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52例胎傳梅毒的臨床流行病學分析

2014-02-19 02:49:55潘開國黃宇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1期
關鍵詞:流行病學新生兒

潘開國 黃宇

[摘要] 目的 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為臨床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 結果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發生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文化程度偏低的孕婦極易感染梅毒。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個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 結論 胎傳梅毒主要發生在農村流動人群中,孕婦未進行梅毒血清篩查以及青霉素正規治療,是發生胎傳梅毒的重要原因;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胎傳梅毒;防控措施;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 R759.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158-03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會造成流產或死胎,還會引發新生兒胎傳梅毒及死亡[1]。近年來,胎傳梅毒在我國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胎傳梅毒的防治已經成為了相關部門的重要課題[2]。為了進一步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資料及防控措施,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資料并進行詳細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所有患兒均符合《梅毒診斷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其中,初產婦121例,經產婦31例,孕周37~41周,平均40.2周。

1.2 方法

對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包括胎兒臨床表現、發病時間、母親文化程度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07~2012年胎傳梅毒患兒檢出情況的比較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的發病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P<0.05)(表1)。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有85例因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沒有接受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39例患兒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53例患兒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

2.2 胎傳梅毒患兒母親文化程度的分析

101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初中或以下,占66.45%;49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高中,占32.24%;2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大學或以上,占1.31%。

3 討論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胎兒感染的嚴重程度直接與母體的梅毒程度、是否在妊娠期間接受正規治療、母親血液中螺旋體數量有直接關系[3]。如果對于胎傳梅毒不及時進行治療,會造成胎兒或新生兒的死亡,不管是對于個人、家庭還是社會,胎傳梅毒都是一個沉重的情感或經濟負擔[4]。近年來,胎傳梅毒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發病率,城市中無固定職業的患病人數較多,主要原因是這部分人群的學歷比較低、收入偏低、經濟基礎差,再加上年齡正處于性活躍期,很容易發生高危行為。同時,生活、工作條件比較差,缺乏一定的疾病預防、治療知識,產前保健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該疾病的危害性,從而成為發生胎傳梅毒的高危人群。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加大胎傳梅毒疾病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疾病防治指導,這對降低該病的發病率有重要作用[5]。本研究中,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85例未進行正規治療或不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因此,對于孕產婦梅毒患者的及時診斷和青霉素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率。

新生兒胎傳梅毒表現具有多樣性,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對于疾病的診斷有一定難度[6],因此需要結合母親病史、實驗室檢驗(血清學檢測以及X線片檢測)、患兒臨床表現及體征等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發病時間比較早,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齡內,平均發病天數是9 d。因此,做好圍產期的疾病治療非常關鍵。胎傳梅毒患兒多為低體重兒和早產兒,患兒身體情況較差,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7]。本組39例患兒是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指標,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生和治療,治療效果良好;另外53例患兒因家庭分娩或非剖宮產,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造成新生兒器官損傷。如果出現漏診或漏治,會使孕婦或新生兒的梅毒發展到二期或三期,后果非常嚴重,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在我國現階段,對于梅毒檢測、預防的投入經費不足,而且相應的教育健康力度不足,人們對于梅毒的危害性、自我保護等相關知識知之甚少[8]。患者也缺乏常規治療的認識,相關部門也缺少有效的管理干預和追蹤傳染源制度。鑒于胎傳梅毒的發病特點,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因此,需要提高孕產婦對于梅毒的認識,提高防范意識、認識其危害性,有效提高妊娠期間防護梅毒的能力:①加強對適齡男女(特別是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和優生優育的宣傳工作,加強其性道德建設,提倡健康的性行為,全面提升性道德素質;②全面加強對孕產婦及其配偶的血清產前檢查以及相關宣傳工作,全面提高人群對血清產前檢查重要性的認識,在妊娠早期積極參加相關檢查;③對于已確診的孕產婦,需要盡早接受規范治療,定期隨訪、檢查,全面評估胎兒情況。

綜上所述,孕產婦是預防胎傳梅毒的根本,接受正規的檢測和治療是預防胎傳梅毒的關鍵,對于新生兒的治療是疾病的補救措施。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付志智,李永紅.2005~2010年廣西胎傳梅毒流行病學及防治對策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1,12(2):14-15.

