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瑩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工程實例介紹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在高、重、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撐中的應用,并 根據有關規范規定、現場實際情況及現有材料等,結合實踐經驗對其進行探討和總結。
關鍵詞:腳手架 模板支撐
中圖分類號:TU7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腳手架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工具。例如:磚墻的砌筑、架設模板、澆注混凝土、裝飾粉刷、結構構件的安裝等都需要搭設腳手架,以便操作。如果腳手架搭設不及時,勢必拖延工期。如果腳手架搭設不堅固,就容易造成施工傷亡事故。因此,腳手架的選型、構造、搭設質量等方面,作為監理都必須認真對待。針對建筑施工現場腳手架設計、施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安全因素,為確保腳手架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了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11)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1、施工準備
根據施工計劃進度安排人員進場搭設外腳手架,并根據施工進度調整架子工的人數及材料進場,確保配合施工進度。
認真審閱工程項目部提供的有關圖紙及進度計劃,制訂本項目的施工方案。在腳手架施工前向現場負責本項目施工的項目工長、班長及架子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做好鋼管、扣件、安全網等材料的準備工作。并按規范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材料進場應建立完善的驗收制度。由施工現場的材料員按材料質量標準嚴格檢驗驗收。經檢驗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清除搭設場地雜物,按要求進行搭設場地的平整,并使排水暢通。
排柵腳要求硬地化及有排水措施。基地要求平整夯實搗C10素混凝土做成外墻散水形式,周邊磚砌排水溝,避免雨水浸泡,時排柵不均勻下次而產生變形,即時清理排柵腳垃圾。
2、腳手架搭設存在的問題
2.1無腳手架搭設方案和設計計算
在檢查中發現部分工地沒有搭設方案。有的有方案但編制過于簡單,計算有誤,又沒有經過審批,不能指導現場施工。更有甚者,施工員只是向作業人員進行口頭交待,就開始盲目作業。嚴重違反了《規范》中“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進行”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關于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規定。
2.2底座安裝不符合規定
《規范》要求“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2跨,厚度≮50cm的木墊板,也可用槽鋼”。但在檢查中看到不少工地的腳手架底層立桿下端僅用一塊小方木或短木板墊起。腳手架搭設完畢投入使用后,由于荷載的逐步增加。加之受風刮雨淋等氣候的影響,再因基礎未夯實,很容易造成架體不均勻沉降,引起變形。
2.3立桿接頭未錯開
檢查發現,部分工地在搭設過程中,立桿未嚴格按規范進行,還是沿用老的方法。使相鄰的立桿錯開,沒有滿足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接頭在高度方向上錯開≮500mm的規定,造成架體強度不夠。
2.4剪刀撐不按規定設置
《規范》規定:“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面整個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在檢查中發現部分工地存在問題較多,如跨度不夠、不連續、不貫通、未生根,起不到穩定架體的作用。另外《規范》規定:剪刀撐斜桿搭接長度為1m,而有的僅有400~500mm長,扣件僅接2個。再者,腳手架已搭設5、6步或全部搭設完,也沒有剪刀撐,而是經監理多次督促后才補搭。
2.5小橫桿設置不合理
規范規定架體主節點必須調協小橫桿,而有的工地采用隔根搭設的方法。只是省了一些材料,但卻對整體產生一定隱患。另外小橫桿的設置還應考慮架板的鋪設,不得違反規范“兩塊腳手架板外伸長度之和≯300mm”的規定。
2.6架體搭設高度不夠
《規范》規定:“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lm,高出檐口上皮1.5m”。主要是保證施工人員安全,但是檢查發現少部分工地腳手架與施工不同步。低于操作層,存在較大事故隱患。
2.7安全網掛設不規范
部分工地安全網材質不合格、綁扎不牢靠、兩網不銜接、掛設不一致。同時密目網破損孔洞太多起不到防護作用,個別工地未按要求設置安全平網,各項防護措施落實不夠。
2.8安全防護不到位
《規范》規定:“腳手架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架板往下計算,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架板”。而實際上部分工地未能做到,有的甚至無架板,僅是用方木或鋼模代替架板。有的作業層局部有架板,但探頭板多,未用鉛絲綁扎,很容易造成人員墜落。
3、安全技術和防高處墜落措施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進入現場施工的作業人員,應遵守工地現場有關規章制度,堅決杜絕盲目指揮和操作,防止發生意外。
腳手架搭設人員上崗前必須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及三級教育,并辦理好簽名手續。作業時正確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正確佩帶安全帶,使用時要正確,做到“高掛低用”。不得酒后作業,不得向下拋擲雜物,不得隨意吸煙及亂掉煙頭、火種。
材料進場必須分類堆放,并做好安全防火工作。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范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
施工人員應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操作有關章程及規定,按標準進行腳手架搭設。搭設完成后要做好“三檢”工作:班組自檢、質安專檢、棚隊和施工單位聯檢。并做好檢查記錄及驗收簽證工作。
腳手架搭設必須配合施工進度,為確保安全生產及搭設工作順利完成,施工單位和棚隊,雙方各派質安員、施工員進行檢查驗收、簽證,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在施工及使用過程中不得隨意損壞、變更或拆除腳手架,如確需整改必須雙方協商,才能進行整改。
腳手架搭設時,操作層應先搭設一條縱向水平橫桿,作為施工人員掛安全帶用,才能進行立桿的接長施工。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篾混用。
腳手架外側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全封閉,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網應可靠固定在架體上。按要求施工層腳手架內立桿與建筑間、施工層以下每隔10米腳手架與建筑物間、其他層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的空隙超過150mm的、應設兜底網作全封閉,防上人員和物料墜落。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通道,不得攀爬架體。
鋼管架體應設置避雷針,分置于主樓外架四角立桿上,并聯通大橫桿,形成避雷網絡,并檢測接地電阻不大于30Ω。腳手架不得搭設在距離外電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內,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處理。
腳手架的搭設及拆除應在白天進行。當遇有四級及四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作業。雨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
各使用腳手架的施工單位必須教育工人不得堆放過重的材料或雜物于平橋上。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不得超載,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動火施工時須在腳手架的適當位置配備滅火器材,防火措施要落實。動火施工完畢后必須檢查后才能離開。
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的有關規定執行。
在大風雨或停工一段時間后,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全面的檢查,如發現有變形、下沉、鋼構件銹蝕嚴重、扣件松脫等情況,要及時加固維修后方可使用。
4、構配件檢查與驗收
4.1新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JGJ130規范第3.10.1條的規定。桿件應平直,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嚴禁有硬傷(硬彎、夾扁等)及嚴重銹蝕等現象,鋼管壁厚不小于3.1mm,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
4.2舊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
4.3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性能均滿足國家規范要求,配件齊全,材料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允許使用,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抽樣檢測,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扣件的緊固程度應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適當的擰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的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5、結語
對建筑中常見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及拆除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保障措施及要求,以保障所搭設的腳手架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腳手架的安全施工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