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超
摘要:優秀的建筑方案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對建筑工程能否順利進行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本文以上饒市中商建設大廈的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對以后同類型的方案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字:總體構思建筑設計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項目概況
本地塊規劃用地面積約為21649平方米,容積率為4.3。用地規劃以大型商業,商務酒店(酒店式公寓),商務辦公為主,輔以餐飲、娛樂、休閑等服務性配套功能。 總建筑面積約110440平方米,(其中地下17350平方米,地上93090平方米)。
二、總體構想
城市規劃的構想為清晰的幾何形式建筑肌理。設計指導思想及愿景是將建筑綜合體眾多的功能需求整合為一個整體,同時還要塑造出不同建筑特點。酒店公寓,商務辦公樓,大型商業綜合體通過一條嚴謹的軸線貫穿,垂直插入廣信大道與規劃城市公園之間,所有空間視軸均指向城市公園與軸線平行。并在軸線上穿插有濃厚商業氛圍的城市廣場,商業中庭。動與靜、外向與內向、活潑與成熟,通過一種富有形式感的穿插方式實現了不一樣的價值。
1、酒店公寓,商務辦公樓
設計的基本模塊是長方形的,長方形模塊具有較寬的視野面,可以使基地內每個房間都能看到城市公園。同時長方形可以提高使用率,有效解決本項目高層標準層面積較小的難題。
酒店公寓與商務辦公樓以相同尺寸的標注層,分布在基地三個最重要的點上,有利于底部商業綜合體復雜交通流線的組織,更有利于在城市空間中任一路口識別出該標志性建筑。兩棟酒店公寓緊鄰西側規劃道路,可以最好的享受城市公園的美景,同時可以給商業綜合體讓出最大最完整的商業面,亦可使商業綜合體較為復雜的人流車流線路與酒店公寓人流不交叉,提升酒店公寓檔次。商務辦公樓相對較為開放,與商業綜合體的結合并在底層脫開形成一個商業廣場,廣場成為有活力的商業集散場所。酒店公寓標準層約850方,公寓套型面積80方左右約占60%,70方左右套型約占20%,40方左右約占20%。酒店公寓層高3.3米,共有套數600套。商務辦公樓標準層面積約910方,層高3.6米。
2、大型商業綜合體,會所
商業綜合體則以一個十分柔美而生動的形式貫穿整個場地,。它飄逸的曲線,巧妙的劃出一個商業廣場恰好與商務辦公樓形成一個特殊的場地,激活了地塊內的商業流線。形成獨特的場所精神和商業氛圍,在提升區域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對于商業價值的發掘。并通過一條南北貫通的商業中庭與西側的酒店式公寓銜接,中庭與空間主軸相交處為4層會所的圓形大廳,通過景觀電梯可直達會所。商業中庭可做為商業輔助性的出入口。西側酒店式公寓底層設置一些輔助性的餐飲服務功能。商業綜合體每層面積約7800方,層高5.2米。空間靈活,可以滿足大型超市的布置需求,同時亦可轉變為商業百貨精品店。頂部四層為會所,可從西側會所入口進入,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并配建有一個室內游泳池。
三、交通
該地塊地下車庫共有兩個出入口分別引入西側道路。避免與東側商業人流交叉間,并針對商業購物停車需求,適當增加了地面停車位。
車行道路和步行系統是完全分開的,避免了相互交叉。辦公人流:與商業中心空間及廣場空間相結合,從廣場直接進入大堂。商業人流:場地東面臨廣信大道的廣場可以將人們直接引入到地塊內部,從而保證商業街區內能夠有充足的人流。同時南北貫通的中庭形成的小廣場也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進入可能性。酒店公寓人流:大堂設置在西側緊鄰城市公園,相對獨立,可從西側規劃道路直接進入。
