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平華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四川成都 610066
·臨床應用·
不同傷口處理原則在糖尿病合并壓瘡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龔平華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四川成都 610066
目的探討不同傷口處理原則在治療糖尿病合并壓瘡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來該院治療的糖尿病合并壓瘡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采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處理皮膚創面來治療糖尿病合并壓瘡,對照組采用常規創口處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傷口愈合的時間,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創面愈合的時間為(12.5±2.6)d,明顯少于對照組(22.3±5.1)d,并且有效率達到了100%,對照組為83.3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治療患者糖尿病合并壓瘡,其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傷口處理原則;糖尿病合并壓瘡;臨床價值
壓瘡又叫壓力性潰瘍,指的是局部組織由于長時間受壓,導致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和營養缺乏而使組織壞死和破損,是臨床上慢性疾病常見的并發癥,而糖尿病患者的神經末梢存在循環障礙,因此較容易發生壓瘡[1]。糖尿病并發壓瘡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痛苦,影響其疾病的康復。該院在使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處理皮膚創面來治療糖尿病合并壓瘡時獲得較好療效,為研究其與常規創口處理的不同,選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來該院治療的糖尿病合并壓瘡患者60例,現作如下實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來該院治療的糖尿病合并壓瘡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人。其中觀察組有男17人,女13人,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63.4±3.2)歲;對照組有男16人,女14人,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2.1±3.8)歲。所有患者均在壓瘡形成后入院,創面有破潰,按壓瘡分期。
1.2 方法
1.2.1 創面處理①觀察組:一般性創面先使用0.5%的碘伏對創面和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然后使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涂于創面皮膚,并用無菌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對感染性創面,用3%的過氧化氫對創面進行徹底清洗,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用0.5%的碘伏消毒,均勻涂抹無機誘導活性敷料,并用無菌紗布覆蓋。每日換藥1次,若情況好轉則隔日1換,直道創面愈合。②對照組:采用常規創口處理方法處理壓瘡創面,使用0.5%的碘伏消毒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并用膠布固定,換藥的時間同上。
1.2.2 判效標準①愈合的時間:自用藥開始至創面完全愈合的時間;②效果判定:評價治療30 d后的效果。治愈:創面完全愈合;好轉:創面面積縮小超過20%,有較少滲出液,有肉芽組織生長,無分泌物;無效:創面的面積及深度無明細變化[2]。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觀察組患者創面愈合的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并且治愈及好轉的患者明顯較對照組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愈合時間及療效對比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組織修復功能損失,若并發壓瘡,感染后病原菌容易侵入到周圍組織,從而引起膿毒血癥、敗血癥等[3]。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處理糖尿病患者的壓瘡創面,對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尤其重要。
無機誘導活性敷料在處理糖尿病合并壓瘡時具有獨特優勢。無機誘導活性敷料可以誘導上皮細胞的增殖,并能持續性地誘導細胞的表面生長因子和IV膠原的合成,這對于創面的愈合能夠起到促進作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作為一種新型的誘導性生物創面敷料,其組成成分是與人體的組成元素一致,因此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且還能夠中和創面上的酸性滲出物,從而抑制細菌的繼發性感染。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創面愈合的時間比對照組短,而且治愈及好轉的患者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使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處理糖尿病患者并發壓瘡的創面,較常規處理方法其效果更加明顯。
綜上所述,采用無機誘導活性敷料治療患者糖尿病合并壓瘡,效果顯著,是一種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處理傷口的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盧芳,馮畢龍.傷口的分類及處理原則[J].中國臨床護理,2011,7(12):365-367.
[2]陳鳴明.糖尿病并發壓瘡患者的創面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9):108-111.
[3]張素梅,孫群.皮膚創面無機誘導活性敷料治療糖尿病合并壓瘡[J].護理學雜志,2009,12(24):41-43.
R473.6
A
1672-4062(2014)09(a)-0028-01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