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林
【摘要】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是一種瀝青再生技術,能大量的節省瀝青路面的瀝青用量,節約施工成本。文章對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研究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TU535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文章對泡沫瀝青的概念和原理進行介紹,對泡沫瀝青混合料的特性和優缺點進行了闡述,通過分析,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對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進行探討。
二、泡沫瀝青的概念和原理
1.概念
泡沫瀝青冷再生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的一種方法,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是指瀝青混凝土路面經過銑刨后,將銑刨料篩分并按一定比例加入石屑、水泥等外摻劑,另外噴入由專用設備對瀝青進行發泡后的泡沫瀝青,邊拌和邊噴灑組成的拌和均勻的混合料。
瀝青發泡的原理
瀝青發泡的基本過程是當冷水滴與高溫瀝青(140℃以上)接觸時,水轉化成蒸汽,形成大量氣泡,使瀝青的體積發生膨脹,形成大量的瀝青泡沫,經過很短的時間瀝青泡沫破裂,在近1min內瀝青又恢復原狀。整個過程僅僅是瀝青暫時的物理變化,沒有發生化學反應。Walt等人對泡沫瀝青的機理進行了分析,指出泡沫瀝青是一種水飽和瀝青。而當泡沫瀝青與集料接觸時,瀝青泡沫瞬間化為數以百萬計的“小顆粒”,散布于細粒料(特別是粒徑小于0.075mm)的表面,形成粘有大量瀝青的細料填縫料,經過拌和壓實,這些細料能填充于濕冷的粗料之間的空隙并形成類似砂漿的作用,使混合料達到穩定。
三、泡沫瀝青混合料的特性
將配好的集料于拌鍋中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拌和用水,之后將拌鍋與發泡試驗機對接起來,攪拌狀態下噴灑泡沫瀝青,30s后倒出,最后將拌好的混合料制成標準的馬歇爾試件(雙面擊實,每面75次)。試件在室溫下養生24h后脫模,再置于40℃的通風烘箱中養生72h。試件養生進行相關的性能測試。
1.沫瀝青混合料的密度和空隙率
研究表明,蠟封法測定的結果要略大于表干法,但是由于二者相差不超過0.7%,因此,測定泡沫瀝青混合料密度時,可以采用表干法代替蠟封法。一般情況下,泡沫瀝青混合料的平均密度要小于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密度,這可能由于泡沫瀝青混合料不如熱拌料容易擊實所致。混合料的空隙率是決定瀝青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的一個標準,同時也是影響混合料性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泡沫混合料的強度
在不同的泡沫瀝青含量下,新集料的干ITS值在0.3﹣0.5Mpa之間,而RAP的干ITS值在0.35﹣0.62Mpa之間。兩者的強度水平均低于熱拌瀝青混凝土典型的強度值(0.8﹣1.50MPa),因此該混合料不能滿足高等級道路面層的要求,但是其強度水平滿足基層材料的要求。國外的相關經驗也表明,泡沫瀝青混合料適合作為高等級道路的基層和低交通量道路的面層。
3.泡沫混合料的水穩性
泡沫瀝青的空隙率較高,一旦有水進入其內部,將會造成水損壞。因此,其強度特性與含水量密切相關。采用濕ITS評價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能,在測試前要將養生過的試件浸入25±1℃的水中24h。在水泥量為0的時候,其ITS值很低,說明其水穩定性較差;而加入的水泥量0.5%和1.0%時,其強度值明顯增加。,水泥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合料的水穩性。一般情況下,水泥量應控制在2%以下,這主要基于經濟效益方面的考慮。
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優缺點
1.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優點
(1)是一種環保、節約的道路維修技術
就地冷再生技術可以將全部的舊路面材料重新加以再生利用,一是減少了因所需大量砂石材料開采而造成的地表環境破壞;二是避免了舊瀝青路面材料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因減少了新、舊材料的運輸而減小了周圍環境的污染及途徑路面的破壞。節省運力資源,充分利用舊路材料,減少了舊路面材料和新料雙重材料的運輸量。
(2)施工過程中不損壞路基
由于冷再生施工為一次性作業方式,再生機組在暴露的路基上只通過一次,所以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機組對路面的損害較小。
