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
摘要:本文圍繞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進行了探討,主要論述了加強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分析了目前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具體闡述了做好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TB49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施工技術管理作為工民建工程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對工程質量與工程的整體建設起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從材料、人員、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完善,保證工民建施工的順利進行,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
1、加強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
施工工藝,施工項目的重點是不同的,建筑類型,應利用地形、氣候等條件,考慮包括定義和項目建設等其他需要的因素,所以應該根據建設的個性化要求,選擇控制技術重點建設。當前,施工工藝向高科技、多學科的應用跨越,應用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控制施工應注意:事先設計施工方案,設計由專業技術人員完成施工監督和檢查工作,突出管理重點,完成后進行全面的技術檢查,以確保施工質量驗收階段質量合格。開展建筑技術控制建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復雜的過程。這在當今日益復雜的情況下,是應該更加注重的細節,這樣才能提高建筑建設技術控制。此外,施工過程控制和管理對業務前景有相當大的影響,決定了施工單位在技術控制方面的能力大小。
2、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前期工作沒有充分進行準備
施工企業在進行招投標時,一定要按照招投標的相關程序,招標之前一定要對有關單位信譽、產品質量、技術性能、資歷進行了解。但是這部分業務由于單位上的種種原因,沒有進行正常的巡查,以滿足招標工程的需要,從而對投標單位掌握,了解的情況不是很準確。
2.2、質量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期間,工程設計是施工質量檢查的重要依據,為確保施工質量,工程質量控制。但現在,一些企業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方面仍然是不夠,其主要形式為:
(1) 建材質量標準。企業為追求利益,過分強調節省成本,導致一些建材在施工技術管理中并沒有要求購買。
(2) 施工工藝不規范建設大型項目,由于計劃多,有些項目需要所有建設單位在空間和時間上,組織、協調、支持來共同完成,導致項目工期或質量上存在嚴重的問題。
2.3、施工技術管理機制不完善
要有相對較強的施工技術管理機制,確保建設進展順利。但現在,我們的一些建設項目,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規范的、強大的施工技術管理機制,建設了很多項目,許多在早期建設中技術人員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明確,而且還有很多是兼職員工,造成整個項目的工期延誤。
2.4、施工安全管不到位
企業在建設項目時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安全作為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安全”只是一個口號,并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職位,一些公司設立了安全管理崗位,但他們大多只是部分時間用來管理安全,無安全責任落實不能被落實到實處,沒有制定具體的安全管理標準或法規。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很少進行有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以及一些權威部門還沒有進行驗收相關的一些項目。
3、做好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材料質量管理
規范現場施工技術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嚴格保證工程材料的質量。高質量的工程材料是保障施工質量的大前提,如果工程材料不達標,無論施工技術多么先進,監管工作多么完善,都不可能保證工程質量。因此,材料檢驗人員要嚴防不達標材料進入場地,對于水泥、木材、砂石等一些半制品,在進場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程檢驗出廠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只有兩者都具備且準確無誤方能進場。檢查人員在對樣品進行檢驗時,嚴格依據檢驗規程,不能為了圖省事而選擇某一根鋼筋選取所有樣品,或者在同一袋水泥內選取樣品,這些都是嚴令禁止的。同時,檢測人員要根據監理規范,對樣品做好備份。
3.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管理
在工民建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屬于比較復雜的一類施工技術。它涉及內容廣泛,包括土方開挖、鋼筋的加工以及安裝、混凝土的攪拌以及輸送、模板的安拆、混凝土澆筑、表面養生等多個方面。在對混凝土進行攪拌時,最好能夠集中進行,注意摻雜減水劑等添加劑來改善和易性;在用混凝土泵或者塔式起重機進行澆筑作業時,一旦發現離析,要進行二次拌制。如果施工場地允許,而且具備相應的施工條件,可以在施工現場設置攪拌站。混凝土終凝后,做好養護工作,隨時測溫,確保溫度適宜。
3.3、樁基礎施工技術管理
樁基礎施工技術管理也是規范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設計樁基礎時,首要考慮的兩個方面就是:承載力和沉降。其中沉降的預估計算還沒有非常好的方法,通常是按照樁基的類型不同,采取相應的預估方法。樁基礎施工流程主要有:打樁前的施工準備工作,包括處理障礙物、平整場地等;布置樁機進場路線,確定施工范圍;進行打樁試驗以及正式打樁。在進行打樁試驗時,至少要選用兩根試驗樁。樁基礎施工是一項比較隱蔽的工程,為了防止出現打偏情況,要嚴格控制入土速度,不能過慢同時控制速度均勻性,不能時快時慢。一旦出現打偏情況,將樁拔出,清理障礙后,填滿砂石重新再打。
3.4、施工技術資料管理
除了對施工技術的控制,做好施工技術資料的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技術資料管理工作根據不同的工程項目,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基本相同。比如,對混凝土澆筑的質量進行檢測時,施工人員將檢測資料要進行整理并歸檔。除了檢測資料外,各種項目證明資料、隱蔽驗收資料、施工日志等多要有完備的記錄,只有齊全的施工資料才能反映工程質量的全貌。
3.5、施工制度管理
貫徹好各項技術管理制度是搞好技術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學的組織企業各項技術工作的保證。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施工圖的熟悉、閱讀和會審制度;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場地總平面圖;施工圖技術交底制度;工程技術變更聯系單管理制度;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試驗、檢驗制度;隱蔽工程的檢查和驗收制度;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制度;工程結構檢查、驗收與竣工驗收制度;工程技術檔案與竣工圖管理制度。
3.6、人員管理
人員的管理是決定工程成敗的關鍵。若想將工程完美完成,就需要一個紀律嚴格又富有想象力的施工團隊,所以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對施工現場的每一名成員進行培訓,用先進的科學手段提高其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以及對新技術的了解掌握。其次,還要普及他們的安全常識,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以免發生重大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力爭將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員工管理和自身的質量水平是密切相關的。要加強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安全技術培訓,并儲存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這是企業要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
3.7、安全管理
不斷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標準,使施工企業的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不斷發展,但也不能忽視安全,企業也應該是真實的在保護工人,特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如果人類的基本安全和安全性都沒有了,而只是談論追求更高質量,更好的業務管理,那將是一種舍本逐末的結局。
結語
總而言之,工民建的施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做好工民建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在實際的施工中,我們要不斷的總結經驗,采用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從根本上提高工民建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志成. 淺談如何加強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1:162-163.
[2]楊永剛. 關于工民建施工技術及管理措施[J]. 中華民居,2012,02: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