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娟 潘永強
摘要:作為城市規劃的一個關鍵環節的市政規劃正是為了達到居民對于能源、水源、信息和環境等的要求的目標而實行的規劃。城市規劃設計引導了城市的總體發展建設,在堅持主導為物質性規劃設計的同時還要注意對于城市空間環境所蘊含的社會環境的意義的體現。本文從市政規劃設計的目標開始著手,詳細論述了給排水、能源和環境等方面的規劃設計。
關鍵詞:市政規劃;設計;給排水;環境;能源
Abstract:?A key?link as?city?planning?municipal planning?is to achieve the?residents?and?for?energy,?water,?informationand 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 of the?objective programming.?City?planning and?design to guide theoverall?development of?city?construction,?adhere to theleading?to?material?planning and design?should?reflect thecity?space environment?contains social?environmentsignificance.?The article begins from?the municipalplanning goals,?discusses in detail?to the?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drainage,?energy?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Keywords:?urban?planning;?design;?drainage;?environment;energy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市政規劃設計的目標。
科學地進行市政規劃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所以我們在設計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根據新型節約城市的原則,保證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得到滿足,切合實際地把城市發展建設的模式進行改革,以實現由粗放型轉變為注重內涵、節約資源的集約型,綜合論證在未來中對于城市發展的目標,同時把這些當作總體城市規劃進行修編的基礎。在地區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土地允許的開發程度,還要保證水資源和能源的正常供應,并且還要注意控制能源資源的節約利用。在規劃設計中,應該適當納入資源供給的節約量相關理念,不但要明確地區中進行發展的目標,而且也應該明確目標控制手段和管理措施,節約量不僅要在具體數據中有所反映,還要適當地在目標控制手段和措施中進行明確的表達。一個成功的城市規劃設計就是在城市“輸血”工程不斷提高的同時還要加強其“造血”的功能,以節約來代替無窮盡的能源開發,以最為經濟的手段提升能源供給達到最好的社會效益。
二、市政規劃設計中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
在城市規劃設計是要把握好城市量水而行的原則,把規劃的作用即調控和引導充分地發揮出來,綜合考慮地區不同用水狀況不同的方面,以確定不同的用水的標準,根據實際的水資源承載力來限定城市發展的規模。
①合理地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設計。在水資源被污染的地區,要對不同水平年可利用量進行科學計算,并且不參照現水質條件,從水資源可再生的觀點出發,再根據水功能滿足需求的基礎上達到各年份中對于治理水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的目標。我國較為常見的污水處理方式就是集中式,也就是在污水處理廠中整體引入污水進行污水集中一體化地處置。這樣可以保證較高的效率且比較方便,而且在宏觀上便于全局掌控,頗具指導性意義。但是現今的經濟迅速發展,這種方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日常城市用水時對于污水處理的需求,同時,集中式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并不能保證污水持續、遠程的輸送高效性,成本也遭到極大的浪費。故而在該工程設計時要轉變這種處理模式和理念,從實際中出發,設計多個城市同時運行的需求網點和管理各個網點的模塊,以確保在單個網點出現狀況時消息能迅速反映到中心網點,并且得到解決。即該工程設計可以采用點-面式綜合布局,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雙重處理模式,以期能提高對于污水的處理。