[2] 楊占華,周飛燕.新生兒先天性梅毒28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0,3(24):86-87.

[3] 方育東,賴秋亮,謝少虹,等.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2(1):104-105.

[4] 王耀斐,藺兆星,干娜.2004-2010年陜西省主要性病病種報告病例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12(5):56-57.

[5] 張榮蓮,陳烈平,陳起燕,等.45 529例孕產婦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1,2(5):35-36.

[6] 宋麗萍,周志光.欠發達地區育齡婦女梅毒感染情況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13(4):495-495.

[7] 羅曉風,蔡梅英,肖曉玲.2006~2010年廣州市越秀區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1,29(2):144-145.

[8] 曾國章,楊長儀.新生兒胎傳梅毒12例臨床分析[J].新生兒科雜志,2011,4(6):32-34.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為臨床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 結果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發生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文化程度偏低的孕婦極易感染梅毒。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個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 結論 胎傳梅毒主要發生在農村流動人群中,孕婦未進行梅毒血清篩查以及青霉素正規治療,是發生胎傳梅毒的重要原因;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胎傳梅毒;防控措施;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 R759.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158-03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會造成流產或死胎,還會引發新生兒胎傳梅毒及死亡[1]。近年來,胎傳梅毒在我國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胎傳梅毒的防治已經成為了相關部門的重要課題[2]。為了進一步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資料及防控措施,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資料并進行詳細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所有患兒均符合《梅毒診斷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其中,初產婦121例,經產婦31例,孕周37~41周,平均40.2周。

1.2 方法

對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包括胎兒臨床表現、發病時間、母親文化程度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07~2012年胎傳梅毒患兒檢出情況的比較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的發病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P<0.05)(表1)。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有85例因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沒有接受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39例患兒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53例患兒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

2.2 胎傳梅毒患兒母親文化程度的分析

101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初中或以下,占66.45%;49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高中,占32.24%;2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大學或以上,占1.31%。

3 討論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胎兒感染的嚴重程度直接與母體的梅毒程度、是否在妊娠期間接受正規治療、母親血液中螺旋體數量有直接關系[3]。如果對于胎傳梅毒不及時進行治療,會造成胎兒或新生兒的死亡,不管是對于個人、家庭還是社會,胎傳梅毒都是一個沉重的情感或經濟負擔[4]。近年來,胎傳梅毒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發病率,城市中無固定職業的患病人數較多,主要原因是這部分人群的學歷比較低、收入偏低、經濟基礎差,再加上年齡正處于性活躍期,很容易發生高危行為。同時,生活、工作條件比較差,缺乏一定的疾病預防、治療知識,產前保健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該疾病的危害性,從而成為發生胎傳梅毒的高危人群。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加大胎傳梅毒疾病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疾病防治指導,這對降低該病的發病率有重要作用[5]。本研究中,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85例未進行正規治療或不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因此,對于孕產婦梅毒患者的及時診斷和青霉素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率。

新生兒胎傳梅毒表現具有多樣性,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對于疾病的診斷有一定難度[6],因此需要結合母親病史、實驗室檢驗(血清學檢測以及X線片檢測)、患兒臨床表現及體征等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發病時間比較早,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齡內,平均發病天數是9 d。因此,做好圍產期的疾病治療非常關鍵。胎傳梅毒患兒多為低體重兒和早產兒,患兒身體情況較差,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7]。本組39例患兒是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指標,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生和治療,治療效果良好;另外53例患兒因家庭分娩或非剖宮產,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造成新生兒器官損傷。如果出現漏診或漏治,會使孕婦或新生兒的梅毒發展到二期或三期,后果非常嚴重,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在我國現階段,對于梅毒檢測、預防的投入經費不足,而且相應的教育健康力度不足,人們對于梅毒的危害性、自我保護等相關知識知之甚少[8]。患者也缺乏常規治療的認識,相關部門也缺少有效的管理干預和追蹤傳染源制度。鑒于胎傳梅毒的發病特點,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因此,需要提高孕產婦對于梅毒的認識,提高防范意識、認識其危害性,有效提高妊娠期間防護梅毒的能力:①加強對適齡男女(特別是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和優生優育的宣傳工作,加強其性道德建設,提倡健康的性行為,全面提升性道德素質;②全面加強對孕產婦及其配偶的血清產前檢查以及相關宣傳工作,全面提高人群對血清產前檢查重要性的認識,在妊娠早期積極參加相關檢查;③對于已確診的孕產婦,需要盡早接受規范治療,定期隨訪、檢查,全面評估胎兒情況。

