雙層篷布進行覆蓋,不但可以保溫,還能夠防止運輸過程中對環境污染以及防雨。
1.6 應當保持運料車勻速行駛,在攤鋪過程中盡量不要停駛或者突然改變速度。
1.7 對運料車的溫度進行測量,分別測量出廠和到達攤鋪現場的溫度,溫度計插入深度為15cmm,并且測量的部位應當是專門的檢測口,檢測口距離車輛底部大約是30cm。
2、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2.1 攤鋪機的選擇與要求
瀝青混合料攤鋪機的類型較多,高速公路采用履帶式攤鋪機。SBS改性瀝青多用于中、上面層的施工,中面層攤鋪時,為減少瀝青混合料的離析,采用兩臺攤鋪機進行梯形攤鋪,兩臺攤鋪機前后距離10-20m為宜,同時要注意:上下鋪層的縱向接縫應錯開20cm以上。在縱向接縫處應有一定的重疊量人工進行修整;為提高平整度,上面層采用1臺瀝青攤鋪機全寬攤鋪。
2.2 瀝青混凝土的攤鋪
為保證施工平整度和攤鋪開工前,提前0.5-1h預熱熨平板不低于100℃,將攤鋪機的受料斗涂刷一層油水作為防粘隔離劑。等候運料車多于5輛后開始攤鋪,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減少混合料的離析。檢測混合料的質量符合要求后,第一輛運料車緩慢后退到攤鋪機的前推滾,將變速器放置空擋,升起車廂,由攤鋪機推著汽車一邊前進一邊想攤鋪機受料斗中緩緩卸料,直到受料斗中料滿即停止卸料,禁止卸料過猛造成混合料外溢。卸料完畢,汽車駛開,更換另一輛汽車按同樣方法卸料。以這種方式保持攤鋪機勻速不間斷地攤鋪瀝青混合料。瀝青路面不得在氣溫低于10℃或5℃,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施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最低攤鋪溫度不得低于《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每天施工開始階段宜采用較高溫度的混合料。
3、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是保證瀝青路面耐用性能的重要環節之一,壓實過程是減少瀝青混合料中氣孔含量的過程。由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溫度與瀝青黏度的變化關系,要求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溫度要求較普通瀝青混合料要求一般高出20℃。特別是上面層集料多設計為玄武巖,石質堅硬,多棱角,內摩阻力大,層薄而溫度降低快等因素,增加了壓實的難度。要求至少配置5臺壓路機,一般配置2臺相同型號大噸位輪胎壓路機,3臺相同型號雙光輪壓路機。壓實程序按習慣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道工序。(1)初壓的目的是整平和穩定混合料,同事為復壓創造有利條件,是壓實的基礎。初壓緊跟攤鋪機,盡量少噴水,堅持高溫碾壓,一般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2)復壓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實、穩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度程度取決于該工序,使用大噸位輪胎壓路機完成,速度為50m/min,碾壓遍數由試驗路段確定。(3)終壓的目的是消除壓實中產生的軌跡,使表面平整度達到或超過要求值。
三、橫向施工接縫處理
1、橫向施工接縫時,接縫處宜采用擋板,使端部整齊。橫向接縫邊緣的修理要縫邊垂直、成一條直線,并涂刷一薄層的粘層瀝青,然后攤鋪新料。上、下層錯縫應錯開20~30cm以上,對雨水口及檢查井等壓路機不易壓實處應用人工補充夯實、燙平。
2、從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予以清除重來。攤鋪時仔細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處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時垂直刨除端部平整度或層厚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
3、橫向接縫的碾壓須先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先在橫向接縫已壓實的路幅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1遍向新鋪瀝青混凝土移動15-20cm,直到壓路機完全進入新攤鋪層,然后再轉入縱向碾壓。當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又有縱縫時,先用鋼筒式壓路機沿縱縫碾壓1遍,其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相鄰2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錯位1cm以上。
四、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首先,要將瀝青混凝土中面層的質量缺陷彌補好,以保證中面層清潔、無雜物、平整、無明顯局部突起或低洼處。因為下面層、中面層將為上面層的平整打基礎,攤鋪機的撒料分布會因多占或少用而受影響。僅通過4cm厚的上面層來彌補下面層的缺陷,質量是難以保證的。其次應嚴格防止混合料產生離析,自卸車在裝料時按規定的次數進行移動。規范中要求移動兩次三斗料裝車。改性瀝青混合料儲倉卸料口也不宜距自卸車太高,以免粗集料離析。攤鋪機應均勻、連續、不間斷攤鋪,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變換速度與中途停頓是造成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攤鋪機前灑落的混合料要及時清理,人工在攤鋪好的路上進行修補往往適得其反,達不到效果。碾壓速度要與攤鋪速度相匹配,碾壓要保持合理有效的遍數,應遵循:先靜壓一遍、振壓兩遍、結束前靜壓二遍的五遍原則。同時要解決好粘輪與水隔離的關系,防止過度用水造成的急聚降溫。
結束語
由于采用了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高溫穩定性增強,提高了低溫抗裂性,減少了車轍。改性瀝青路面使用年限比普通瀝青路面長。大修周期長,養護費用少。增加了路面的使用壽命,提高了道路的服務水平,使道路使用者滿意。
參考文獻
[1]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現象及預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公路工程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