這一設計方案的精彩之處是由城市廣場、街道、商業中庭、屋頂花園會所和城市公園組成的完善的商業購物體系,它就像一張網一樣覆蓋了整個區域。內部道路和內部步行系統是完全分開的,避免了相互交叉。因此行人可以完全不受干擾地在地塊內體驗不同的購物樂趣。
高層建筑體設有獨立的機動車專用道,車輛可以直接駛到主入口前。
為了滿足規范的要求,地塊內圍繞建筑群體設置了一條消防通道。這些通道平時用交通屏障進行管制,只在維修保養和緊急救援時放行。
四、景觀設計
城市建筑群和諧的融入周邊環境中,環境設計中包括一系列公共空間和精心設計的綠化水景,與外圍的公園相連接。鑒于該項目的規模較大,外部的綠化具有重要意義,這樣才能為在這里生活工作的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并且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廣場綠化根據其造型的變化會帶有不同的色彩特征。白色、金色、紅色和綠色交替出現在不同的植被種群中,并由此而強調自身的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輝映著獨特的建筑形式,塑造的就是一種和諧的、多姿多彩的室外空間形式。
廣場沿街設置的眼泉水池不僅使道路景致生機勃勃,同時也改善了局部區域的小氣
候。位于4層的屋頂綠化庭院主要為會所造就了一種方便顧客倍感溫馨的氛圍,在適宜的季節中顧客可以在露天就座。這些外部空間既可以通過室外直接到達,也可以通過室內樓電梯和室外的觀光電梯進行聯系,這樣可使得這些庭院變為娛樂和休閑的空間。
嚴謹的軸線關系,結合廣場綜合功能需求及未來的可持續性多變性發展,運用點、線、面的景觀組合設計,通過廣場水景、屋頂綠化等將景觀立體化,采用與建筑同步的模數劃分場地鋪裝,巧妙地插入植物綠地設計,運用幾何圖案創造出綠茵場地和可休憩的后現代特色空間。
五、風格造型——以簡歐風格為主題,通過肌理的微妙變化凸顯時尚與現代。
設計遵循的原則:材料的使用與建筑個體的功能和形式相對應。
商業綜合體以圓弧的形式貫穿整體來提升場地的商業價值;高層建筑的豎向韻律和底部大面積的開窗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商業空間更加活躍。
立面形式簡潔而質樸,同時利用光影的虛實對比,來強調建筑的體量感。充分考慮燈箱廣告在商業建筑設計的重要性;立面表層采用石材、格柵百葉、鋁板來形成,根據模數來控制劃分,形成不同表皮質感。建筑群組的高低與體量比例富有節奏感,體現了韻律之美。建筑立面肌理層次豐富,并且使建筑立面整潔端莊,尤其在夜晚通過燈光的照射,整幢建筑盡顯高貴氣質。連接體的金屬框架,玻璃在比例上仔細推敲,幾種材質相互對比,又相互映襯,表現出材質的真實感和精美感。
建筑造型設計模數控制設計是近年來十分活躍的設計思想,我國古建筑也有十分優良的模數經驗。在本工程的建筑群設計中,普遍采用統一的模數,這樣有利于建筑造型的統一化。施工的方便和節約。所以大到整個體量,小到石材的劃分,都在良好模數的控制下進行。使一切設計變為有機。
立面采用豎肋作為構圖要素,加強建筑的豎向線條,同時利用光影的虛實對比,來強調建筑的體量感,整體的韻律是設計的主要追求,立面表層采用石材,仿石涂料和彩色鋁合金窗來形成,根據模數來控制劃分,形成不同表皮質感。設計希望達到的效果不是夸張的,時髦的,而是內斂的,精致的建筑。創造平和、簡潔素雅的建筑形象為目標,著重對建筑內涵、細部、材質潛力進行挖掘,實現形式與功能、形式與結構的一體化,并在城市群中溫文而雅地與“鄰居們”相處。建筑群組的高低與體量比例富有節奏感,體現了韻律之美。
在建筑造型設計上,我們沒有采用復雜的手法,而是采用粗細交錯不同材質的豎向線條及樓層自然劃分出的橫向線條進行組合。使建筑體型簡潔、明快,凹凸有致,形成較為豐富的空間層次,塑造城市空間的韻律美感。
六、結語
在工程設計中,應遵守當地規劃部門對該工程的規劃要求,堅持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建筑方針、政策,堅持實用、經濟、安全、美觀、環保節能的設計原則,這樣才能創建一個既具有時代特征,又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