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
一說起瓷器,中國人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畢竟從小的教育就告訴大家,中國就是瓷器之國,自古以來在中國這方面的工藝就獨步天下,曾靠著出口陶瓷賺取了大量的白銀。
據悉,來自東方精美的陶瓷,在歐洲一度是達官顯貴們最鐘愛的奢侈品,至今在一些古老的王宮或者城堡中,仍能看到柜子里精心擺放的中國瓷。當年家里擁有一套中國瓷器,在歐洲無疑是身份的象征。
而近年來買賣雙方的角色卻悄悄然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覺得,在家里擺放上一套歐洲瓷器,才是真正的洋氣。在這種消費心態的帶動下,在中國人海外奢侈品消費的購物清單上,除了傳統的皮包、手表、化妝品這老三樣外,瓷器也被加了進來。
這些被奢侈品買家帶回國的瓷器價格不菲,和平日里用來盛湯裝面的瓷器價格有著天壤之別。就拿韋奇伍德瓷器來說,煙灰缸大小的一件售價折合成人民幣為四五百元。但比起標簽上的價格,一些中國買主更看重的是韋奇伍德瓷器所代表的奢華。
據了解,韋奇伍德從1759年開始燒制瓷器,這家“老字號”的產品深得英國王室和上流社會的喜愛。1793年英國使團出使中國,韋奇伍德瓷器是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之一。當時,中國皇帝對馬戛爾尼呈上的瓷器嗤之以鼻,但現在中國的奢侈品買家們卻將成套的韋奇伍德瓷器裝進了自己的購物袋里。
韋奇伍德的瓷器從2010年后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顯著增長,現在已經在中國開了30家店。韋奇伍德公司的勞拉·羅伯茨認為,在中國人一下迷上高質量骨瓷的背后,是對英式奢侈品牌的向往。韋奇伍德公司稱,他們的產品將英國傳統的風范和現代設計結合在一起。當然,想在家里擺上一件這樣的“結合品”,要付出的代價卻不菲。
如今,中國不斷增大的中產群體對骨瓷生產商來說,意味著一座金礦。越來越多中國游客的身影出現在了瓷器銷售柜臺前,雖然他們明知中國也生產高質量的骨瓷,但還是愿意一擲千金,只為那一抹若有若無的英倫風情。
奢侈品零售商哈羅茲百貨瓷器部的銷售助理喬丹·帕斯稱,中國人喜歡有歷史含義的英國品牌瓷器,一買就是四五個。為了更好地服務來自瓷器之國的奢侈瓷買家,哈羅茲的韋奇伍德專柜要增加兩名漢語導購。而在這類商場中,外語導購的數量正是反映商品受歡迎程度的最直觀的標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