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王杭彬
摘要:文章通過對某路橋鋼筋砼連續箱梁施工過程的敘述,闡述了連續箱梁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和具體方案。
關鍵詞:鋼筋砼現澆箱梁箱梁箱梁砼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箱梁橋工程概況
本工程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主線分布在MRK8+589.5大橋第三、四聯2*(5*30)m和MRK10+117公路高架橋第一聯7*30m,以及互通的A線上的兩座匝道橋,另外有兩座上跨主線的K6+214.852、K8+017.298車行天橋。
二、現澆箱梁支架模板的具體方案
2.1現澆箱梁支架設計
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為了確保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采用落地式鋼管,支承于承臺頂上。鋼管頂上為2[40組合箱形截面橫梁?,F澆支架縱梁采用貝雷梁,單幅標準寬箱梁截面的安排15排貝雷縱梁。橫向聯接采用每3m一道剪刀撐和水平撐。剪刀撐和水平撐采用角鋼制作而成,以保證現澆支架的橫向剛度和整體穩定性。
橋梁在墩身施工完成后,拆墩身模板,安裝落地式鋼管立柱及橫梁。
橫梁懸臂部份較長,采用2[25C組合箱形截面鋼斜撐,鋼斜撐與鋼立柱連接。
2.2支架預壓
根據設計要求,在支架架設后進行預壓,以消除支架自身的非彈性變形和支架基礎的塑性變形,以及掌握并控制支架的彈性變形。根據設計要求加在支架上的預壓荷載為箱梁自重100%,預壓期不小于3天,預壓材料采用袋裝砂,并過磅計量,沙袋上面采用堆積部分鋼筋以滿足80%荷載,模擬箱梁設計斷面布載。支架的預壓過程中將采用全過程觀測,隨時對布點進行觀測,并詳細作好支架的下沉記錄。支架的沉降標準為24h沉降±1mm。箱梁支架預壓一段時間后才卸載,卸載過程中對支架的回彈量進行觀測。支架的預拱度按支架計算彈性變形值、非彈性變形值和加載預壓的實測值數據綜合考慮后設置,并取得相關技術參數,總結經驗,對今后不同跨徑作相應調整支架的預拱度,使箱梁的線型流暢。
支架的卸載采用由跨中向支點擴展,先卸懸臂部分,再從跨中向兩邊卸架。同時在卸架過程需對稱進行,嚴禁跨中先卸架造成箱梁砼因荷載不均勻產生裂縫。
三、現澆箱梁模板施工
3.1現澆箱梁模板由δ=18mm厚膠合模板組合拼裝成型,分底模、模和箱式內模。底模擬采用在方木上面直接鋪設膠合模板,內模采用厚度為2cm厚的木板加工而成,在綁扎箱梁上層鋼筋前安設完成。
3.2內模的框架采用由設置在底模上的砼預制塊支撐,支撐架采用方木加木楔結合進行支撐。側模擬采用膠合模板在場內加工成片,運至施工現場由吊機配合人工安裝。側模支架由Ф48*3.5mm鋼管及腳手架托盤現場拼裝而成,為防止外側模受砼的壓側力向外產生位移,兩側外模用拉條在箱梁體外對拉,外模采用企口連接,并在連接處用封箱膠帶紙再次密封。模板邊角部進行加強處理,在側模和底模之間的拼縫及縱向拼縫處,采用企口連接,并用封箱膠帶紙貼牢,防止漏漿。同時,內模的拼縫要認真檢查,并包裹塑料薄膜防止漏漿。
3.3模板安裝采用吊機安裝,測量班配合測量定位,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嚴格執行有關技術規范,外模拆除待砼達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拆模時從跨中向兩端支架對稱放松和卸去外模架底部楔形墊塊,使外模落在貝雷支架頂槽鋼分配梁上,將其移至下孔周轉使用。
四、現澆箱梁鋼筋施工
在支架上澆筑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為減少在支架上的鋼筋安裝工作,梁內的鋼筋采用在場地內制成平面或立體骨架。制作鋼筋骨架時,要焊接牢固,避免在運輸或吊裝過程中變形。本工程中橋梁施工項目使用鋼筋量較大,鋼筋品種、規格、間距、形狀、接頭位置及焊條、焊劑等均符合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要求,并嚴格做好原材料試驗和焊接試驗。鋼筋接頭錯開設置,保證鋼筋網片位置的準確,放好墊塊,確保保護層的厚度。鋼筋骨架保證位置的準確,所有的預留插筋要焊牢。
4.1鋼筋加工
所有結構鋼筋采用現場加工成型,分部位掛牌堆放;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按設計要求進行選用,并經復試合格;鋼筋加工的形式、尺寸將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潔凈,無損傷、油漬、漆漬和鐵銹,不使用帶有顆粒狀或片狀銹蝕的鋼筋。
4.2鋼筋的焊接
鋼筋采用雙面焊或單面焊,焊接和綁扎相結合進行接筋;施焊部位強度要大于母材強度;鋼筋焊接前,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試驗,合格后方可施焊;焊接接頭的試驗方法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的有關規定;焊接接頭盡量不設置在箍筋加密區范圍內。上部鋼筋接頭不得位于梁端,下部鋼筋接頭不得位于跨中;鋼筋的接頭相互錯開,混凝土截面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不大于50%。
