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鵬達


2013年11月22日,時值小雪,四野蕭瑟。記者走進地處阜新的遼寧振隆特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眼前是一片紅火景象,只見機械化設備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南瓜籽、葵花籽、松籽、杏核和核桃等產品正在被機械剝殼,身穿潔白整齊工作服的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地忙碌著。“振隆”是一家具有出口自營權的老牌龍頭企業。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保持著“產品出廠合格率100%、產品出口批次合格率100%”的驕人紀錄,并榮獲“遼寧省省長質量獎”,“振隆”商標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產品90%出口到亞、歐、美以及大洋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眼前這番景象,無疑是遼寧農產品出口產業“逆勢高飛”的一個縮影。
逆勢高飛,“示范區”成亮點
2013年,在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市場需求低迷,生產要素成本上升,企業出口成本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遼寧全省各地各部門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大推進農產品出口工作力度,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實現了農產品出口在逆勢環境下的穩中有升。
數據顯示,去年1-11月,遼寧省農副產品出口額達到89.7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農產品出口額為46.3億美元,同比增長8.1%,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1個百分點。預計到年底,全省農副產品出口總額將超1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其中農產品出口總額突破50億美元,實現兩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農產品出口還呈現出主導產品突出,出口市場不斷擴大的特點。
剛剛過去的一年,遼寧農產品出口共有37大類584個品種,初步形成了水產品、糧油、蔬菜、肉類、水果5大出口主導產品,截至2013年11月底,這5大主導產品出口總額為40.2億美元,占了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86.8%。遼寧省農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57個,產品主要銷往東亞、北美、歐盟、俄羅斯及東歐四大市場,出口額為38.5億美元,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83.2%。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遼寧省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對東亞的朝鮮和南美的巴西出口額實現了快速增長,均突破上億美元,對東盟馬來西亞的出口增幅達到了150.2%。
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農產品出口示范區,更成為遼寧農產品出口產業發展的亮點。
2013年,省委、省政府狠抓農產品出口示范區建設,出臺了《遼寧省農產品出口示范區建設三年規劃和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標準化與可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形成了3年建設50個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的總體規劃和2013年重點推進22個省級示范區建設的實施辦法。全省22個縣(市、區)政府把加強出口示范區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牽頭實施、責任部門協調配合的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各項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去年,全省重點推進了22個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建設,示范區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顯著提高,產品質量可追溯能力明顯加強,優勢產品生產能力逐步提升,拉動出口作用初步體現。在22個重點建設的省級示范區中,其中將新增5個國家級示范區,總數將達到12個,位居全國第2位。示范區內出口產品總體合格率高達99.99%,示范區內相關產業帶動當地農民增收30%以上,發揮了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
扶持政策到位,龍頭企業受益
坐落在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南哨鎮利州工業園區內的朝陽本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機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食品加工出口企業。同時,他們也是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董事長趙玉梅告訴記者,這幾年政府對出口企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創造一流的服務環境,企業找政府辦事更加方便快捷,這些都為他們公司從事農產品出口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據悉,遼寧全省現有農產品企業近2000家,其中出口額超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00多家,出口額超5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1家,特別是集生產、加工、貿易為一體化經營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經成為農產品出口的支柱力量。
為了推進農產品出口產業發展,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通過減免稅收、政策扶持、重點整合資金投向等優惠條件對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支持,重點扶持和培育了一批發展潛力大、技術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與此同時,各地政府與企業分工明確、責任清楚,政府發揮了組織引導搭臺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千方百計降低企業的入駐成本和審批環節。遼陽與朝陽兩市招商引資效果極其顯著,出口增幅分別高達1149.1%和252.7%。
各行業部門、各級政府在抓農產品出口上形成了共識,通過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搭建農產品出口信息共享平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出口工作的信息服務水平;建立預警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團隊和農產品出口信息應用數據庫的作用,定期分析會商農產品出口工作;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對全省出口額超500萬美元以上的200多家重點企業實施了月報聯系制度和跟蹤服務機制,及時研究解決農產品出口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督導機制,深入基層督導檢查,強化對企業的調研指導,加強通報和調度,做到月通報、季調度;建立宣傳培訓機制,在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扶持政策的同時,在全省舉辦了多層次農產品出口培訓班,累計培訓1000多人;建立協作機制,省農委、省外經貿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海洋水產廳、省畜牧局、遼寧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沈陽海關等相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密切合作,全力推進農產品出口工作。
2014,“五朵金花”竟綻放
遼寧省農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將農產品出口作為建設外貿出口大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領導重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遼寧的農產品出口工作尚存在諸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去克服。
遼寧省已經為自己的農產品出口制定出了新目標:到今年底,力爭實現農副產品出口額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其中農產品出口額實現6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新建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14個,力爭實現國家級示范區認定總數超過15個。
為確保目標實現,他們還準備實施五項新的戰略:
一是進一步培育壯大農產品出口企業。大力培育和扶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加快建設一批規模較大、出口能力較強、增長速度較快的農產品出口省級龍頭型示范企業(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和成長型示范企業(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下)。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外地企業來遼寧落戶。
二是進一步強化農產品出口示范區建設。規范示范區建設與管理,制定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運行管理辦法,繼續實施省級示范區標準化與可追溯體系建設,重點扶持20家示范區企業,加大示范區宣傳力度,搭建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區宣傳與產品追溯網絡平臺,開展示范區產品推介與企業招商活動。
三是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以市場多元化為指導、以組織參加和主辦境外推介會為抓手,加大重點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同時加強信息服務,利用新建網絡進行宣傳。
四是進一步深化服務。加強農產品出口監測預警與分析,重點開展花生、辣椒、蘋果、板栗、貝類、禽肉等優勢農產品出口監測分析;加強企業調研,及時研究解決農產品出口中存在的問題;加大對出口企業土地使用、技術改造、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全省推進農產品出口隊伍整體素質和企業人員業務能力水平。
五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出口工作的領導,把農產品出口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加強機構建設,配備專門的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推動農產品出口的合力;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出口扶持政策,嚴格落實獎勵政策,為農產品出口提供保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實行月通報、季調度。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2014年,遼寧的農產品出口必將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