綜上所述,孕產婦是預防胎傳梅毒的根本,接受正規的檢測和治療是預防胎傳梅毒的關鍵,對于新生兒的治療是疾病的補救措施。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付志智,李永紅.2005~2010年廣西胎傳梅毒流行病學及防治對策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1,12(2):14-15.

[2] 楊占華,周飛燕.新生兒先天性梅毒28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0,3(24):86-87.

[3] 方育東,賴秋亮,謝少虹,等.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2(1):104-105.

[4] 王耀斐,藺兆星,干娜.2004-2010年陜西省主要性病病種報告病例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12(5):56-57.

[5] 張榮蓮,陳烈平,陳起燕,等.45 529例孕產婦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1,2(5):35-36.

[6] 宋麗萍,周志光.欠發達地區育齡婦女梅毒感染情況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13(4):495-495.

[7] 羅曉風,蔡梅英,肖曉玲.2006~2010年廣州市越秀區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1,29(2):144-145.

[8] 曾國章,楊長儀.新生兒胎傳梅毒12例臨床分析[J].新生兒科雜志,2011,4(6):32-34.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為臨床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 結果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發生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文化程度偏低的孕婦極易感染梅毒。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個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 結論 胎傳梅毒主要發生在農村流動人群中,孕婦未進行梅毒血清篩查以及青霉素正規治療,是發生胎傳梅毒的重要原因;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胎傳梅毒;防控措施;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 R759.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158-03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會造成流產或死胎,還會引發新生兒胎傳梅毒及死亡[1]。近年來,胎傳梅毒在我國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胎傳梅毒的防治已經成為了相關部門的重要課題[2]。為了進一步研究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流行病學資料及防控措施,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的臨床資料并進行詳細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所有患兒均符合《梅毒診斷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其中,初產婦121例,經產婦31例,孕周37~41周,平均40.2周。

1.2 方法

對152例胎傳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包括胎兒臨床表現、發病時間、母親文化程度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07~2012年胎傳梅毒患兒檢出情況的比較

6年間共發生152例胎傳梅毒患兒,2012年的發病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顯著上升趨勢(P<0.05)(表1)。152例患兒中,早產兒139例,低體重兒136例;148例患兒發病時間為0~1個月。在臨床表現方面,以肝臟、骨骼、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大多數患兒母親未檢測或檢測時間晚,且未接受正規治療。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內,平均發病天數為9 d。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有85例因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沒有接受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39例患兒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53例患兒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

2.2 胎傳梅毒患兒母親文化程度的分析

101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初中或以下,占66.45%;49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高中,占32.24%;2例患兒母親文化水平為大學或以上,占1.31%。

3 討論

胎傳梅毒是母體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直接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發的感染,胎兒感染的嚴重程度直接與母體的梅毒程度、是否在妊娠期間接受正規治療、母親血液中螺旋體數量有直接關系[3]。如果對于胎傳梅毒不及時進行治療,會造成胎兒或新生兒的死亡,不管是對于個人、家庭還是社會,胎傳梅毒都是一個沉重的情感或經濟負擔[4]。近年來,胎傳梅毒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發病率,城市中無固定職業的患病人數較多,主要原因是這部分人群的學歷比較低、收入偏低、經濟基礎差,再加上年齡正處于性活躍期,很容易發生高危行為。同時,生活、工作條件比較差,缺乏一定的疾病預防、治療知識,產前保健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該疾病的危害性,從而成為發生胎傳梅毒的高危人群。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加大胎傳梅毒疾病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疾病防治指導,這對降低該病的發病率有重要作用[5]。本研究中,102例孕婦產前確診為梅毒,但85例未進行正規治療或不治療而導致疾病發生;17例孕婦進行正規治療,新生兒完全正常或病情較輕。因此,對于孕產婦梅毒患者的及時診斷和青霉素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率。

