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虎虎
摘要:目前階段空氣污染監測中監測點該如何布設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監測點的設置直接影響到了監測的數據,并對空氣污染監測的準確性有較大影響。下文就如何設置監測點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環保監測;監測點;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 A
在大氣污染的監測過程中,對結果有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風向、風屏等。在空氣污染監測的過程中,我們依據經驗,大都選擇在污染源的下風向來實施污染監測。實際上即使是在下風向,得出的監測結果也不一定是完全準確的,我們在布設監測點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狀況決定的監測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優化,達成最佳的監測效果。
一、環境監測點布設原則
(一)監測目的
當前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項目涵蓋了兩方面的內容,城市環境空氣檢測以以及污染源對環境影響的監測。不同的監測項目其目的是不同的,城市環境空氣監測主要是為了對城市環境下空氣污染物的分布特點有所掌握,及了解各類敏感愛體的暴露狀況。而實施污染源對環境影響的監測則是想要利用檢測結果了解污染物的轉變趨勢并了解其消長規律。所以我們在目的不同的情況下也應該采用不同的監測方法。
(二)污染源
污染源是對實施污染源對環境影響的監測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其分布情況、排放量等等都會對監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并決定了監測點的設置方式。比如說我們在監測污染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時應當采用扇形布點或者同心圓布點法來實施對其的監測;相反若在污染物較為分散的地區,就要實施規格網格布點法,這樣才能夠得出較為精確的測量結果。
(三)所處環境
在不同地區實施監測任務時,我們應當充分考慮到各地的地理、氣候等各項綜合因素。例如當測量地點位于山區且在山坡區域,山谷風有明顯的規律性時,我們在布設監測點時應當充分考慮到風向主軸這一因素。當該地區靜風發生較多時,采取規格網格布點法能起到較好的監測效果。
(四)監測點的特殊性
通常情況下,監測點的設置都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每一個監測點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設置監測點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該監測點應起到什么作用,若在該地點設置不能夠起到此作用就需要換一個地點重新設置,盡量保證每一個監測點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監測點的數量
在實施長期監測時,我們應當充分考慮相關限制因素。由于地區的限制,長期監測不能夠實現大規模的布點,所以在檢測過程中應當對監測區域實施相應的功能劃分,并以此為依據實施監測布點。若只是臨時性的監測任務,則可以實施大量的布點,通過增加布點數量來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二、監測點的布設方式
(一)功能區布點法
功能區布點法是當前階段我國環保監測空氣污染監測點中最常見的一種布點方式。由于其所需成本少,適用范圍廣,在許多常規的環境監測中得到了應用,特別是污染源監測項目。功能區監測就是將所需監測的區域按照其功能分工進行劃分,按照不同的分區其自身的特點來實現布設,監測采樣點的數量根據其人口密度及工業區密度具體計算實施。一般情況下,居民密集分布,且無中小工業區,100內無主要交通干道的地區是居民區,此種地區受到的高架源影響不大,主要面臨的污染問題是車區或者相近的同類地區的污染源問題;商業繁華,交通擁擠,人口流動性大,建筑物四周圍繞著大量的交通干線,這一地區需要被劃分為商業區;人口稠密,且分布有大量工業企業,則多為工業區。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相差大都不遠;人口稠密,區域內存在大量的小工業企業,工業建筑與民居互相交錯這一區域大都是居住區與中小工業的混合區域。
(二)網格布點法
網格布點法與功能區布點法同樣也是常用的監測點的布設方式之一。該方式就是將需要監測的區域分為多個網狀的方形,監測采樣點會設置在放歌兩條直線的交點處,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完整的監測點布設。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地域的大小,并將此地區按照地理坐標進行相應的網格分割,在相應的位置設置若干個監測點,并完成對該區的觀測點選擇。通常情況下,下風向設置的監測點數量或多于上風向,用這種方式來形成監測數據的對比,得出環境污染的狀況數據。影響數據的重要因素即網格的大小,我們在設置網格時應當對所需測量區域進行充分的考察,并以此為依據設置科學大小的網格。
(三)扇形布點法
扇形布點法在架設過程中,應當對應的是單個高架點源。具體的來說,要以該地區的主導風向為軸線,在點源下風方向的地面上規劃出—個扇形區域作為環境監測采樣點的布點范圍,此扇形的角度通常情況下約為45°,也可在60°的范圍內設置,但不應當大于90°。采樣點設在扇形面內距點源不同距離的若干條(例如三、四條)弧線上,其中有—條弧線必需處在最大落地濃度出現頻率最高的距離上(大約位于10倍于煙囪有效高度處)。利用此種方式實施布點,會有很多限制因素的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布局時多思考,將多種布局方式綜合利用起來,并做好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采用動態的分析來實現對最終監測結果的精確,在監測工作進行時能夠實現最大限度的體現環保監測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同心圓多方位布點法
此種方法大多用來監測風向不確定環境下污染源對環境的影響規律及其自身的變化規律。其具體的實施方式是首先去頂污染源的放射方向,并以污染源為圓心作出8或19方位的放射線;然后以污染源為圓心,作出若干同心圓(x>3),各個同心圓半徑的確定都需要建立在計算的基礎之上,根據當地的具體氣象情況以及該污染源的排放狀況進行計算。一般情況下,與圓心距離最近的同心圓其半徑約為100米。最后在同心圓與所作放射線的交點上設置環保監測點,通常情況下都會在上風向設置的監測點密度高,下風向設置的密度低。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監測點均勻設置的情況,這都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判斷。
(五)配對布點法
此種方式對用于調查機動車以及各類敏感愛體的暴露狀況。首先將需要調查的區域所有交通干道進行一定標準下的分類,通常情況下是根據通道的數量來實施分類。例如8通道及以上為一類,4-6通道為二類,以此類推。對每個干線的監測點設置都在其監測斷面上選取,在每一個斷面的車行道附近1米左右位置設置監測點,另一監測點需要設置在該監測點外部100米處,并需要位于此地區的下風向。
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的監測點布設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探討,討論在不同的情況下該如何更合理的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環境保護事業也有了相應的提升與發展。針對環保問題展開研究是我國想要在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在實際的環境監測過程中,監測點的布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前我國在環境監測點的布設問題上還存在許多細節難以理清,這就要求我們環保工作者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當合理總結,將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推廣出去,降低未來環保工作的工作難度,為提升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宋林富.論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J].科學之友,2012(28)
[2]張海云,李麗,蔣蓉芳等.上海市地鐵車站空氣污染監測分析[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1(9)
[3]焦寶玉,陳建文,廖乾邑等.四川省農村環境空氣污染源分布及其對自動監測點位設置影響的研究[J].四川環境,2011(6)
[4]劉付真,楊仁斌,申學軍.對邵陽市城區環境空氣監測點位調整的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5]陳旭輝,劉明輝,陳澤昊.關于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優化調整的探討[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