(3)再生層的質量可以保證
現代化的專用再生設備,采用先進的電腦控制,可以準確實現對現場銑刨深度和速度的控制,以及各類添加劑計量的精確控制。此外,銑刨殼在拌和艙內高速旋轉,同時完成了銑刨與拌和,材料拌和均勻,減小了原路面材料的變異性。
(4)施工簡便、效率高
現代化的專用就地再生設備,具有較高的生產率,通過一次作業就能實現對老路的維修,施工組織簡便,對交通干擾小,而且特別適用于大交通量、不中斷交通施工的道路。
(5)節約工程造價
由于就地冷再生技術,在節約材料、減少運輸等方面的特點,使得其使用成本與傳統維修方法相比,造價明顯減少,是一種經濟型的道路維修工藝。
2.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技術的缺點
(1)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冷再生需使用大型的專用機械,進行連續機械化施工,施工時機組長達50~100m,因此要具有能發揮就地冷再生足夠的工程規模,不適合用于小型維修工程,以及難以確保連續機械化施工的工程。
(2)要對實行就地冷再生路段進行舊路檢測,確定該路段是否符合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技術條件。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瀝青路面變形類(車轍、擁包、深陷)病害調查、路面抗滑性能調查、強度調查。對于老路面具有較多深層病害,而且就地冷再生處理不到的路段,一般不適合采用就地冷再生技術。
(3)就地冷再生層作為路面基層時,路面標高一般比舊路面提高5~10cm。
(4)對于老路結構比較復雜,材料變異性較大的路段,一般也不適合采用就地再生技術。
五、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1.合成級配設計
取有代表性的銑刨料樣品,進行篩分試驗,分析其級配組成;若銑刨料級配組成不能滿足泡沫瀝青混合料的級配范圍的要求,則需加入部分新料(石屑),將級配調入該級配范圍;將上面的泡沫瀝青混合料制件,進行試驗檢測,若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則經過綜合比較確定設計合成級配;若有的指標不符合要求,則要調整級配,直到符合要求。
2.瀝青發泡室內試驗
利用維特根WLB10型便攜式瀝青發泡設備,在室內對選用的瀝青在不同溫度、不同用水量條件下進行發泡試驗,測定泡沫瀝青的膨脹比和半衰期。經對這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瀝青發泡的最佳溫度和最佳用水量。
3.配合比設計
采用重型擊實試驗確定合成級配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該工程中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為5.1%,最大干密度為2.163g/cm3;確定合成級配,原則是應盡量使合成級配滿足泡沫瀝青混合料級配范圍的要求,特別是0.075mm的通過率應保證在6%以上。
4.最佳瀝青用量的確定:
(1)根據試驗確定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對合成級配加入適量的水,并加入4~5種不同的泡沫瀝青用量,分別進行混合料的拌和,再以馬歇爾擊實儀雙面擊實75次成型試件;試件成型后于室溫下放置24h,而后放入40℃恒溫鼓風干燥箱養生72h。
(2)將試件分為兩組,一組放置在空氣中24h,同時另一組放置于25±1℃的水浴中保溫24h,再按照現行《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規定的方法測定試件干、濕狀態下的劈裂強度,并計算相應的殘留劈裂強度比。
(3)根據干、濕劈裂強度及殘留劈裂強度比,經綜合分析確定最佳泡沫瀝青用量。
5.混合料的性能驗證試驗
根據上述配合比及最佳瀝青含量成型試件,進行以下性能試驗:高溫抗變形性能(車轍試驗)、抗水損害性能(凍融劈裂、浸水馬歇爾)、低溫抗裂性能,以及抗疲勞性能,以評價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與路用相關的性能。
結束語
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對于瀝青路面施工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人們對于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童豐華.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J].公路.2009(08).[2]趙永波.冷再生技術在陜西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中的應用[J].長安大學.2010.[3]羅偉平.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進展[J].公路交通技術.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