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不斷地發展,用水用電高耗能的問題日益突顯,節能減排、節約水電,也逐漸被人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本文從水電的節能改造入手,分析了能耗監測平臺在水電節能方面的意義,能耗監測平臺的建設,更好地為水電的節約,建設節能減排社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我國現存的水電浪費程度。把能耗監測平臺系統,運用到水電數據采集中,通過數據的采集知道水電能源消耗的問題所在,尋找解決辦法,從而達到水電節能的目的。
關鍵詞:水電;節能;能耗;監測平臺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一、 我國現階段水電用量現狀
水電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國對水電的開發、利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我國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帶來了可觀的成效。但是在帶來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河流水流文化變化,環境變化、水土流失等。然而,人們在用水,用電不知節約,大肆浪費,不管是日常生活用水用電,還是公共用水用電,都不知節約,進一步造成我國水電用量的浪費,從而導致大量資源得已流失,造成嚴重的損失。
水電節能改造的必要性
節能是我國經濟效益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也是一項極為繁雜、緊迫的任務。雖然整體來說,我國水電能源的占有量很大,但是我國人口眾多,平均到人均占有量就少的可憐了。因此,節約水電、節能減排,是全社會的義務與責任。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水電節約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節能減排對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具有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節能減排也是我國對國際社會應該承擔的責任。人人都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 能耗監測平臺的結構、功能
(一)、 能耗監測平臺產生的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用水用電高耗能的問題日益突顯。某些公共場所,辦公場所的單位面積用水用電消耗更是普通居民的10-15倍,大多沒有采取節約措施。因此,做好水電的節能管理工作,對實現節約型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能耗監測平臺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我國現存的水電浪費程度。
(二)、能耗監測平臺的主要結構
能耗監測系統是以計算機、通訊設備、測控單元為基本工具,為大型公共設備的實時數據采集,開關狀態監測及遠程管理與監控提供了基礎平臺,它可以和檢測、控制設備構成任意復雜的監控系統。把能耗監測平臺系統,運用到水電數據采集中,通過數據的采集知道水電能源消耗的問題所在,尋找解決辦法,從而達到水電節能的目的。
(三)、能耗監測平臺的功能
1數據采集和存儲。數據的采集和存儲是整個功能的基礎部分,沒有大量的數據就無法及時進行分析,沒有有效的分析就無法得到正確的能源管理措施。數據采集時間步長應以不高于1小時為宜,從而為逐時數據分析提供保障。通過數據的采集與存儲,整理水電用量的方向,了解水電用量的用途。
2能耗數據分析。通過對水電的能耗數據統計、分析,確定水電用量的能耗對比,確定能耗狀況和設備能耗效率,從而提供水電能源管理優化措施。能耗數據分析是能耗監測系統的精髓,其效果還要在實際運用中驗證。
3水電能耗監測平臺系統建設,為企業、大型公建等進行能耗監測,通過智能電表、水表等能耗計量裝置進行分項、分類能耗數據采集,按能耗監測技術導則,實現能耗監測,減少浪費,節能減排。
(四)、能耗監測平臺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的加大,水電節能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系統逐漸不能滿足現在水電節能的要求。因此,能耗監測平臺系統的實現對水電能耗消耗的遠程監測與管理成為水電節能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能耗監測平臺的意義
采用能耗監測平臺對水電的節能進行監測,解決了統計分析、節能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有效提高了水電能源的利用,節約了大量資源。同時增加了民眾的節能減排的意識,杜絕了習慣性浪費,明顯地減少了經濟損失,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耗監測平臺,能使用水、用電負荷及時形成相關報表,線路損耗計算精確,從而使生活、生產能源得已更好、更科學地調配,管理部門也能及時地獲知用戶水電能源的異常,即使為用戶排憂解難,使能源得已更科學地使用。能耗監測平臺的建設,更好地為水電的節約,建設節能減排社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法。
五、總結
“節能降耗”是我國基本國策之一,而水電是與我們每個公民息息相關的能源。水電的節約,不僅僅是一個“節能減排”的口號,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電能耗監測平臺的建設,很好地監測、提醒人們自覺地去節約用水,用電,也能及時發現能源消耗過大的問題所在,使得管理人員第一時間能夠處理,很好地杜絕了水電的浪費。因此,水電能耗監測系統,要大大推廣。
參考文獻:
[1]《節能監測技術通則》[J](GB 15316-94),2009-9-1。
[2]陸德琳.《電力系統自動化產品信息》2005年11期.《電力系統諧波的出線與基本治理方法》[J]。
[3]潘考華.《建筑節能設計淺談》[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