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鵬達



遼寧省是中國東北部的農業大省和工業大省,在中國經濟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3年,遼寧全省糧食繼續豐收,糧食總產量達420億斤,實現了糧食生產的 “十連豐”。
遼寧省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是遼寧省直屬最大糧食企業,承擔著糧食宏觀調控和確保糧食安全的責任和使命。談及糧食生產“十連豐”,遼糧集團董事長、總裁任朋坦言:糧食實現連年豐收、增產,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物質基礎,但是本質上并不能解決國內糧食供需的結構性矛盾。要確保糧食安全,就應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糧食產業化同時還關系到農民的利益,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種糧積極性。通過糧食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和流通環節的成本降低,讓農民受惠,增加種糧積極性,最終形成產業化良性循環。
產業化:一條必經之路
任朋介紹說,眼下,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不僅是為了應對公眾對糧食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適應糧食經濟市場主體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從而實現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這方面來看,我國推行糧食產業化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怎么樣發展,發展方向如何確立,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則成為國內糧食企業必須要面對的重點課題。
成立于1997年的遼糧集團,是一家以糧食儲存、中轉、貿易經營及糧食進出口為主的國有獨資企業,同時也是遼寧省內國家唯一指定的玉米出口企業,以及國家糧食局確定的全國糧食宏觀調控主要單位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作為政府實施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遼糧集團現有17個庫點,總倉儲能力約50萬噸,年銷售能力100萬噸,年經營額5億元,資產總額7億元,凈資產8000余萬元。16年來,作為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遼糧集團一直承擔著保障遼寧全省菜籃子、米袋子安全的特殊使命。從解決陳化糧問題到連續4年出口玉米500萬噸,為國家增加了幾億美元的外匯收入。隨著糧食市場的放開,市場化運營讓國有企業的傳統優勢化為了短板。產業化,對于遼糧集團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任朋介紹說,以往,遼糧集團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糧食流通環節。而糧食產業化則是從原糧到成品糧,最后再到餐桌的一個完整產業鏈條。從集團自身發展需求來看,必須適應這樣的市場變化。因此,產業化既是包括遼糧在內所有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近年來他們一直在嘗試推進糧食產業化進程,尤其在歸屬省農委以后,感覺很多工作理順了,糧食產業化步伐也更快了。
品牌是質量保證,
更是責任承諾
在任朋看來,從糧食產業本身來看,其產業化和品牌化,都需要經受市場的檢驗。國內很多企業現在都在做產業化,實施品牌建設,其中不乏一些經驗可以拿來借鑒,但正如企業不能為了市場化而市場化一樣,搞產業化和品牌化也要遵循市場客觀規律,必須扎扎實實地從源頭做起。這樣的產業化和品牌化,才能經受得住市場的檢驗。
遼糧集團現在所做的,正是以市場為準繩,首先從原糧基地建設做起,從源頭上保障產品質量——用好的種子種出好原糧,用好原糧去生產優質的糧食制品。任朋強調,糧食產業化需要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企業品牌。而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企業品牌是因為有注重質量的基礎作保證,一個品牌的質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員工精心打造出來的。質量就是一個行為準則,是一個對社會的承諾,更是一種企業責任。
為此,遼糧集團率先對員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市場對接培訓,并主動加快了糧食產業化的整體推進工作。尤其是近兩年來,在遼寧省糧食主管部門的政策、資金支持下,遼糧集團在研究探索推進糧食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現已著手建設集團昌圖糧食流通 產業園區。據悉,該園區主要分為倉儲物流、食用油加工、面粉加工、飼料加工四個區域。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經竣工,三期工程即面粉加工區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項目建成后,將一舉填補遼寧省屬糧食企業無小麥加工的空白,使小麥儲備、面粉加工、成品糧應急供應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遼寧小麥儲備的管理和成品糧應急供應,又有利于集團的轉型,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2013年,昌圖庫以其具有先進一流的物流、倉儲設施,穩定的物流中轉模式,創新的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機制、穩定的經濟增長被評為國家級糧食現代物流示范單位。而一個“以昌圖糧食儲備庫為基礎,打造現代糧食物流體系,搭建北糧南運平臺,打通‘北糧南運主通道”的大膽構想業已浮出水面。
任朋指出,東北是全國最大的糧食主產區,“北糧南運”對國內糧食區域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關系到國家糧食戰略安全。遼寧處于“北糧南運”的關鍵節點,但其現有糧食物流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比較落后,亟待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打通“北糧南運”通道,對于促進遼寧糧食產業化發展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二三工程”助推“遼糧”騰飛
在采訪中,任朋一再強調,“糧食是特殊的產品,糧食安全直接關乎國家安全、人民利益。因此,做糧食工作一定要務實,糧食產業化的每一步子都要走得踏實。”
國家《糧食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國有糧食企業發展方式轉變,形成以糧食產業化企業為龍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糧食生產基地為依托的糧食產業化經營服務體系。而遼糧集團則務實地提出了通過實施“一二三”工程的集團發展戰略:打造一個糧食儲備庫布局合理、設備先進、倉容充足、功能齊全的遼寧省糧油儲備和加工平臺;培育糧油儲備和加工“兩條主線”;開拓政策、人才、合作的“三個渠道”,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使集團成為遼寧糧食行業的領軍企業。
從《昌圖糧食流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彰武馮家糧食直屬庫2013-2020年糧食流通產業化發展規劃》的相繼出臺,到計劃通過日產200萬個主食饅頭加工廠項目,推進遼寧主食產業化發展,使之成為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再到準備嘗試以參股或合資的形式,形成省級糧食企業集團與地方區域性糧食集團(公司)互相依托的經營模式和倉儲、加工、物流相互配合的產業鏈條,實現資源與信息共享,利益與風險共擔,使糧食市場平穩、安全、健康的發展……遼糧集團的“一二三”工程正在穩步向前。
“必須看到,遼寧的糧食產業化,除了食用油已步入正軌之外,其他方面比較糧食產業化發達省份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作為我省糧食產業化的排頭兵,我們集團上上下下都深感責任重大。雖然現在企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但我們很有信心完成好糧食產業化工作。并且要以推進糧食流通產業化發展為契機,形成一個總資產達到100億元,倉儲能力達到200萬噸,省級糧油儲備規模達到100萬噸的具有國內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糧油集散地,在我省糧食宏觀調控和保障糧食安全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任朋總裁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