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華,劉海燕,劉 偉,楊亞彬,謝建中,馬愛萍,鐘 翔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yī)院 1.院部;2.藥學部;3.檢驗科;4.感控科,云南 景洪 666100)
隨著抗菌藥物的問世和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感染的病死率,但同時也導致了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出現(xiàn)和蔓延,特別是多重耐藥菌株的出現(xiàn)常導致感染治療失敗和成本加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已成為控制醫(yī)院感染的重要課題。為確保我院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減少或減緩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根據(jù)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規(guī)定和要求,藥學部聯(lián)合感控、檢驗科對2012年第四季度檢驗科標本細菌培養(yǎng)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及醫(yī)院調整抗菌藥物采購目錄提供依據(jù)。
資料與方法 標本來自我院2012年9月-2012年12月(四季度)門診及住院患者各類標本(尿、痰、血液、分泌物、腹水、引流液、膽汁等)4718份。試劑與儀器:藥敏用培養(yǎng)基,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的血平板;血培養(yǎng)儀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BACT/ALETR3D;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VITEK-2 Compact。菌株分離與鑒定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細菌分離英姿培養(yǎng):細菌鑒定用VITEK-2 Compact;藥敏試驗操作方法和判斷均嚴格按CLSI標準進行。
統(tǒng)計方法:采用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
結 果 1.病原菌分布:本季度全院送檢標本4718份,住院標本4436份,門診部277份。陽性標本1097株,分離率為24.7%。檢出菌以革蘭陰性菌多見,其次為真菌及革蘭陽性菌。檢出菌種類分布見表1。
2.多重耐藥菌分布:本季度共檢出多重耐藥菌株161株,占檢出菌的14.67%(161/1097)。在痰、尿、分泌物中的檢出較高,占檢出多重耐藥菌比分別為48.44%、27.95%、11.18%。多重耐藥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氏不動桿菌多見。多重耐藥菌在標本及科室分布見表2、表3。

表1 病原菌種類分布
3.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情況:54株金黃色葡萄球菌藥敏試驗顯示:芐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均為92.7%,克林霉素、紅霉素、阿奇霉素均為41.8%,四環(huán)素為36.4%,復方新諾明為16.4%,慶大霉素為10.9%,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曲松、頭孢吡肟均為1.8%,喹努普汀/達福普汀、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環(huán)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菌均為0%。
4.主要陰性菌耐藥情況見表4。

表2 不同標本多重耐藥菌分布情況(株)

