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剛
[摘要] 目的 觀察坎地沙坦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和治療組56例。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治療,治療組在坎地沙坦基礎上加用氫氯噻嗪。 兩組均服藥10周。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坎地沙坦酯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高血壓,效果滿意,不良反應少,適合基層醫院應用。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坎地沙坦;氫氯噻嗪
[中圖分類號] R9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092-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很高,調查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占高血壓總數的60%~70%,而且發病時間長,常出現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損害,單一用藥往往效果不佳[1-2],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減輕靶器官的損害。本文筆者觀察坎地沙坦聯用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標準[3]。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有嚴重并發癥、靶器官嚴重損害及相應藥物過敏者。入選11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齡62~82歲,平均67.4歲。對照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齡62~79歲,平均65.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病程、高血壓分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壓測定
每天測血壓3次,均在當天上午8~9時、中午11~12時、下午15~16時,安靜狀態下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取坐位測量右上臂動脈血壓,每次測量3次,取平均值為記錄值。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2周停用所有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組給予坎地沙坦+氫氯噻嗪口服:坎地沙坦(商品名:迪之雅,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每片8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343)8 mg+氫氯噻嗪(山西利豐華瑞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每片1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20428)10 mg聯合治療,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8 mg口服治療,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0 周。分別測定患者服藥前和療程結束時的血壓、心率、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同時觀察并記錄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指導原則》中的標準進行療效評定[4]。顯效:舒張壓(DBP)下降≥20 mm Hg或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下降不足10 mm Hg,但血壓降至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顯效+有效。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治療組出現頭昏1例,心悸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出現頭昏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各項實驗室指標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高血壓單藥治療往往不能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的[5],2級高血壓(≥160/100 mm Hg)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我國臨床推薦優化聯合用藥方案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噻嗪類利尿劑。實際應用中ACEI類降壓藥有干咳的副作用,許多患者不能耐受而選擇ARB類藥物。坎地沙坦在ARB類藥物中價格相對低廉,應用較普遍。坎地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滯組織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AT1,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水鈉潴留、血管收縮與心室重構,降壓作用起效緩慢,持久而平穩,對心排血量、腎血流量、腦血流量無明顯影響[6]。坎地沙坦適用于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氫氯噻嗪的短期降壓機制是通過排鈉利尿,使細胞外液和血容量減少而降壓[6]。長期降壓機制主要為排鈉,使細胞內Na+減少,由于Na+-Ca2+交換機制,使細胞內Ca2+減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外周血管擴張[7]。最近研究發現,利尿劑能增加高血壓患者前臂血流量、降低前臂血管阻力,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8]。在應用ARB的基礎上聯用利尿劑,能明顯增強降壓作用。但坎地沙坦長期應用可使血鉀水平略有升高,氫氯噻嗪長期應用可致低血鉀,而兩者合用,可互相拮抗,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還可以降低單用藥的藥量,且服藥次數少,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也顯示兩者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
由此可見,坎地沙坦與小劑量氫氯噻嗪聯用符合高血壓聯合用藥原則,降壓效果確切,副作用少,價格適中,患者依從性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有效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預防高血壓并發癥及靶器官的損害,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維忠.2004年高血壓研究的循證新進展[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5(3):185.
[2] 何清,曾群英.纈沙坦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國外醫學·心血管分冊,2000,27(6):353.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2.
[4] 樊朝美,楊躍進.新編心血管藥物臨床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2.
[5]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0.
[6] 許迪.臨床藥物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16.
[7]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藥學(師)[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10.
[8] 姜淑芳,趙克虎,苗中云.依那普利聯用氫氯噻嗪對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3):172-173.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編輯:魏玉坡)
[摘要] 目的 觀察坎地沙坦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和治療組56例。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治療,治療組在坎地沙坦基礎上加用氫氯噻嗪。 兩組均服藥10周。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坎地沙坦酯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高血壓,效果滿意,不良反應少,適合基層醫院應用。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坎地沙坦;氫氯噻嗪
[中圖分類號] R9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092-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很高,調查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占高血壓總數的60%~70%,而且發病時間長,常出現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損害,單一用藥往往效果不佳[1-2],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減輕靶器官的損害。本文筆者觀察坎地沙坦聯用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標準[3]。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有嚴重并發癥、靶器官嚴重損害及相應藥物過敏者。入選11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齡62~82歲,平均67.4歲。對照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齡62~79歲,平均65.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病程、高血壓分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壓測定
每天測血壓3次,均在當天上午8~9時、中午11~12時、下午15~16時,安靜狀態下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取坐位測量右上臂動脈血壓,每次測量3次,取平均值為記錄值。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2周停用所有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組給予坎地沙坦+氫氯噻嗪口服:坎地沙坦(商品名:迪之雅,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每片8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343)8 mg+氫氯噻嗪(山西利豐華瑞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每片1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20428)10 mg聯合治療,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8 mg口服治療,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0 周。分別測定患者服藥前和療程結束時的血壓、心率、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同時觀察并記錄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指導原則》中的標準進行療效評定[4]。顯效:舒張壓(DBP)下降≥20 mm Hg或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下降不足10 mm Hg,但血壓降至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顯效+有效。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治療組出現頭昏1例,心悸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出現頭昏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各項實驗室指標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高血壓單藥治療往往不能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的[5],2級高血壓(≥160/100 mm Hg)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我國臨床推薦優化聯合用藥方案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噻嗪類利尿劑。實際應用中ACEI類降壓藥有干咳的副作用,許多患者不能耐受而選擇ARB類藥物。坎地沙坦在ARB類藥物中價格相對低廉,應用較普遍。坎地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滯組織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AT1,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水鈉潴留、血管收縮與心室重構,降壓作用起效緩慢,持久而平穩,對心排血量、腎血流量、腦血流量無明顯影響[6]。坎地沙坦適用于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氫氯噻嗪的短期降壓機制是通過排鈉利尿,使細胞外液和血容量減少而降壓[6]。長期降壓機制主要為排鈉,使細胞內Na+減少,由于Na+-Ca2+交換機制,使細胞內Ca2+減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外周血管擴張[7]。最近研究發現,利尿劑能增加高血壓患者前臂血流量、降低前臂血管阻力,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8]。在應用ARB的基礎上聯用利尿劑,能明顯增強降壓作用。但坎地沙坦長期應用可使血鉀水平略有升高,氫氯噻嗪長期應用可致低血鉀,而兩者合用,可互相拮抗,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還可以降低單用藥的藥量,且服藥次數少,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也顯示兩者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
由此可見,坎地沙坦與小劑量氫氯噻嗪聯用符合高血壓聯合用藥原則,降壓效果確切,副作用少,價格適中,患者依從性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有效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預防高血壓并發癥及靶器官的損害,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維忠.2004年高血壓研究的循證新進展[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5(3):185.
