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國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990早新聞》從2007年10月起開辟“來自區縣的報道”,每逢周日、周一播出一組由區縣廣播電視臺提供的消息和錄音報道,為上海市16區1縣辟出了廣播宣傳的一塊特區。2013年,“來自區縣的報道”用稿400多條,由區縣臺記者提供的稿件370多條,其中以反映動態為主的短消息349條,錄音報道23篇,而嘉定廣播電臺被采用的錄音報道14條。這樣的成績,與嘉定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基礎比較優越密不可分。進一步分析嘉定廣播電臺在采制、提供稿件方面的思路和視角,或許對基層廣播工作者如何拓展向區縣外宣傳渠道有所幫助。
重特色,就是要抓富有地方特色的新聞題材,展示地方特有的新人新事新氣象。這是提高區縣新聞的新聞價值與社會影響的重要環節。
與上海電臺相比,地處市郊的嘉定臺的播出功能接近于社區臺,其立足點和視角肯定不如上海臺“站得高,看得遠”,但也不應忽視其距離基層群眾更近、更了解他們的需求、更聽得清他們的呼聲的優勢,即區縣廣播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聞題材,以小見大,寫好百姓的身邊事,唱好“地方戲”。如富有地方特色的一年一度的嘉定“馬陸葡萄節”,邀請了包括上海電臺在內的各家媒體參與。2013年7月29日《990早新聞》播出了嘉定臺采制的《馬陸的葡萄熟了》,這篇報道抓住了兩個新亮點:一是葡萄專業合作社的壯大有效解決了個體農戶勢單力薄的問題,使得規模經營、科研實力、新品種的推廣等有了一個較明顯的跨越,也使得政府逐步退出,交由市場操作成為可能——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二是馬陸葡萄網絡銷售開始形成規模,它促使當地葡萄銷售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報道從點擊“馬陸葡萄網”開始,深入當地最早組建成立的“忠甫合作社”的田頭,采錄到社長老王無償推廣“葡萄枝屑栽培技術”的現場錄音。用“忠甫合作社”等14家主力葡萄合作社經營發展的一組數據,以及它們如何從馬陸鎮政府手中接辦“葡萄節”的過程,揭示出馬陸的葡萄作為嘉定的一個產業,正在走向成熟。
突亮點,就是要突出新聞報道的典型意義,即是本地區的先進人物先進事物,同時在地區內外都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與推廣價值。
這就要求區縣臺記者在及時報道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新成就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和挖掘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新做法、新經驗。嘉定區新成路社區(街道)黨工委圍繞構建和諧、文明社區建設,將轄區內每幢居民樓或每個居民小組的在職黨員組織起來,和居委會黨員一道開展調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幫助居民解決各種困難的活動,創建“樓組黨建”工作法。經過幾年實踐,“樓組黨建”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上海市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的一項創新成果,也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一項民心工程。嘉定電臺記者經過多次深入采訪,挖掘出了許多典型事例,一經播出,立刻引起強烈反響。《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支部生活》等媒體紛紛對此作了報道,前往觀摩取經學習的單位多達183個。報道也促進了新成路街道本身的“樓組黨建”工作,一年后,街道8個社區共建立826個樓組黨小組,參加黨員4879名,占黨員總數的98%,實現了社區全覆蓋。
接地氣,就是身處基層、密切聯系群眾,區縣電臺記者貼近新聞信息源,能迅速及時地、真實準確地、生動活潑地報道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人物及其新聞故事。
獲2013年上半年度上海廣播電視(區縣)廣播新聞二等獎的作品,錄音報道《王玉英的十五串鑰匙》的故事,就凸顯了以小見大的特點。嘉定工業區婁塘社區60多歲的王玉英,十多年如一日幫助鄰居保管房門鑰匙,熱心為大家服務。她所做的都是一些零碎瑣事,但從鄰居主動把鑰匙托付給她,可以看到鄰居對王玉英熱心和誠信的認可,而這種鄰里之間的信任與互助正是我們構建和諧社區的基礎。王玉英在社區有著相當的知名度,一談到她,鄰里都會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但收集來的事例都很零碎。如何深入王玉英助人為樂的內心世界,將她長年累月堅持不懈的精神展示出來?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得知她常常因為鄰里托付的15串鑰匙,一忙就是一整天,于是花了一天時間跟隨這位熱心老人,采錄到了許多現場錄音。因為貼近,這些錄音生動真切,于是一篇成熟的錄音報道便自然而然地采制出來,也有了那段回味無窮的結尾:“走出鄰居家,街上已是萬家燈火,而王玉英手中晃動的鑰匙,(鑰匙間相碰的聲音為背景聲)仿佛在說,十五串鑰匙的故事還在延續……”
因為身處基層,區縣媒體更應該時刻掌握本地區重點工作和試點工作的進展節點,及時反映試點工作中的成功經驗,這既是責任,也是寫出好報道的有利因素。
嘉定區外岡鎮被列為上海推進城鎮化建設宅基地置換試點鄉鎮,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外岡50%的村民通過試點完成了宅基地置換,除個人增加了一大筆財產收入外,還大大改善了居住條件,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專業合作社經濟實力顯著提高,政府財政收入也有所增加,形成了多方共贏的局面。與此同時,一座“田園牧歌”式的新域鎮正悄然崛起。嘉定電臺記者抓住大批村民遷入動遷小區這個節點,生動反映了宅基地置換試點成功是深入土地經營權改革,加快土地流轉的一舉多得的好事。2013年1月21日播出的報道,用事實說話,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外岡鎮宅基地置換試點中注重做好三個平衡,即耕地不減少、資金實現平衡、農民普遍滿意,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進一步深化土地經營權改革作了很好的鋪墊。
重特色、突亮點、接地氣,是區縣電臺采制新聞精品、增強新聞競爭力與影響力的有效手段與途徑。實踐證明,把握時代脈搏,發揮好自身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優勢,區縣臺記者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