表3 多重耐藥菌在科室分布情況

表4 2012年第四季度革蘭陰性菌耐藥率(%)
討 論 病原菌檢出排在第1位的為白色念珠菌,但由于條件有限未開展藥敏試驗。檢出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與李佩章、陳莉明等報道的相似[2,3]。多重耐藥菌占檢出菌的14.67%,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鮑氏不動桿菌多見。主要以痰、尿標本檢出較高,耐藥菌株主要分布在ICU,普外科、泌尿外科、兒科患者。ICU以鮑氏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普外科、泌尿外科、兒科以大腸埃希菌為主,分布符合??铺攸c。
1.革蘭氏陽性菌耐藥分析 黃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對芐星青霉素、阿莫西林處于較高耐藥,耐藥率均高達92.7%。對克林霉素、紅霉素、阿奇霉素耐藥率均達到41.8%;四環(huán)素36.4%,復方新諾明16.4%,慶大霉素10.9%;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菌素類、替加環(huán)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等敏感。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建議選用頭孢唑林,不建議選用耐藥率較高的克林霉素。
2.革蘭氏陰性菌耐藥分析 ⑴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對氨芐西林、哌拉西林高度耐藥,耐藥率分別為100.0%及99.4%。氨芐西林已停用,我院目前只有哌拉西林/舒巴坦,鑒于哌拉西林高度耐藥,建議醫(yī)院藥事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暫時停止該藥在我院的使用。碳青霉烯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的阿米卡星對肺炎克雷伯菌較為敏感,耐藥率在0~7.2%之間,可用于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三、四代頭孢如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及單環(huán)類氨曲南的耐藥率均在27.1%。呋喃妥因的耐藥率為21.7%,復方新諾明24.1%,應根據(jù)藥敏結果和感染部位選用,不推薦除泌尿系外其他部位的感染。
⑵大腸埃希菌: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四環(huán)素耐藥率分別為89.2%,77.1%,耐藥率超過75%,我院已停止使用氨芐西林,四環(huán)素不用于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治療。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藥率均在54.2%。在檢出的161例多重耐藥菌中大腸埃希菌占比為55.27%。主要為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ESBLs)的細菌,可能與我院β-內(nèi)酰胺類、β-內(nèi)酰酶抑制劑復合物用量較大有關,因為該類藥物的使用與產(chǎn)生ESBLs細菌的分離率呈正相關,應參照藥敏試驗結果選用。
喹諾酮類的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43.4%,43.0%,防治耐藥性增加應謹慎經(jīng)驗用藥。目前碳青霉烯類、呋喃妥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對大腸埃希菌敏感性較高。
⑶銅綠假單胞菌:銅綠色假單胞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氨芐西林、頭孢唑啉、頭孢曲松、復方新諾明、四環(huán)素耐藥率均為100%、呋喃妥因88.4%耐藥。銅綠單胞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氨芐西林、頭孢唑啉、頭孢曲松、頭孢西丁、頭孢呋辛、頭孢孟多、復方新諾明、四環(huán)素對銅綠單胞菌天然耐藥[4],該細菌感染不選用上述藥物。
哌拉西林、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耐藥率在31.9%~36.2%之間,耐藥率較2008年18.42%~25.79%明顯升高[5],應慎重經(jīng)驗用藥,參照藥敏選用。阿米卡星耐藥率為29.0%。
由于長期用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中,能篩選出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突變株,因此,初代敏感的菌株在治療3~4d后可能發(fā)生耐藥,故測試重復分離菌株可能是必要的,臨床用藥宜個體化。
⑷陰溝腸桿菌:陰溝腸桿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唑啉耐藥率為100%,該細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唑啉、頭孢西丁天然耐藥,頭孢曲松對陰溝腸桿菌療效差[4],以上藥物不用于陰溝腸桿菌感染的治療。頭孢他啶、復方新諾明、氨曲南、哌拉西林、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34.1%,31.8%,31.8%,27.3%,25.0%,22.7%。碳青霉烯類、喹諾酮類、頭孢吡肟、阿米卡星較為敏感。
⑸鮑氏不動桿菌:鮑氏不動桿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頭孢唑啉耐藥率均為100%,該細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頭孢西丁、頭孢呋辛天然耐藥,以上藥物不用于鮑氏不動桿菌感染治療[4]。我院鮑氏不動桿菌對氨曲南的耐藥率為75.0%,建議暫停臨床使用藥。亞胺培南、四環(huán)素、哌拉西林、頭孢他啶、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的耐藥率在52.8%~69.4%之間。
3.建議與對策 細菌對β-內(nèi)酰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以及林可霉素類耐藥率較高,可能與既往我院抗菌藥物使用率高以及廣譜抗菌藥用量大,不規(guī)范使用有關,因為廣泛使用抗菌藥物所造成的選擇壓力是細菌耐藥性產(chǎn)生和維持的主要驅動力。萬古霉素、碳青霉烯類、阿米卡星、喹諾酮類目前對目標細菌處于較低的耐藥率,臨床使用中仍有一定的選擇空間,但一定要謹慎用藥,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藥物在疾病治療中的有效作用,最大程度地減少不良反應的產(chǎn)生,減緩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鑒于阿莫西林、哌拉西林耐藥率較高,建議暫停在我院使用。氨曲南對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為75%,該細菌為ICU常見致病菌,不宜在該科使用。
臨床醫(yī)師在診療工作中應參考我院細菌流行及耐藥情況結合微生物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同時參照相關的規(guī)范、指南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的選擇應根據(jù)感染部位、藥物的抗菌譜、藥效學、藥動學特點、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結合我院細菌分布及耐藥趨勢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醫(yī)院應加強重點科室如ICU、手術室、新生兒病房的感控管理,提高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意識,嚴格執(zhí)行多重耐藥菌株隔離措施,控制耐藥菌的產(chǎn)生。
[1]衛(wèi)生部辦公廳文件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1]5號《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2]李佩章,陳艷華,陸一平,等.腫瘤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765.
[3]陳莉明,郭天康,張浩軍,等.2002、2005年病原菌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752.
[4]SANFORDJP.熱病-桑德福抗微生物治療指南[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1:70-72.
[5]劉海燕,梁華英,劉偉,等.西雙版納州人民醫(yī)院2008年細菌感染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1,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