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羔羊瘡病是由病毒所致的傳染病,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減少,口內流涎,咀嚼緩慢,欲吃而不敢吃,嘴、唇等處皮膚和黏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瘤狀厚痂。該病傳染快,死亡率較高,如果處理不及時,在羊群中危害極大。
預防 羔羊剛出生時,應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碘酒清洗母羊乳房、羔羊口腔,每天1次;用具和羊舍定期用20%氫氧化鈉溶液或10%石灰乳等徹底消毒;喂給羔羊質地柔軟并富含維生素的飼草。
治療 發病后,應對全群羊只進行徹底檢查,將患病羔羊隔離治療。癥狀較輕的,用2%食鹽溶液或碘酒清洗口腔;出現全身癥狀的,先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帶痂硬塊,去除痂塊,然后用草木灰、青霉素外敷,并用青霉素、鹽酸嗎啉胍、地塞米松或磺胺類藥物肌內注射。
(作者聯系地址:貴州省隆縣長流鄉農業服務中心 郵編:56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