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安 江西省撫州市中醫院 344000
Colles骨折疾病具體指的是在橈骨遠端3cm左右出現的一種伸直型骨折類疾病,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腕部骨折疾病,中老年人及少年兒童是該病的高發人群[1]。本文對患有Colles骨折的患者應用手法復位方式與小夾板外固定技術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Colles骨折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7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5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1.3±0.5)歲;骨折發病時間1~13h,平均發病時間(4.4±0.8)h。治療組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1.2±0.6)歲;骨折發病時間1~12h,平均發病時間(4.5±0.9)h。上述三項自然指標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病例納入標準 (1)已被確診為Colles骨折疾病;(2)骨折發生時間在1d以內;(3)患者年齡18~80歲;(4)患者選擇接受非手術治療;(5)排除合并有其他骨折類疾病的可能;(6)以往沒有骨折疾病史;(7)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3 方法 采用手法復位方式與石膏外固定技術聯合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手法復位方式與小夾板外固定技術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具體方法:患者在充分麻醉后取坐位,將患肩外展90°左右,屈肘前臂旋前90°左右。助手握住患者的前臂近端實施對抗牽引,手術操作者的雙手拇指并列于背側把持住骨折的遠端,雙食指保持微曲狀態后置于掌側把持住骨折的近端,余指分別將患者的大小魚際握住,實施維持對抗牽引操作,保持該狀態5min左右。整復程度輕微移位的時候,操作者的雙拇指向掌側擠按,雙食指向上端提,用力屈腕對骨折掌側的成角進行糾正,用力尺偏以對尺偏角進行糾正。對重度移位進行整復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折頂方法,對重疊移位進行充分牽引糾正后,先使成角加大后,操作者雙拇指向掌側擠按,雙食指向上端提,迅速掌屈尺偏。取4塊前臂小夾板,夾板長度以超過腕關節2cm左右為宜,掌側及外側夾板的近端應該略縮短3.5cm左右,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夾板過長對曲肘功能造成障礙,小夾板遠端末端2cm的位置采用酒精燈烤彎45°左右[2]。
1.4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Colles骨折病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
1.5 療效評價 臨床治愈:骨折癥狀表現經治療徹底消失,肘部功能和外觀完全恢復正常,沒有對正常生活能力造成影響;有效:骨折癥狀表現經治療明顯減輕,肘部功能和外觀有顯著改善,生活能力略受到影響;無效:骨折癥狀表現經治療沒有減輕,肘部功能和外觀沒有任何改善,生活能力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3]。
1.6 數據處理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P<0.05則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詳見表1。由表1可見,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Colles骨折病情治療效果比較〔n(%)〕
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1)盡早實施復位處理,手法應該保證準確,避免反復復位操作使病情程度加重,對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使腫脹程度加重。不能為追求復位效果,對腕關節進行過度的屈伸。(2)小夾板的松緊程度應該保證適中,過松起不到防止移位的作用,過緊內壓力過高,會對血運造成障礙,應根據局部情況隨時對松緊度進行調整。(3)術后早期應加強功能鍛煉,鍛煉要循序漸進,主動和被動相結合,活動肩、肘、掌、指各關節,最大限度上預防上肢功能出現障礙。
[1] 金旗林,李佛保.老年骨關節扭傷與疾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31.
[2] 曹學偉.不超腕關節的小夾板外固定治療Colles骨折療效觀察〔J〕.中醫正骨,2012,12(12):41.
[3] 陳修濤.讓出尺骨小頭型夾板治療Colles骨折〔J〕.中國工礦醫學,2010,1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