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停付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公路建設發展的步伐非常快。近幾年,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縣鄉公路發展的非常迅速,對于處于縣鄉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公路在長期使用中養護以及管理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主要進行分析縣鄉公路的養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縣鄉;公路;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 X734 文獻標識碼: A
一、縣鄉公路養護與管理概況
縣鄉公路的管理模式分地市級交通局和縣級交通局兩種,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種純行政的管理模式,養護費用一般從拖拉機、摩托車等小型機動車的養路費中按比例提取。養護體制采取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養護體制,具體內容是:地市級交通局設縣鄉處,負責全市縣鄉路技術管理,縣(區)級交通局設縣鄉所,負責本轄區的縣鄉路建設養護工作。養護方式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的方式。
二、縣鄉公路養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養護管理體制機制問題
養護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部分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及其下屬單位職責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又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一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二)責任主體的不明確
現實中鄉鎮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設備以及技術承擔大規模的公路養護管理任務,雖然擔著主要的責任,但還是出現大量的農村公路養護缺位現象。縣、鄉、村之間的權責沒有明確的劃分,規定不明確,各個政府內部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也存在著不明確現象, 上下級關系、權責分配、牽頭單位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三)養護管理資金供給問題
當前,縣鄉公路養護體制的矛盾焦點,在養建資金收支矛盾上集中反映,而養建資金收入減少主要是政策原因,存在資金挪用、截流、擠占現象,公路資金分配不合理,主管縣級交通部門無能為力;支出方面的問題,如:養護資金使用效率低、人員經費太大、管理費用膨脹等,都與現行的公路管理資金問題有關。
(四)行政處罰不到位
對于一些行為,比如,損害、破壞公路的行為,很多交通運輸行政部門能夠對巡查力度還能加大,對于路權的維護還比較積極,尤其對一些縣鄉公路上的超載貨物運輸車輛,能做到及時依法采取罰款以及駁載等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在交通路政管理過程中,往往出現有少數的交通運輸執法人員執法不平,更嚴重的有一些極少數的地方中黑勢力阻撓執法,為所欲為,導致超載運輸、設置路障、在公路上打谷曬場等違規現象屢禁不止,不斷反彈。
(五)養路機械使用配置問題
因為公路養護部門和其他施工企業不一樣,在施工中,往往受季節以及時間的影響,大量機械設備時常處于閑置狀態,各類機械設備的使用率不高,工作任務時斷時續,由于機械設備的閑置,大量固定資產被造成積壓,這就使得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由于對施工設備的需求量大,而當前現有設備根本無法滿足施工需要。
三、縣鄉公路養護與管理采取的措施
(一)強化管理,堅持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規范性
公路管理行業有句俗語:“三分建,七分管”。建路是基礎,養護管理是關鍵。地方公路管理部門基本上進行負責養護當前的一、二級公路,沿途鄉鎮密切配合,使干支線公路的好路率進而不斷提升。如何對公路實行規范性管理,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建議圍繞“決策在市縣、責任在鄉鎮,主體在村組”的格局,形成領導重視、層層動員、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各地還可以根據相關政策和《公路法》中有關規定,結合各鄉鎮經濟條件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養護具體情況,推行公路養護新舉措,與道路沿線鄉鎮簽訂協議,適當收取必要的公路養護費用,以路養路。各鄉鎮可根據自身條件,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健全公路專業養護隊伍,組織他們定期培訓,同時制訂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獎懲,年終兌現,充分調動這支隊伍的養護工作積極性。
(二)深化認識,提高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自覺性
對于公路的建設,事實證明,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確實和其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公路遭受人為造成毀壞,或者破壞,交通安全隱患必然構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引發,黨和政府的形象會受到影響失,同時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所以,各級黨政領導對公路養護與管理的重要性應當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堅持科學發展觀來認識,自覺地把這項工作擺上位置,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認真抓細抓緊抓實,一點都不能松懈。
(三)完善縣鄉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必須建立相關管理體制,完善相應責任機制。公路管理部門應該結合當地實際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縣鄉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相應規章制度,明確各級責任。負責相應地段的交通協管員要定期對各線的養護質量進行檢查考核,并按獎懲機制予以兌現,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
(四)明確養護管理的主體和職責
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需要省、市級政府共同協同, 要明確各主體的責任,落實管理機構,合理的劃分縣、鄉、村一級交通主管部門的職責權限,完善農村公路的管理體系,以縣級政府為主開展工作,統籌安排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對資金使用情況做好監督,制定完善的考核政策。鄉級政府負責統一安排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養護計劃,組織相關的管理工作。村委會負責日常的具體工作,加強沿線公路的病態監測等工作,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為了提高基層單位工作的積極性,可以采用承包、委托等方式將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交通、財政等部門相互配合的管理和監管機制,從而提高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水平。
(五)拓寬縣鄉公路養護資金渠道
要實行有效的縣鄉公路養護管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保障養護資金。一方面,縣鄉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責任主體是縣( 區、市) 人民政府,負責指導和督察縣鄉公路養護工作,籌集縣鄉公路養護資金,并將縣鄉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另一方面,擴大融資方式,拓寬籌資渠道。可采用縣級財政安排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聯村單位籌一點、沿線群眾擠一點、各類企業幫一點的靈活多樣的方式籌措資金。
(六)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干部職工隊伍
要積極采取措施,營造良好環境,吸收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充實干部職工隊伍,改善職工隊伍的知識結構,帶動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特別是造就一支有較高政治理論素質和開拓精神,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扎實業務功底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
通過舉辦長期的脫產半脫產進修或者培訓班以及業務培訓等多種形式,對職工隊伍進行崗位職能、科學文化、知識更新的教育,使職工隊伍素質跟上科學技術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在職工中大力宏揚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行業“鋪路石”精神,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增強行業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結語
今后十年,是我國全面實施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部署,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起步時期。公路基礎設施的好壞、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將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重要影響。為此,再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重視和加強公路管理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中發展。只要我們措施得力,管理到位,知難而進,縣鄉公路管理工作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實現公路管理的法制化、信息化、公路養護的科學化、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周毅.縣鄉公路養護體制改革[D].長安大學,2005.
[2]李顏娟.中國縣鄉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籌集[D].長安大學,2003.
[3]姚紹玲.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1,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