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

2000年,鄂曉泉放棄了以前的糧食貿易生意嘗試第一次創業。豆腐,是他給自己選擇的創業產品。此時的他,還沒有意識到,豆制品將成為了他一生的生意。然而,沒有經驗,市場缺乏,單一的產品不可幸免地遭遇了失敗。
在談到那段歷史,鄂曉泉尷尬地笑了笑說“別人做豆腐,一板賣10塊錢,還有利潤,而自己10塊錢做不下來,能不賠嗎!”痛定思痛,改造鍋爐,規范管理,從那時起,鄂曉泉的豆腐企業走上了正軌。2004年,鄂曉泉在沈陽平羅鎮購買了30畝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也就是在那時起,企業的福來品牌,開始被沈城百姓所接受。正如采訪中,鄂曉泉談到的那樣,第一次創業雖然苦楚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二次創業。
2008年,鄂曉泉又一次面臨著投資創業。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鄂曉泉信心十足。通過6年左右的企業運營,鄂曉泉已經對這個行業輕車熟路。通過詳細考察,鄂曉泉發現,豆制品行業大部分是小企業,現代化的企業很少,這與市場需求不成比例。其次,企業可以通過集中共暖,集中供水,達到節能省工,就能最大程度地節省成本,這些都是小企業不具備的優勢。參觀完上海、杭州的豆腐產業后,更加堅定了鄂曉泉的信心。2010年,占地160余畝投資1.6個億的沈陽福來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在沈陽新民拔地而起。286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部,完美的設計層層相通,生產工序無縫連接:原料大豆傾瀉至五樓浸泡車間,浸泡清洗好的大豆直漏到四樓進行磨漿,豆漿再順勢注入三樓的分類加工車間分制成各種豆制品,然后轉到二樓進行加工、包裝后,一樓的物流配送中心就可以將當日新鮮的豆制品發往四面八方。這種生產情景徹底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小作坊式的豆制品加工模式,把現代化大工業食品生產方式活生生展現在人們面前。銷售3個億,利稅過千萬,這就是沈陽福來食品實業有限公司2012年交出的成績。帶著記者參觀時,鄂曉泉自豪地介紹說:“這就是全世界單體最大地豆制品生產車間,自己多年的夢想也算得到了實現”。
此時的鄂曉泉已經成為別人心目中成功人士,而他自己卻有著更高的追求。多年的經營,讓鄂曉泉認識到食品企業,其實就是一個良心企業。這個理念也開始影響到了鄂曉泉的企業管理。2010年,鄂曉泉看中了豆芽產品。通過詳細調查,他發現僅僅是沈陽市場,每天的豆芽銷量就能達到260噸。但是市場上的豆芽產品質量卻參差不齊,安全事故頻出。2011年開始,通過規劃,鄂曉泉準備建設豆芽加工廠。通過比較,鄂曉泉發現日本豆芽設備做出的豆芽不僅在外觀和口感上都遠遠超過國內的水準,而且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僅靠調節空氣比例以及水溫來生產豆芽,做到了真正的安全綠色。與國內豆芽生產設備相比,雖然在資金投入上多了近8倍,但鄂曉泉還是很感慨地說:“金錢對于企業很重要,但食品安全遠比金錢更重要。”正是有了這種經營理念,“福來”產品的五大系列50余個品種,深受消費者喜愛,幾年來,全國“菜籃子”放心工程優秀企業、“遼寧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和“遼寧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遼寧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是對鄂曉泉及福來企業最大的認可。
從2000年投身豆制品深加工行業,十余年間,沈陽福來食品因為鄂曉泉的幾次創業,逐漸發展成為總建筑面積近4.1萬平方米,集農產品收購、加工配送、倉儲運輸、檢驗檢測、安全追溯于一體,擁有了全世界單體最大的生產車間的食品企業。二期工程結束后,公司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豆制品加工物流企業。到那時,無論對鄂曉泉,還是消費者,都是“福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