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土根
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搶占農村市場,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了手機。鄉鎮有線廣播作為傳統廣播媒體之一,應如何應對新的形勢,爭取聽眾?
2013年,浙江省全面推行“一省一網”建設,各市縣臺實行臺網分離。臺網分離后,鄉鎮站普遍作為網絡公司的派出機構劃轉,原有報道人員的關系隨同廣電站劃轉,業務指導依然由縣級廣播電視臺承擔;也有的地方報道人員劃入所在鄉鎮宣傳中心,負責上級報臺的通聯和鄉鎮有線廣播自辦節目的采編與播出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鄉鎮廣電站有線廣播自辦節目還要不要堅持辦下去?平湖市作出了肯定的回答。2014年,平湖市廣播電視臺 【2014】6號文件明確提出,各鎮(街道)廣電站要在2014年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節目改版任務,并對節目改版進行驗收和評比。從政策上明確了鎮、街道廣電站宣傳工作的重要地位,并對各鎮、街道辦好農村有線廣播節目,服務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造福廣大農村聽眾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平湖隸屬嘉興市,鄉鎮有線廣播自辦節目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葉逐步規范,鄉鎮廣電站(原廣播站)自辦廣播節目從無到有,節目從不固定到 “三固定”(即節目名稱固定、播出時間固定、采編播人員固定)。據統計,迄今為止,嘉興全市五縣兩區共58個鄉鎮廣電站,有50個辦有廣播自辦節目,其中38個站正常辦節目,每周開辦3檔以上自辦節目,其他都是不定期辦節目。據業內人士介紹,嘉興市的鄉鎮站廣播自辦節目在浙江是辦得最好的。作為嘉興市屬的縣級市,在平湖廣播電視臺的長期規范要求和指導下,9個鎮、街道廣播電視站全都開辦了廣播自辦節目,每周播出自辦節目都在三檔以上。平湖市鄉鎮廣播自辦節目質量考核在嘉興市文廣局每兩年一次的“十佳”節目抽評中,成績也是較好的。2013年度的嘉興全市鄉鎮廣播自辦節目 “十佳”抽評考核,平湖市有兩個站分獲“十佳”的第四和第五名,另有兩個站獲鼓勵獎。
平湖市的鄉鎮有線廣播自辦節目為什么能夠得以堅持,尤其是在臺網分離以后鄉鎮廣電站人員全部轉為企業后,鄉鎮站的廣播宣傳功能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強,這與平湖廣播電視臺長期重視、各鎮(街道)廣電站堅持有所作為是分不開的,鎮(街道)有線廣播自辦節目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農村聽眾的喜愛。據統計,2013年度,平湖市9個鎮、街道撥款給廣電站的宣傳經費有259.2萬元,比2011年增長40%。為了進一步加強鄉鎮廣電站的廣播宣傳工作,提高節目質量,吸引更多的聽眾,從2012年開始,平湖市廣播電視臺實施了“廣播進企業”工程,經過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近150多家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把有線廣播接入到了車間和食堂等生產、生活場所。
盡管平湖市的鄉鎮有線廣播自辦節目保留了一支較為完整的采編播隊伍,節目開辦也較為穩定,但和所有的傳統媒體一樣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聽眾群正在發生著變化。以前收聽農村有線廣播的主體是當地農民,現在年輕一代的新型農民大多數在城里經商和企業務工,他們早出晚歸,沒有時間聽廣播,真正在家務農的農民年齡都在五六十歲以上。其實,農村有線廣播收聽主體正在發生著變化。據2013年度平湖廣播電視臺“廣播進企業工程”滿意度調查表明,目前農村 “新農民”(即外來承包種地的農民和租住在農民家里的外來打工者)比較多,收聽主體正從高齡聽眾向年輕聽眾轉移,從被動收聽向主動、有選擇的收聽轉移。
二、有線廣播正在經受著新媒體的沖擊。平湖作為浙江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搶占農村市場,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了手機。另外,現有節目形態陳舊,內容缺乏針對性。由于鄉鎮廣電站一般只有1至2名報道員,每周又要采編三檔節目,壓力比較大。因此,一些廣電站的節目形態十分陳舊,不重視錄音手段的運用,甚至一檔節目連一個音響都沒有。有的廣電站節目包裝還是十幾年前的老樣式,有的節目一播到底,沒有欄目意識,沒有間奏樂。
