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要:結合廣大鐵路南華3號隧道通風施工的總結,提出了隧道通風的設計方案,根據5種情況的通風進出口風量計算,提出了合適的風機風管配置措施,結合通風管理使隧道通風施工滿足所需要求,對鐵路隧道通風設計與施工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南華3號隧道,通風設計,通風管理
中圖分類號: U45文獻標識碼: A
1.工程概述
廣大鐵路南華3號隧道為雙線設計,行車速度200Km/h。隧區屬低中山寬谷緩坡過渡區,隧道進口高程約1898m,出口高程約1905m,隧道區內最高峰約2014m,相對高差約120m,自然坡度一般10°~30°,局部為陡壁。測段內丘坡上覆土層較薄,地表多為松樹林或灌木。隧道進出口端附近有320國道及楚大高速公路,交通條件較好。
本隧道位于南華南~普棚區間,雙線隧道,設計為11%的單面上坡,全隧除D2K65+049.682~D2K65+775.329段位于半徑R=6004.48m的右偏曲線上,其余地段均為直線。隧道進口里程DK64+137,出口里程D2K65+436,全長1299m,最大埋深95m。
2.隧道通風設計
2.1通風要求
隧道回風風速按0.5m/s設計,為防止瓦斯積聚,對塌腔、模板臺車、加寬段、避車洞等處增加局扇進行解決,對于一般段落采用射流風機卷吸升壓以提高風速,從而解決回風流瓦斯的層流問題。
根據《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對隧道內不同地段的瓦斯濃度有不同的要求,具體內容詳見《隧道內瓦斯濃度限值處理措施表》。
根據《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規定瓦斯隧道施工期間,應實施連續通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2方案概述
⑴在隧道正洞口安裝2臺SDF(c)-NO.13(2×132KW)型軸流風機分2管路通過φ1.5m雙抗風管(阻燃、抗靜電)將新鮮空氣送至正洞。
⑵在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的死角、超挖嚴重、洞室等部位用局扇將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與回風混合后排出。
2.3通風計算
隧道進出口通風計算
⑴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K—風量備用系數,采用1.2;
M—同時在洞內工作人數(取60人);
Qn—每人工作人員所需新鮮空氣,取4;
計算得:Q1=288。
⑵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采用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5m,百米損耗率p100=1%,則風管漏風系數,計劃施工按1716m。
A—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考慮到超挖情況,一般地段選擇70
風流有效射程,
則,查表得沿程系數,
G—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取150
求得臨界長度L
ψ—淋水系數,取0.8;
b-炸藥爆炸時的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的情況取40;
t—通風時間(min),取30;
代入以上數據
⑶按照獨頭坑道瓦斯涌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按瓦斯最大涌出量3.03
K—瓦斯涌出的不均衡系數,取1.6;
Bg—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
Bg0 —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⑷根據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⑸風機風量計算:
取以上風量的最大值2100,則正洞風機風量為
2.4風機風管配置
根據風量計算要求正洞洞口選用的型號為:2臺型軸流風機通過2道管路同時供風,可滿足隧道需求風量4919要求。
正洞通風管選用抗靜電阻燃風管,直徑為1.5m,平導風管直徑為1.5m。為保證風管順直,根據現有模板臺車結構,在模板臺車上設置φ1500mm鋼筒,風管從鋼筒中通過。通風布置詳見下圖1,風機、風管配置見表1。
表1風機、風管配置數量表(單口)
圖1 南華3號隧道管路布置圖
3.通風管理
⑴ 成立專門的通風班組負責通風設備的安裝、使用、維修、維護工作,每天進行巡檢。保證管路順直,無死彎、漏洞,其開機人員每天按班組對風機運行進行記錄登記。
⑵通風系統安裝后,首先,由項目分部及項目部組織有關專家對通風設施進行驗收,確認通風效果是否與設計相符。其次相關人員每月對通風系統進行定期檢查,項目分部每天測量風速并進行管路維修。
⑶ 鉆眼、噴錨、出碴運輸、初期支護、掌子面塌方、塌方處理、瓦斯濃度大于或者等于0.5%時,風機要高速運轉,加強檢測確保洞內任一處瓦斯濃度降至0.5%以下才能施工。
⑸ 風機的停運,關開、變速由監控中心專人負責調度指揮,并且做好相應的記錄并簽認后備查,其他任何人不準擅自停機。當移動模板臺車時,風機采取低檔位供風,以保證供風的連續性。
⑹ 通風設施安裝完正常運轉后,每10天進行1次全面測風,對掌子面和其他用風地點,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每次測風結果做好記錄并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若風速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采用適當的措施,進行風量調節。
參考文獻
[1]JT J026 1-1999.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S].
[2]苑郁林,楊木高.烏鞘嶺鐵路隧道施工通風特點及其對施工組織的制約性[J].公路,2003,08:166-169.
[3]夏永旭,張進縣,王永東,等.雁門關公路隧道通風方案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5).
[4] 蘇立勇. 公路隧道通風設計問題分析[J]. 現代隧道技術,2005,42(5):26-31.
[5] 王永東,夏永旭. 公路隧道通風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 公路,2006,2:181-183.
[6] 楊彥民,曹振. 秦嶺特長公路隧道群通風設計[J]. 公路,2005,4: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