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波+崔明理


現代農業之所以“現代”,不僅因為這是一條集中資源要素、高效集約的農業發展路子,更是因為現代農業能夠將農業與環境協調起來,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可以確保生態環境不被破壞,促進可持續發展。
談到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態美”,業已成為福建農人的共識。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鄭墩鎮的科誠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誠牧業),正是一家努力踐行現代生態理念的企業。
走進科誠牧業的生豬育養基地,四處鳥語花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溫室大棚,種植著各式各樣的鮮花、綠植。往里走,擺放著藤椅、八仙桌,科誠牧業公司董事長黃文東在茶海前準備了上好的閩茶,正待與大家品茶論道……這哪里像是家畜牧養殖企業,與印象中生豬育養基地的環境簡直有天壤之別。黃文東笑道:“科誠牧業是一家復合型生態種養企業,經營范圍包括生態養殖、飼料加工、果蔬林木、生態觀光,但主營業務還是生豬育養,這是所有產業的基礎與核心。”那么,養殖場的環境又是怎樣?
走出花卉大棚,站在科誠牧業現代化辦公大樓頂層眺望,400畝的養殖場內的風光一覽無余,一排排藍瓦豬舍錯落有致,場外綠樹環繞,將養豬場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有人稱這里是“花園式養豬”,真是恰如其分。
養殖場內部也是一派整齊、衛生的景象。養殖場內豬舍面積10800平方米,已建設高床漏逢板的母豬分娩舍、母豬定位欄、仔豬舍、商品豬舍等,可以做到免沖洗豬舍,能夠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處理量。“養殖場內部的母豬分娩高床采用漏逢式地板,能夠保持高床的干燥和清潔。”科誠牧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介紹說。“目前在建5000平方米的新工藝的刮糞式豬舍,可以降低人工清糞成本、減少豬舍氨氣和細菌滋生、提高豬舍環境衛生。”
“豬場內部的情況可通過60個監控探頭一覽無余,刮糞漏糞設備的使用可節約80%的用水,花費上千萬引進的自動采食系統讓食物自動到達每頭豬的嘴邊。”黃文東介紹,“豬糞通過發酵床墊料處理,不僅異味少,還能變成有機肥。豬場旁建有一座2萬立方米的沼氣池,豬的尿液從豬場流出后直接進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處理。”
科誠牧業的生豬育養基地里,同外圍設施的生態化、景觀化建設相適應的,是養殖場內部整潔、有序的育養環境。毫無疑問,如此高標準的生態化建設,是一般養殖企業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去做的。那么,這背后的科誠牧業,是怎樣的一家公司?
據介紹,成立于2011年的科誠牧業,坐落在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鄭墩鎮南坑村白下坑,距縣城13公里,是一家集“生態養殖—飼料加工—果蔬林木—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種養現代農業企業。生態養殖采用了生豬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等多項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養殖技術。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生態產業項目規范用地面積1300畝。其中辦公大樓、養殖場、飼料加工有機肥廠占地面積400畝;銀杏基地、生態觀光果園面積520畝;生態茶園、花卉苗木、大棚蔬菜面積380畝。項目建成投產后常年存欄純種母豬5000多頭,年出欄生豬10萬多頭,其中7萬頭銷往外地,縣內銷售商品豬3萬多頭。每年可生產加工飼料4萬噸,生產有機化肥1.5萬噸,大型沼氣池2萬立方。安排農村勞動力200人。目前,科誠牧業正在建設生豬屠宰場項目,占地面積450多畝,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年屠宰生豬10萬頭。
黃文東說,科誠牧業的養殖基地在建設之初,就特別邀請了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學者,為基地建設、發展做出規劃,構建藍圖。專家們經過幾天的考察和了解,認為這里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種植、養殖等多種經濟。在地形和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后,完全能夠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專業人士的判斷讓黃文東充滿信心。
“科誠牧業一方面在外部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在內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從而真正達到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要求。”對于科誠牧業的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理念,黃文東作了如上解答。
為了節省豬舍用地,黃文東計劃讓豬住進樓房,六棟五層高的豬舍正在建設之中,預計2014年年內能夠投用。“養豬場內恒溫設施耗電量大,豬糞豬尿所產生的沼氣發電后可以反哺豬場的用電,不僅達到了污染的達標排放,還能實現用電自給。”
“剩余的沼液、沼渣可以用于蔬菜地、茶果園、苗木澆灌施肥,促進生態循環利用。”黃文東還打算在已建成養豬場的基礎上,建設總面積1000畝的生態農業示范園,“其中現代設施農業150畝,生態養豬場400畝,特色果園200畝。”
此外,養殖場做好了雨污分離工作,豬糞污水通過治理,用于種植業,實現變廢為寶。形成了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主體,沼氣為紐帶,促進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的“豬—沼—菜(果)”模式的立體生態養殖場。
“未來,科誠牧業致力于打造成為一家集生豬育養、生鮮加工、沼氣發電、飼料加工、高檔果蔬種植、生態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龍頭示范企業。”黃文東對科誠牧業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之路有著明確的規劃。
科誠牧業展現出的現代生態農業建設成果,正是福建省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福建省農業廳廳長張立先曾說,“百姓富”和“生態美”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指導方針。建設現代農業,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過去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主要依靠技術、資金、人才的集約型發展模式轉變,在發展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促進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
環境美、建筑美、山水美、生活美,這便是現代農業“生態美”的內涵。相信福建會有更多像科誠牧業一樣的農人、農企,在農業主管部門帶領下,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道路上“生態先行”,讓“百姓富”和“生態美”實現和諧共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