新生兒胎傳梅毒表現具有多樣性,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對于疾病的診斷有一定難度[6],因此需要結合母親病史、實驗室檢驗(血清學檢測以及X線片檢測)、患兒臨床表現及體征等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該疾病主要發生在產后3周左右,發病時間比較早,大約有89.47%的患兒集中在1月齡內,平均發病天數是9 d。因此,做好圍產期的疾病治療非常關鍵。胎傳梅毒患兒多為低體重兒和早產兒,患兒身體情況較差,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7]。本組39例患兒是在剖宮產之前就已經發現疾病感染指標,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生和治療,治療效果良好;另外53例患兒因家庭分娩或非剖宮產,錯過了最佳診斷時機,造成新生兒器官損傷。如果出現漏診或漏治,會使孕婦或新生兒的梅毒發展到二期或三期,后果非常嚴重,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在我國現階段,對于梅毒檢測、預防的投入經費不足,而且相應的教育健康力度不足,人們對于梅毒的危害性、自我保護等相關知識知之甚少[8]。患者也缺乏常規治療的認識,相關部門也缺少有效的管理干預和追蹤傳染源制度。鑒于胎傳梅毒的發病特點,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因此,需要提高孕產婦對于梅毒的認識,提高防范意識、認識其危害性,有效提高妊娠期間防護梅毒的能力:①加強對適齡男女(特別是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和優生優育的宣傳工作,加強其性道德建設,提倡健康的性行為,全面提升性道德素質;②全面加強對孕產婦及其配偶的血清產前檢查以及相關宣傳工作,全面提高人群對血清產前檢查重要性的認識,在妊娠早期積極參加相關檢查;③對于已確診的孕產婦,需要盡早接受規范治療,定期隨訪、檢查,全面評估胎兒情況。

綜上所述,孕產婦是預防胎傳梅毒的根本,接受正規的檢測和治療是預防胎傳梅毒的關鍵,對于新生兒的治療是疾病的補救措施。加強梅毒篩查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知識普及,對于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付志智,李永紅.2005~2010年廣西胎傳梅毒流行病學及防治對策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1,12(2):14-15.

[2] 楊占華,周飛燕.新生兒先天性梅毒28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0,3(24):86-87.

[3] 方育東,賴秋亮,謝少虹,等.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2(1):104-105.

[4] 王耀斐,藺兆星,干娜.2004-2010年陜西省主要性病病種報告病例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12(5):56-57.

[5] 張榮蓮,陳烈平,陳起燕,等.45 529例孕產婦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1,2(5):35-36.

[6] 宋麗萍,周志光.欠發達地區育齡婦女梅毒感染情況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13(4):495-495.

[7] 羅曉風,蔡梅英,肖曉玲.2006~2010年廣州市越秀區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1,29(2):144-145.

[8] 曾國章,楊長儀.新生兒胎傳梅毒12例臨床分析[J].新生兒科雜志,2011,4(6):32-34.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

猜你喜歡
流行病學新生兒
羊細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措施
羊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治措施
鵝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控
豬李氏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給新生兒洗澡有講究
導致新生兒死傷的原因
一起疑似霉變蛋撻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
新生兒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檢查什么病?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2
新生兒臍動脈血氣分析在新生兒窒息多器官損害診斷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一区|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大香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1024国产在线|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亚洲天堂.com|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天堂.com| 天天干伊人|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色网站|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91爱|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91毛片网|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免费欧美一级|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亚洲av综合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免费黄|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亚洲69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亚洲福利网址|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色图另类| 欧美在线三级|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亚洲嫩模喷白浆| 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