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要: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同時多媒體平臺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簡單化、多樣化,節省了教學時間。本文簡要地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音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音樂 教學多媒體
由于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本著其具有“新穎、生動、直觀”的特點,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同時多媒體平臺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簡單化、多樣化,節省了工作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率,也給教師減輕了負擔。但同時我們要看到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師生都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因為多媒體軟件系統的開發使得教師喪失了一定的教學獨創性。多媒體教學看似簡單化,其實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學科學發展是值得各位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必要性
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的多媒體音樂教學軟件,運用動態放映、啟發剖析、情景模擬的方法,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合為一體并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形象逼真,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海量網絡資源,大大增加了音樂課教學的信息量,學生在學習音樂基礎理論知識之余增加了欣賞音樂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簡化了傳統的理論學習和音樂技法,使得音樂作品更具吸引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捷徑——多媒體輔助教學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說無論在何種學習中,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高中音樂因其在所有學科中所占的次要地位,學生大多將學習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高考要求的基礎課程上,而音樂課則處于無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越應該探索出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讓音樂課成為學生放松身心、解放思維的美好過程。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便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的規避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因教學設備落后而削減學生學習積極性、因音樂欣賞內容脫離生活而了無興趣等問題。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再是只有教師呆板講解的課堂,不再是只有教師在黑板上到處涂鴉,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聲情同步、身形并茂的音樂時間,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化的音樂語言直觀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增加。
(二)獲取海量網絡資源的工具——多媒體技術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我國各類學校的音樂類書籍、音像資料非常匱乏,不能滿足學生音樂課的實際需要。但是現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彌補了這一缺陷,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世界各個知名音樂家、音樂作品的相關資料,還可以聆聽欣賞或者下載各種各樣音樂課程內容,通過資源共享,使得音樂課多媒體課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規避了技術困難,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師則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專業課程的鉆研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更好地接收老師傳遞的知識,學生接收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同樣重要,該技術在短時間內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充分的感知,學生耳聞目睹、身臨其境、記憶深刻。專業的音樂軟件準確度肯定超越教師的音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軟件對學生的節奏和音準進行訓練,由專業的軟件對學生的能力做出評價,減輕了教師的壓力,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同時學生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無償或有償獲取音樂資訊,鞏固并拓展學習內容。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音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課改的不斷進行,我們必須承認,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其優點是相當多的。但是在多媒體技術大量應用于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誤區和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改進的方面,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教師都應當從教育實際出發,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服務國民教育。
誤區之一是“多媒體應用是公開課評比的必要條件”,幾乎所有的公開課評比都必須應用多媒體,多媒體本身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與方法,但是卻被一些教師錯誤的認為是必備的,不但沒有起到“畫龍點睛”、“活潑生動”的應有作用,卻更讓教師在課堂上顯得手忙腳亂,機械操作電腦的過程中忘了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課堂預置的一幅幅畫面上、一個個程序之中。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教師依賴這種方式而缺乏教學特色,學生被剝奪想象空間而造成更大的依賴,這無疑破壞了課改的最初目的,也必定找不到科學教學的最終歸宿。
誤區之二是“多媒體萬能”,根據課改的規定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是音樂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多媒體技術的開發與廣泛應用將音樂教學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突破了傳統音樂教育的時間、空間限制,將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但多媒體不是萬能的,它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的機械性,很多教師錯誤的認為多媒體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過分注重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使得音樂課成為一個機械的操作電腦的過程。事實上音樂教育是以情動人的情感教育,音樂教師的情緒投入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上的情感表達對學生有啟發、引導、激勵的作用,學生對老師的情感加以領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知識。而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表露的情感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重要表象,教師通過對這些情感的分析與判斷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心靈溝通、產生共鳴。同時音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文化知識、素養以及教學能力,通過優美的樂器聲、動情的歌唱聲和婀娜多姿的舞步不斷傳遞音樂的美給學生。
參考文獻:
[1]鄭婷婷.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的角色“塑型”[J].大眾文藝(理論),2008,(12).
[2]晉宗欽.淺議新課程標準下中學體育教師的素質[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3]李小麗.新課程下中學歷史教師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成功(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