針對上述情況以及面臨的挑戰,鄉鎮有線廣播的采編人員只有與時俱進,改進辦節目的方式和方法,尋求全新的傳播途徑,才能進一步提高節目傳播的有效性。
一、改版節目,全新包裝。為了改變目前鎮(街道)廣電站廣播自辦節目的現狀,吸引更多的聽眾,平湖廣播電視臺的做法是,對鎮(街道)廣電站自辦廣播節目進行統一改版。為了確保改版質量,廣播節目中心派出多名骨干力量,兩人一組各聯系3個鎮 (街道)廣電站,指導、協助各站開展節目改版,包括審定改版方案、節目開始曲、欄目頭的包裝制作等。如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鐘埭街道)廣電站,將原來以地域命名已經用了十五六年之久的《鐘埭之聲》節目改名為《今日開發區》,這是為配合鐘埭街道提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后著力打造成具有實力、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開發區而定位命名的。《今日開發區》重新設置了 《新聞播報臺》《三農服務站》《民生直通車》《文化在禮堂》《鐘埭我的家》五個板塊,對節目總片頭和各欄目都重新進行了包裝。新片頭和新片花音響豐富、定位明確,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對播報速度也有新的要求。改版后的節目形態追求內容豐富、形態多變,節奏明快,富有廣播音響、音效特色。一般每期節目安排三個專欄,主打欄目《新聞播報臺》和《三農服務站》每期都有,其他欄目靈活安排。
二、內容采編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收聽對象不同,喜歡收聽的內容自然不同,鄉鎮廣電站自辦節目的收聽對象主要是上了年紀的農民和在企業務工的中青年,也包括外來的新居民。老一代的農民喜歡聽天氣預報、農業技術,以及可學可用的種養信息和保健知識,年輕一代的聽眾則希望聽到有用的就業門路、招聘信息和文藝類節目。
針對轄區內企業眾多、新居民眾多的現狀,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鐘埭街道)廣電站在這次節目改版中開辟了《鐘埭我的家》專欄,為新居民服務,為他們提供咨詢,豐富新居民的生活與娛樂。同時,根據開發區內企業多、用工需求量大的特點,設置《開發區信息港》小欄目。這個平臺除了免費為企業發布招工信息外,廣電站還與當地一家知名社會網站協作,選播一些招聘信息,每周至少播出一期。
三、利用微信、電話等,讓聽眾參與到節目中來。在這次節目改版中,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鐘埭街道)廣電站開設了“微信播報”小欄目。雖然,憑鄉鎮廣電站的條件,目前還不能做到直播,但是,當期節目提出討論話題,讓聽眾通過微信、短信參與留言,下期節目選擇播出,同樣具有互動的作用與效果。現在,每期節目基本上可以選播5條微信內容,聽眾的參與量也在逐步提高。同時,針對老年聽眾在生產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繼續保留了熱線電話的參與方式,電話提問錄音,然后連線專家解答。
四、通過網絡把自辦節目送入企業。2012年,平湖市政府出臺并實施“廣播進企業”工程,實現了電臺廣播的延伸和有效覆蓋。經過三年的努力,目前平湖全市已經有150多家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企業通過網絡或調頻接收的方式,點播或轉播平湖電臺中午播出的《我在平湖》和下午播出《音樂下午茶》兩檔節目。為了爭取企業聽眾,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鐘埭街道)廣電站借這次節目改版機會,也將自辦廣播節目上傳到開發區政府網站,企業只要點擊開發區政府網頁上的相關鏈接,就可以通過廣播系統把《今日開發區》播放到車間和食堂等生產、生活場所,聽眾也可以直接在電腦和手機上點播收聽。
“架起溝通的橋梁,拉近你我的距離”,這是改版后《今日開發區》的關鍵詞,也定位了鄉鎮廣播的用途和功能。鄉鎮廣播既肩負著當地黨委政府的宣傳職能,又擔當著服務百姓的職責,只有兩者兼顧好,找到平衡點,才能讓黨委政府滿意,聽眾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