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華
摘 要:低碳環保型園林是目前園林發展的趨勢,園林建設中力求精益求精,注重個性化、生態化和人性化,力求做到低材高用、粗材精用、精材巧用,追求極致景觀,在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和日常運營中,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實現低碳環保。本文對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和要則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低碳園林設計;園林風景;風景營造;功能特點;要則
中圖分類號:TU986.3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城市人口的迅速擴大,各種建筑設施的集中興起,使城市的生態系統和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風景園林作為城市中重要的風景區,本應擁有良好的環境,達到低碳化的標準,而城市迅猛的更新速度卻逐漸降低了風景園林的觀賞價值,縮短了園林的使用壽命。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要求園林建造者采用低碳、環保無污染的建筑材料進行施工建設,實現低碳化的生態園林建設標準,全面貫徹并落實可持續發展觀。
二、低碳風景園林的功能
1、降低風景園林建設中的能源消耗。
在我國城市化迅猛發展的同時,風景園林建設領域(特別是城市中的風景園林)的高能耗現象越來越突出。它們貫穿園林工作的各個階段,從園林材料的生產到園林的施工以及后期運行、拆除、更新等等。低碳風景園林營造期望從操作層面切實降低能源消耗。
(1)通過在本地取材或就近選擇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運輸中的碳排放,由此帶來總體能源消耗的減少;
(2)通過選擇“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來減少風景園林建設中的碳成本,例如減少鋼材玻璃、水泥的用量;
(3)鼓勵、促進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術及其產品在風景園林中的推廣應用,例如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路燈來照明;
(4)以規劃設計手段合理延長園林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風景園林設計中的能源消耗總量;
(5)拒絕僅僅為所謂景觀效果而設計高耗能(如大面積的玻璃墻、易散熱的薄墻體或不必要的大空間等)的建筑或構筑物。
2、提高風景園林營造和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效率。
現代風景園林建設中越來越多地運用采伐木材(特別是古樹、大樹)、新材料(包括水泥、鋼材、玻璃等人工材料),并且隨著頻繁的城市更新,又會對“舊” 的材料棄之不用、移除重建。而低碳風景園林營造則提倡對園林材料的可持續利用。通過尋求對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裝、重構等創新設計措施,使越來越多的園林材料得以循環再利用。各種園林材料在工程前、工程中和工程后的多發利用無形中就可以提高其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實現風景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增強風景園林的碳匯功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碳匯功能,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儲存于植物根際或土壤中——積極擴大碳匯,是成本較低的減碳途徑之一。據測算,每公頃闊葉林每年大約吸收360t碳當量、每公頃針葉林每年大約吸收930Kg碳當量、每公頃草坪每年大約吸收870Kg碳當量,林木每生長1m3平均吸收1.83t二氧化碳。由此看來,植樹造林、保護濕地、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綠化率可大幅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低碳風景同林營造提倡充分利用綠色植物的碳匯功能,具體體現在多建生態景觀,少建大面積硬地廣場和草坪廣場。限建高耗電的人工瀑布、噴泉,多營造有利于戶外健身、增氧、減少熱島效應的林蔭地等,并保留自然山體、河湖水景等存城區的原始位置。借此方法增強城市園林景觀的碳匯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三、低碳風景園林的功能特點及要則
1、注重節能減排
園林的節能減排通常可以通過照明減排、建筑減排、材料減排、智能化管理這幾個方面來實現。園林設計師應該切實把握好節能減排這個要點,讓園林綠化設計真正實現低碳的目的。
(1)低碳風景園林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潔凈的、可再生能源以供照明使用。比如:著名的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大道兩邊的光伏燈塔,就是利用光伏電池板發電,通過白天的陽光照射產生的電能就可以滿足夜晚的照明。現在,國內也有很多的城市道路兩邊的照明燈采用了風光互補發電燈塔,在有太陽的天氣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雨天、陰天、夜晚便可以利用風能發電,產生的電能足以滿足其照明的需要。除了風能、太陽能外,還可以利用水能、氫氣等其他潔凈的能源。
(2)低碳風景園林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建筑保溫等方式來實現園林建筑節能減排。比如,公園、城市休閑走廊的公共廁所便可以采用敞開或者半敞開的形式。另外,在屋頂設置花園,不但可以達到保溫的效果,還可以使得園林建筑生機盎然,當人們在屋頂花園中漫步、休憩,就會產生一種清新自然、心曠神怡的感覺。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屋頂花園建設較廣,很多城市都有千姿百媚、絢麗優美的屋頂花園景觀。其中十分著名的屋頂花園有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屋頂花園、華盛頓水門飯店的屋頂花園等。
(3)低碳風景園林采用低碳、耐久性好、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對于材料的碳排放應該從其整個壽命周期進行考慮,因此,在選用園林建筑材料時不單單要考慮它在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還應該考慮其在生產形成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另外,合理利用園林建設場地內一切可利用的材料,以此減少新材料的使用量,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節能減排方式。
(4)水是園林建設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在追求水給園林建設創造效果的同時,也要注意對水的管理,對水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很好的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主要措施有將雨水收集再次利用、對城市污水加強管理,建立雨水、污水綜合管理系統,讓廢水經過處理后,轉化為再生水,然后再將這些高品質的再生水利用到園林建設用水中。
2、減少園林建設的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個人或團體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它通常被用來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會留下相關的碳足跡:所開的車、擁有的住房和土地、采暖的方式、吃的食物等等。目前在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可以方便地測算出個人碳足跡的軟件,并且提供抵消這些碳足跡的方案。充分理解風景園林營建過程中的碳足跡,將有助于園林設計師認真思考低碳風景園林的設計和營造。
風景園林項目的每一個要素在它們的執行和維護階段都存在相應碳足跡,因此項目的發展應該經過嚴格的碳評估以控制其碳排放量——該評估不但應在項目實施前進行,還需持續到項目實施之后的跟蹤測量,以確定這些項目既能滿足使用的需求,又沒有過量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從而確保該項目對社會及生態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符合“低碳”的要求。
3、降低園林維護的碳成本
風景園林師的設計手法對材料的選擇和對風景園林管理的規劃都將影響風景園林維護所需的碳成本。風景園林師在設計之初更多地考慮景觀生態學的原則,利用生態的、可持續的和自維持的方法去適應生態系統的變化(如地質變化、氣候變化等),就能把風景園林長期維持所需的碳成本控制在相對低的標準之下。例如,設計師可以用草地來替換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樣性、立體綠化、多用喬木、選擇適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種等。這樣做既可以有效減少維護園林綠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時又可以保持園林的開放性與可達性。
四、結束語
低碳其實就是一種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它貫穿于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以高質量、高要求為主要的前提基礎,營造低碳風景園林、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王貞,萬敏。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探討[J]。中國園林,2010,26(6):35-38。
[2]陳運強。淺談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J]。中國科技博覽,2011,(30):535-535。
[3]羅仕倫,張鵬修。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探討[J]。北京農業 ,2013,(21):65-65。
[4]于昊。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探討[J]。現代園藝,2013,(8):155-155。
[5]陳志雷。現階段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探討[J]。世界家苑,2013,(12):192-192。
[6]黃有崽。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J]。現代園藝,201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