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摘要: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中,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占據著很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不僅是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還是因為水利工程在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不僅要在建設過程中保持高度的責任心,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在日常的運行過程中也要加強管理,保障一方經濟的和諧發展和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本文對其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總結并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水利設施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而水利工程的建設大都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工程建設目的主要是為國民服務。近年來,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水利工程建設也進行了深化改革,項目建設主要采取法人負責制、監理制和招投標制等制度進行建設,這給水利工程的總體質量帶來了較大的提升。然而,在一些工程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管理上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影響著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下面就談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對策。
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防洪、防旱、發電等方面,對國家經濟財產具有保護作用,對國家經濟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水利工程在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設步伐,有效管理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的健康發展,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水利工程來說,工程的建設是基礎,而建設管理則是工程的關鍵,要想建設好水利工程,只有對工程建設進行較好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系統的過程,需要管理人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配制、整合和管理。因此加強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前期策劃就非常的必要。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策劃涵蓋了工程建設管理的諸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項目建設各階段管理和局部管理銜接緊密,系統資源分配合理,更好地保證了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快速進行;而良好的建設管理實施效果除了有效保證工程微觀上的目標如造價、質量、進度等目標的實現外,也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策劃更加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它們共同作用、相互促進,積累的建設管理實踐經驗形成了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管理經驗。
二、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實行的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是以業主負責制、招標承包制和建設監理制三項制度為標準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則是這三項制度的核心。但是,目前許多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機制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首先,項目法人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責權不明的現象比較突出。其次,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政府權力較大而責任卻較小,不論是計劃、決策,還是施工,竣工驗收等的監管權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就連水利工程的主要投資也來自于政府,當資金、質量、工期等出現問題時,不便于明確和追究主體責任。再者,部分水利工程存在項目法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質量監督機構等隸屬同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同體現象,導致相應的責權落實不到位。
2、工程立項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
水利工程建設是涉及多學科知識的一個建設項目工程,其中要涉及社會、自然、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建設條件要在技術可行,資金充足、社會效益良好的情況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良好的經濟、生態效益。水利工程在建設前要先進行立項,立項的要求比較嚴格,同時還要進行可行性報告分析和技術方案設計等,但是有些建設單位在建設前期往往忽視了這些環節,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沒有進行科學調研,沒有分析水利工程建設會給當地水文、經濟、人文等產生多少影響,這就使得工程建設運行較差。同時,有些地方水利工程的建設是受政府干擾的,建設水利工程是為了政府的形象或者為了政績等等,從而使得工程的設計、建設等與管理脫節,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還有,工程質量監管不力,沒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對工程質量進行約束,很多地方的質量監督可操作性不強、質量檢測環節工作薄弱、質量評定缺乏權威性、部分地區質量監督機構還沒有完全獨立建制、質量監督管理職能責任不明。另外,水利工程建設時工程資金到位率比較低。水利工程的建設關系到國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經濟的發展,事關一個國家的命運,因此要對工程建設資金利用好。然而有些地方資金出現剝皮現象,這就影響了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也影響了工程建設的群眾積極性。
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1)工程建設存在多方投資,小型水利工程缺乏系統的統籌規劃體制。在現今,國家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三農工作作為基礎性的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水利、農業、開發、財政、國土、農辦、扶貧、交通等部門都通過相應渠道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但缺乏一個統一指揮系統,從而形成了多方投資的格局,各相關部門都制定了規劃,但各自為戰,未形成系統的小型水利統籌規劃
(2)工程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有盲目性、肆意性,缺乏切合實際的調研,從而導致在工程技術、合理開發和社會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顧。又由于缺乏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統籌規劃,各部門根據各自的規劃進行工程建設投資,因而總體上投資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肆意性,因此常發生工程布局、效益、技術缺乏系統性,導致在工程技術、合理開發和社會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顧,資金的社會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
(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存在重形象、輕效益,重政績、輕需求現象。在項目的規劃、選項階段,很多領導不是調研考察哪里需要建設,而是根據個人愛好自我選擇。如此常出現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往往存在注重路邊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而輕視項目建設本身的必要性和工程效益,規劃隨領導的意圖轉,從而缺乏規劃的科學性,經濟性和實用性,許多需要實施的地區由于交通不便,領導的政績不易凸顯而得不到實施,形成水利基礎設施的兩極分化。
(4)大多數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新建工程建設進度緩慢,原有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設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地方矛盾較多,導致建設進度緩慢甚至長期拖延,對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如一些鄉(鎮)興建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于施工不規范,監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著質量問題,致使建設進度緩慢,質量較差,群眾意見很大。
4、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1)工程項目缺乏科學性
決定是否投資一個大型水利工程項目是關系到此項目建成后數十年盈利與惠民問題。因此必須從各個角度多方考慮。它涉及一個地區自然、社會、政治、經濟利益。它的宗旨是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情況下,實施項目,創造可觀利益。然而在一些地區,項目確立沒有進行深入探究,沒有考慮當地自然、人文、交通、人口、群眾意見,就立即動工。結果往往導致工程效率低下,意外事件屢屢發生。造成資源浪費,生態破壞。
(2)項目建設與實際情況不匹配
項目建設必須有詳盡的設計資料,必須與當地經濟技術相適應。而問題是有些地方工程設計標準低,不能滿足當前需要,有些技術甚至陳舊,工程效益差。設計不引進新技術,工程耗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