②防洪防汛設計。由于各種原因比如熱島效應導致現今的城市氣候的異常,也極易出現強對流,因此城市中降雨量大幅度增加或是暴雨的出現都考驗著城市排水系統,防洪難度和需求都在增加,影響了居民生活還可能對生命安全產生威脅,于是對于設計排水工程,做好防洪防汛設計是保障城市工作順利進行和居民財產安全的重要環境。故而要在充分調查城市的地理環境、氣候和規模后,綜合城市規劃發展各個方面老進行合理設計。對于缺水的地區,則不應該提出大型工業園的設計,以降低設計耗水量,現存的工業就應該根據設計按照水資源的條件來調整,以節水型工業為發展目標。設計要充分發掘出水資源的潛質,把握好對于水資源的利用,開源性規劃也要包含在設計中,以確保城市用水。中水回用設計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可以將污水轉入到冷卻水或者雜用水中進行循環,或是回用于工業用水的供應。這種設計在充分利用水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排放污染物,保護環境。 在設計排水體制時,要根據情況設為分流制,將雨水和污水由各自所設計的排水系統來進行分流排放,即充分考慮到對于雨水的收集處理和再利用的設計,以增加雨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
③注意對于平衡水資源區域的規劃設計。我國獨特的地質和環境條件,導致南北水資源不均衡,比方說南澇北旱,因此需要對水資源進行區域性的平衡設計,避免浪費的同時也保證居民用水正常。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對于每個區域的用水計算和估量,保證其供求處于平衡狀態。還要實際考察各區域的情況,數據等要進行統計檢測,做好較為充分的準備,不僅僅只是查看其用水需求,還應該關注于城市長遠發展形態,以避免過度開發。在設計時要安排好各項資源,突出資源的利用高效性,也應該體現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該工程投入使用以后也在后續中進行跟蹤記錄等,并進行存檔。
三、市政規劃設計中能源系統工程規劃設計。
市政規劃中所涉及的能源系統也就是供電、供氣和供熱系統,不僅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還有可能會威脅到生態環境,比如空氣、水和土地資源等。所以在進行設計時要增加節電方面,把規劃的調控作用發揮出來,可以節能降耗。并且電力資源是能源轉化后的成果,節電的潛力和意義都很是重要的。考慮到電源的供給,可以加大開發電源的集約化,注意對于發電設備的效率提升,以及調峰的性能,改革火電結構,規劃設計較為高效環保以及大型的火電系統。增加發電機組對于天然氣的設計,以替代燃油、煤等機組設備,展開對于熱電聯產的設計方案。在輸變電的方面,可以參照以往經驗進行設計,銜接周邊的城市,形成資源共享,進行特高壓的輸電線路設計,在前期計算中我們得知,1000KV的高壓交流電輸送線路1000km可以等同于6條500KV的交流電線路或者是3條750KV的交流電線路輸送的客量,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輸電的成本,還減少了線路損失以及線路走網用地,節省了土地資源也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對于終端用電的方面來說,可以設計節電的完整機制,可以設定電價適宜的結構,完善電力的管理,抑平負荷曲線,也就是設計出用電的管理新方式,加大負荷率,在終端上達成用電效率的提高以及電網運行經濟水平的增加。在設計時要改變只依靠能源供應增加量來滿足用戶用電需求的傳統理念。同時還要優化對于電源的布局,進行輸配電網路的合理設計,避免出現迂回供電或者供電半徑超出規格的情況,簡化電壓的等級,確保線路能夠運行地更經濟合理。設計電力負荷的預測項時還應該加入對于節電降耗的檢測項,測算出用電的符合以便于電力設施的適宜配置,從能源約束的角度上起到對于能源可能出現的浪費抑制性作用。
四、市政規劃設計中環境工程規劃設計。
在城市規劃中進行環境工程的規劃設計也就是要考慮城市綠化設計,即地塊的綠化率與綠化形式,對于綠地寬度現狀的控制,綠地面狀控制規模,綠化植被搭配以及種類和綠地分布設計的均勻性與具體性。立體綠化在設計時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促進建筑和綠化之間的結合,比如說提倡室內、屋頂、陽臺進行綠化等等,綠化的種類以選擇當地的主要植物,還可以搭配多樣性,進行植物群落的完整性組合設計。面狀綠地在設計時不宜采用過大的面積,植被分布要均勻。倡導生態設計,即充分結合節能、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再生能源等。涉及到城市的形態設計,可以選擇緊湊型發展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并且結合節能降耗,可推行土地的混合應用功能。而城市交通中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公共交通的設計,建筑規劃中也可以充分的借鑒參考太陽能模式,以加大節能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宗明.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市政規劃設計[J].經濟管理.2013(02)
[2] 王丹鳳.淺談城市市政給排水的規劃設計[J].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2013(05)
[3] 付允 汪云林 李丁. 低碳城市的發展路徑研究[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