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2013年起全國征兵時間由冬季調整到夏秋季。此次調整是繼1990年我國實行冬季征兵以來,首次對征兵時間作出的重要調整。從2013年起,全國征兵時間統一由原來冬季的11月1日開始征兵、12月1日批準入伍、12月10日起運新兵、12月31日征兵結束,調整為夏秋季的8月1日開始征兵、9月1日批準入伍、9月5日起運新兵、9月30日征兵結束。
迎合學生需求
2013年征兵政策作出相應調整,主要是為了迎合高校學生對入伍參軍的需求。據了解,調整后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的大學新生參軍入伍后保留入學資格,退役后兩年內允許入學,并享受學費減免政策,即免費上大學;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既可在高校所在地報名應征,也可以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擴大大學生學費資助范圍,將往屆畢業生和研究生納入資助范圍,并進一步簡化了申請與審批程序,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根據規定,大學生參軍入伍享受“四優先”政策:其一,優先報名應征。確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持《預征對象登記表》,可以直接到學校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縣級兵役機關報名應征。其二,優先體檢政審。確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在學校參加體檢的,本人持《預征對象登記表》,可在征兵體檢時間內報名直接參加體檢。其三,優先審批定兵。審批定兵時,應當優先批準體檢政審合格的大學生入伍。其四,優先安排使用。在安排兵員去向時,根據高校畢業生的學歷、專業和個人特長,優先安排到軍兵種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部隊服役;部隊對征集入伍的大學生,優先安排到適合的崗位,充分發揮其專長。
調整征集時間后,正值學生畢業擇業時機,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增多、就業競爭壓力大的形勢下,相當一部分高校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這個時機征兵,可以使適齡應屆畢業生統籌權衡上學、擇業和入伍問題,恰好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畢業出路。加之優撫政策改善、優待標準提高,“參軍入伍”將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畢業學生選擇出路的目標,既緩解了就業壓力,也解決了征兵難題。
畢業生比例升高
2013年6月22日,北京市海淀區組織首批報名應征大學生上站體檢,夏嘉聰第一個走進了體檢醫院。這位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湖北籍應屆畢業生,不久前已通過家鄉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得知征兵時間調整到夏秋季,畢業離校前即可報名應征,他放棄面試機會,選擇參軍入伍。
像夏嘉聰這樣的應屆畢業生,在報名應征者中有不少。據海淀區人武部部長吳祖安介紹,海淀區2013年全力提高大學生征集比例,首批參加體檢的750名大學生中應屆畢業生達390人,占總數的52%。長期在海淀區從事征兵工作的軍事科參謀李雪剛說,2011年、2012年海淀區征集新兵中大學生比例分別達70%、75%,不過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居多,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例只占10%左右。由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組建的“北京科技大學戎程研究會”,進行了一項最新調查:北京科技大學首批參加體檢的47名大學生,應屆畢業生有20人。這20名應屆畢業生大都有了不錯的出路,有的與名企達成就業意向,有的獲得保研資格。對于入伍原因,調查結果顯示:30%的人選擇了“盡義務”,40%的人選擇了“受鍛煉”,20%的人選擇了“尋出路”,10%的人選擇了“其它”。
提前實現“軍人夢”
馬笛沒想到自己的參軍夢可以提早實現。2013年征兵時間從冬季調整到夏秋季,為大學生報名應征提供了便利。如果馬笛順利入伍,他將比往年的新兵提前3個月開始他的軍旅生涯。這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大二學生是“2013年全校第一個報名參軍的”,從2013年春節開始,這個黑龍江小伙子就想方設法說服父母同意自己去當兵。
2013年6月18日,“首都高校大學生征兵工作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啟動儀式后,北京市相關部門和各區征兵辦設立征兵政策咨詢臺 。
在海軍征兵咨詢點前,北京化工大學大二男生潘培閃看著一幅世界地圖出了神,圖上標滿了中國海軍近年來的航跡。這個關注釣魚島問題的小伙子,一心想“到最前線去”當海軍。而北京理工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大三男生陳鵬超則期望自己入伍后能做高技術含量的工作。當得到“入伍大學生會優先安排到軍兵種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部隊服役”的答復后,陳鵬超有了更長遠的打算,他計劃服役時考取軍校研究生,以后到部隊科研院所工作,“既能做職業軍人,又能做科學家”。
“如果參軍,我們幾月份能退伍?我怕影響考研。”武警咨詢點前,陳鵬超的同班同學王宇佳急切地問。“今年這時間調整得特別合理!”得到的答復讓王宇佳很滿意。此前,面臨大四的她,還猶豫著是否要準備考研;而征兵時間的提前,讓她打定主意要先圓自己的軍人夢,退伍回來她也有充足時間準備考研。
本刊點評
征兵時間調整有利于吸收更多高素質大學生建功軍營。以往的冬季征兵時間與學生畢業時間相差半年,錯過征集高素質青年入伍最佳時機。將征兵時間與學生畢業時間銜接起來,創建起學生畢業從校門到軍營的“直通車”,可以征集更多高素質青年特別是大學生參軍入伍,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大學生入伍參軍,是實現“軍人夢”接受國防教育和提高國家國防建設的“雙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