4.3鋼筋的綁扎和安裝
箍筋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鋼筋搭接處,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接頭盡量不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鋼筋的搭接長度和箍筋的間距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鋼筋安裝時,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均符合設計要求,鋼筋不得有變形、松脫和開焊現象,同時,要確保鋼筋位置的準確;保證插筋的位置準確,底部用?20的限位鋼筋,將插筋焊牢;鋼筋上下層之間加鋼筋支撐,鋼筋支撐與上下鋼筋焊接,確保上下層鋼筋的間距。同時,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強度滿足要求,間距不大于1米。
五、現澆箱梁砼施工
5.1對砼拌合物的配合比和性能要求如下:
盡量采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最好控制在450kg/m3左右;砂率控制在40%-50%,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少于15%;采用花崗巖碎石,粒徑控制在5-25mm;砼的塌落度控制在14cm左右,混凝土緩凝時間在入模后大于12小時,混凝土的彈性模良滿足要求;采用緩凝、早強、引氣量小的高效外加劑,避免因外加劑摻量大引起混凝土澆灌浮漿影響外觀,造成色差;砼配合比設計考慮早強,以利場地和模板周轉,并縮短工期;砼養護由專人用水養護并覆蓋土工布。
5.2在澆筑砼時注意以下幾點:
(1)箱梁豎向采用一次澆注,縱向澆注時從跨中向墩頂方向澆注,最后澆注墩頂兩側各3m左右范圍內的梁段及橫隔梁以防止澆注過程中墩頂位置出現豎向裂縫。另外采用的澆灌順序為:從橋梁的下坡端(底處)開始象上頗方向(高處)順序澆灌混凝土,以克服混凝土振搗時漿四處流淌,影響外觀。砼澆注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箱梁頂面采用潮濕的土工布覆蓋。
(2)混凝土垂直卸落入模時,其自由卸落高度不宜超過2m,當超過2m時,將通過串筒等設施使混凝土垂直并緩慢的下降。串筒一般采用多節上大下小的管筒連成。管筒可用薄鋼板制作,上口直徑約30cm,下口直徑約25cm,長約70-75cm。各管筒之間用鉤環連接。
(3)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動時要不斷的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 ,直到砼表面不出現大量的氣泡,砼已泛漿為止。為保證現澆梁內實外光,減少氣泡,振搗混凝土采用初振、全振和輔助振。初振是配合散布混凝土,使底層和鋼筋密集范圍充滿混凝土,采用直徑25mm的振搗棒插搗密實;全振在沿梁體滿灌混凝土過程,采用直徑38mm的振搗棒全面振搗一遍,尤其加強腹板、橫隔梁深插振搗;輔助振在梁內滿灌3-4米后,啟動底模外側安的附著式振動器配合插入式內外振搗,每次震動時間不超過30秒,以提高混凝土密實度,減少表面氣泡。
(4)為保證橋面鋪裝與主梁的良好結合,主梁頂面將保持適當的粗糙度。同時注意伸縮縫及防撞欄等預埋件的布設。
一孔箱梁全部砼在最初砼初凝前澆筑完畢,因此必須根據整孔箱梁的砼總量,確定砼的澆筑速度,保證在最初砼初凝前澆筑完畢,箱梁的澆筑、先澆底板,振搗密實后再行澆筑腹板,腹板澆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進,并及時振搗。頂板在腹板澆筑一定長度后與腹板交叉進行。澆筑砼時,應保持錨塞、錨圈和墊板位置的正確穩固。振搗時,為避免孔道變形,不允許振搗觸及套管,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振至砼停止下沉,不冒氣泡、泛漿、表面平坦為止,振搗時須有工班長帶班。必須定人、定位操作防止漏振過振,工地配有足夠數量的振搗器,隨時可以替補,在箱梁端部錨固區,采用附著式外部振搗器加強振搗。梁頂表面處理時應拉線、找坡、抹平、壓實、并二次抹面防止龜裂。箱梁頂面高程誤差不大于±2cm,平整度不大于±1 cm。
箱梁砼澆筑完畢,表面收漿后即開始對砼灑水養生,至少保持7天時間砼表面濕潤,并表面履蓋。砼達到設計強度的85%時方可拆模,支架在砼強度達到95%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卸架時從跨中向兩面端卸架。
六、結語
通過該路橋的施工實踐證明,上述現澆箱梁施工控制措施是科學、合理的,在類似工程施工中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