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的優化模型,創新了傳統風險識別方法,即引入了事故分析,并用模糊綜合評價進行量化對比,直觀反映優化作用。這種優化模型對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及后續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頭腦風暴事故分析模糊綜合評價優化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namely the introduction of accident analysi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quantify contrast, directly reflect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This optimization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follow-up work provides a new idea.Keywords: Accident Analysis brainstorming optimize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U698.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的優化方法的提出
1.1 提出緣由
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對提高建設工程項目預期經濟社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國內外對風險識別的研究與實踐也在不斷開展。我們之所以要提出“優化”,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頭腦風暴①和模糊綜合評價②本身存在缺陷,即定性研究的主觀性缺陷和定量分析的精確數學③誤區。
二是:建設工程本身及實施環境的復雜性,決定了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更加凸出的不確定性,因而只是通過風險資料搜集和頭腦風暴未必能體現風險識別的科學性。
1.2 優化思路
一般情況下,風險識別的流程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搜集、整理與某個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風險識別相關的信息,二是運用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對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加以判斷、歸類和鑒定,明確輕重點、把握重點。
這種優化方法的思路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是在頭腦風暴法對風險進行初步識別的原有基礎上,融入事故分析法對制定的風險清單進行完善,對一些具體的建設工程中可能呈現的復雜的、不明確的因素進行分析,明確某個子風險與上層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
二是按照事故分析法④的優化,借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手段,通過建立風險權重矩陣、風險隸屬度矩陣,展開總風險、子風險的風險程度的定量計算,然后結合風險等級評語,明確該工程總體風險程度和對風險程度貢獻起主要作用的風險因素,這樣可以更加直觀的反映事故分析法的優化作用。
三是按照事故分析法的優化,我們可以剔除風險識別中可以不考慮或忽略的輕微風險因素,對今后的類似工程的風險識別中提供簡化。
四是為了更強有力的體現這種優化作用,我們也需要圍繞“是否融入事故分析法”展開兩種風險識別結果的對比,從風險種類變化、總分線與子風險風險程度變化等方面進行比較,從而更好的說明這種方法的優化作用。
2 優化模型的步驟
2.1 搜集某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信息
結合建設工程基本信息情況,搜集整理與招投標風險識別相關的信息:建設工程環境信息資料,如自然環境資料、社會環境資料;工程招投標風險管理案列;建設工程地質、設計、施工等技術資料;招投標程序性資料; FIDIC條款、《物資采購條列》等法規。
2.2 頭腦風暴對風險的初步識別
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邀請不同知識領域的專家組成討論小組,以創造性思維獲取未來信息,讓專家們暢所欲言,對風險因素提出全面的、新的、大膽的的設想,誘發邀請專家的思維共振,達成共識,做到所研究的問題明確、發表的見解多樣、關鍵性的總結與評價科學合理。
邀請專家進行分析時應有針對性。一般而言,可分為5部門,即:招投標管理部門、業主單位、工程主管部門、技術部門、紀委監察部門。通常,根據建設工程規模大小,每個部門可以選取2-4個在自身領域內理論、業務比較扎實的工作人員,總人數在10-20人。
2.3 事故分析對初步識別的優化
運用事故分析法,對風險因素進行層次細化研究,明確子風險對上一級風險的貢獻度,把隱藏的子風險或者說影藏的風險值挖掘出來,做到風險識別多樣性、全局性、不確定性的統一。如:造成技術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施工技術風險、設計技術風險、造價技術風險。
2.3 編制風險識別清單
編制的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識別清單主要包括事故分析優化后的建設工程招投標識別的風險因素,明確相關風險的潛在,提出可能產生的后果。
2.4 模糊綜合評價對事故分析法優化的量化驗證
一是,用Sjn表示部門J參與打分專家對某個風險N的評分均值,用Wjn表示J部門對某個風險N的權威值,計算“Sjn*Wjn”的乘機累加和A值,結果可以表示:∑Sjn*Wjn (n≥1)。打分可靠性通過離散程度來篩選。
二是,計算有效范圍內數據的Sjn的累加和B,表示為:∑Sjn (n≥1)
三是,計算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平均權重Sn,即A/B,表示為:∑Sjn*Wjn/∑Sjn(n≥1)
四是,表示Sn= │ S 1、S 2、…,SN│
五是,用“部門評分均值、部門權威值”的乘機表示各個風險的風險終值。并按照大小排序。
六是,建立各風險集合總隸屬度矩陣P=│P 1、P 2、…,PN│,其中PN為事故分析下若干子風險因素橫向矩陣。
七是,確定建設工程招投標總體的風險隸屬度,結果“S·P”表示。
當然,為了更好的說明優化方法的作用,我們對“不融入事故分析法”的風險識別要穿插到整個過程中進行模糊計算。
通過對比得出結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細化的具體種類、內容、數量及風險程度提高的層次;
2、哪些風險因素得到了挖掘或進一步明確;
3、剔除了哪些可以忽略或不考慮的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 Takeshi Omasaa, Michimasa Kishimotoa, Masaya Kawaseb, Kiyohito Yagib. An attempt at decision making in tissue engineering: reactor evaluation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 2004(2):173-173.
[2]徐小燕等.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項目風險評估研究[J].財會通訊,2012(3):45-46.
[3] 章真等.模糊數學、隨機數學、精確數學的邏輯比較[J].模糊系統與數學,1997(2):91-92.
[4]魏憲堂.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項目風險識別及預控[J].煉油與化工,2011(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