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霞+李曉
沂蒙山區丘陵眾多,路況不平,針對山區實際,大力發展先進適用的小型農機具,對推進沂蒙山區農機化發展,提高沂蒙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意義重大。
一、沂蒙山區地形的特殊性,決定了小型農機的適用性和優先發展小型農機的必要性
沂蒙山區的特點是丘陵眾多,地表起伏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地塊小而不規范,田間機耕道路建設滯后,給農機化發展帶來了諸多制約因素。小型農機輕便、操作靈活、適用性強,特別是新型農機,先進性和適用性尤為突出。只有立足小農機,發展大農機,才能有效推進沂蒙山區農機化發展。沂蒙山區農田改造正在快速發展,在發展策略上應大、中、小型農機兼顧。當前,應突出適用性,以發展小型農機為主,大型農機為輔。
二、小型農機在沂蒙山區唱主角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沂蒙山區農機保有量迅猛發展,小型農機特別是手扶拖拉機越來越多。手扶拖拉機配套機具和微耕田園機更是錦上添花,促進了山區農機化的發展。
使用效率高的大型農機前提是耕地集中和田園化,而在沂蒙山區實現大面積的耕地集中經營和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沂蒙山區的農田大都是依山而建,高度不一,塊小地散,落差不等,田間道路更是彎彎曲曲、隨坡而進。大型農機很難進入開展作業。小型農機的發展,有效地推進了沂蒙山區農機化發展,特別是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沂蒙山區農機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機耕機播、秸稈還田、聯合收獲和機械植保普及率一年比一年高。潛水泵、花生剝殼機、電動風車、玉米脫粒機、青飼料機、機動噴霧器、微耕機等小型農機的廣泛應用,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發展。
小型農機具已被實踐證明符合當前沂蒙山區生產力發展實際,應將研發和推廣先進實用小型農機作為加快沂蒙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戰略措施來推進,這也是實現沂蒙山區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一環。現代農業是高度集約化經營的產業,是以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節約為原則的土地生產率與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的高產、優質、高效、環保型產業。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條件和手段的現代化。大面積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能節約農業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三、農機推廣中須注意的問題
1. 推廣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的新機具、新技術
沂蒙山區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甘薯、生姜和黃煙等,在推廣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結合作物生長特點、時段,優先推廣投資少、見效快、綜合效益顯著的技術或機具。小型農機適合沂蒙山區的農田作業需求,要大力引進和推廣,但所推廣的技術或機具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還要注重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選擇引進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必須充分考慮是否符合沂蒙山區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機化發展總體目標。
2. 促進農機與農藝的有效結合
走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堅持農機農藝相結合方式,加快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力度,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沂蒙山區農業機械化的最終目的。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為依托,以購機補貼為推動,進一步擴大示范區域和示范面積,發揮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及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規模效益。結合土地流轉和山區特色,狠抓山區農產品初加工、手扶配套機具等小型先進實用的農機推廣,做好農作物犁耕耙、種播收、存運整的農機化文章,實現農機農藝有效結合。
3. 推廣的技術要試驗、示范
沂蒙山區小型農機的推廣,要進一步改進推廣方法,通過分任務、搞宣傳、抓演示、簡程序、優服務等多種形式積極落實購機補貼惠農政策。加強宣傳、落實服務、強化效果、營造良好的農機使用氛圍,做到“農作機化”“機作效化”“雙結密化”“安全量化”(雙結:即農機農藝科研相結合,農機與作物時段作業相結合)。
4. 做好推廣服務,促進沂蒙山區小型農機推廣工作健康發展
小型農機在沂蒙山區已經有很好的基礎,被廣泛認可。搞好農機化技術推廣社會化服務工作,必須理清現有農機保有量和分布,做到因勢利導,有效利用,發展互助,發揮農機最大使用率。提高農民對新技術、新機具的認識水平,增強“以機致富”的信心。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幫助農民學習掌握實用新技術或新機具的使用方法、維護保養技術。做好農機補貼、租賃、買賣、報廢和作業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和發布服務,確保農機“閑時不閑”“忙時不亂”“安全高效”。
5. 加強沂蒙山區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
近年來,沂蒙山區村莊老齡化現象普遍,強壯勞力多外出打工,農田生產多依靠老人婦女,農業搶收搶種不及時,減產現象嚴重。小型農機適應山區農業發展,如一些微耕機械,老人婦女經過培訓后,也能操作自如。
加強沂蒙山區農機化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互助組織,提高機械應用水平,積極推進農業機械技術服務主體向多元化發展,堅持服務三農的指導思想,走“立足小農機、發展大農機、農機雙結合”的路子,開展有效服務,逐步建立完善的沂蒙山區農機化服務體系。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沂水縣農機局 郵編: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