[2] 何清,曾群英.纈沙坦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國外醫學·心血管分冊,2000,27(6):353.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2.
[4] 樊朝美,楊躍進.新編心血管藥物臨床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2.
[5]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0.
[6] 許迪.臨床藥物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16.
[7]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藥學(師)[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10.
[8] 姜淑芳,趙克虎,苗中云.依那普利聯用氫氯噻嗪對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3):172-173.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編輯:魏玉坡)
[摘要] 目的 觀察坎地沙坦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和治療組56例。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治療,治療組在坎地沙坦基礎上加用氫氯噻嗪。 兩組均服藥10周。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坎地沙坦酯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高血壓,效果滿意,不良反應少,適合基層醫院應用。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坎地沙坦;氫氯噻嗪
[中圖分類號] R9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092-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很高,調查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占高血壓總數的60%~70%,而且發病時間長,常出現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損害,單一用藥往往效果不佳[1-2],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減輕靶器官的損害。本文筆者觀察坎地沙坦聯用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門診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標準[3]。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有嚴重并發癥、靶器官嚴重損害及相應藥物過敏者。入選11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齡62~82歲,平均67.4歲。對照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齡62~79歲,平均65.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病程、高血壓分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壓測定
每天測血壓3次,均在當天上午8~9時、中午11~12時、下午15~16時,安靜狀態下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取坐位測量右上臂動脈血壓,每次測量3次,取平均值為記錄值。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2周停用所有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組給予坎地沙坦+氫氯噻嗪口服:坎地沙坦(商品名:迪之雅,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每片8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343)8 mg+氫氯噻嗪(山西利豐華瑞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每片1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20428)10 mg聯合治療,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坎地沙坦8 mg口服治療,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0 周。分別測定患者服藥前和療程結束時的血壓、心率、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同時觀察并記錄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指導原則》中的標準進行療效評定[4]。顯效:舒張壓(DBP)下降≥20 mm Hg或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下降不足10 mm Hg,但血壓降至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顯效+有效。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1%。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治療組出現頭昏1例,心悸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對照組出現頭昏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各項實驗室指標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高血壓單藥治療往往不能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的[5],2級高血壓(≥160/100 mm Hg)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我國臨床推薦優化聯合用藥方案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噻嗪類利尿劑。實際應用中ACEI類降壓藥有干咳的副作用,許多患者不能耐受而選擇ARB類藥物。坎地沙坦在ARB類藥物中價格相對低廉,應用較普遍。坎地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滯組織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AT1,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水鈉潴留、血管收縮與心室重構,降壓作用起效緩慢,持久而平穩,對心排血量、腎血流量、腦血流量無明顯影響[6]。坎地沙坦適用于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氫氯噻嗪的短期降壓機制是通過排鈉利尿,使細胞外液和血容量減少而降壓[6]。長期降壓機制主要為排鈉,使細胞內Na+減少,由于Na+-Ca2+交換機制,使細胞內Ca2+減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外周血管擴張[7]。最近研究發現,利尿劑能增加高血壓患者前臂血流量、降低前臂血管阻力,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8]。在應用ARB的基礎上聯用利尿劑,能明顯增強降壓作用。但坎地沙坦長期應用可使血鉀水平略有升高,氫氯噻嗪長期應用可致低血鉀,而兩者合用,可互相拮抗,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還可以降低單用藥的藥量,且服藥次數少,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也顯示兩者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
由此可見,坎地沙坦與小劑量氫氯噻嗪聯用符合高血壓聯合用藥原則,降壓效果確切,副作用少,價格適中,患者依從性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有效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預防高血壓并發癥及靶器官的損害,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維忠.2004年高血壓研究的循證新進展[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5(3):185.
[2] 何清,曾群英.纈沙坦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國外醫學·心血管分冊,2000,27(6):353.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2.
[4] 樊朝美,楊躍進.新編心血管藥物臨床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2.
[5]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0.
[6] 許迪.臨床藥物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16.
[7]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藥學(師)[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10.
[8] 姜淑芳,趙克虎,苗中云.依那普利聯用氫氯噻嗪對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3):172-173.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編輯: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