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泰州市環保局 海陵分局,江蘇 泰州 225300)
泰州市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的調研
劉娟
(泰州市環保局 海陵分局,江蘇 泰州 225300)
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是生態創建的基礎性工程,是建成國家級生態市的先決條件。按照有關要求,創建國家級生態市必須有80%的縣(市、區)創成國家生態縣(市、區),而創建國家生態縣(市、區)又必須有80%的鄉鎮創成國家級生態鄉鎮。泰州市提出2016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市的宏偉目標,國家級生態鄉鎮的創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為泰州市及其他地區的創建工作提供指導。
生態鄉鎮;創建;調研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的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與此相應的是,泰州市提出了建設“和諧共生的生態名城”。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1]。為了貫徹實施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適應“富民強市、快速崛起”的發展要求,加快泰州生態市建設步伐,無疑是實現小康、奔向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在全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這一事關全局的戰略問題放到突出位置上來抓,推動全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工作跨越式發展。
2009年,泰州市正式啟動生態市創建工作,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隨之全面開展。2010年,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生態市建設工作會議,成立了生態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行動計劃》(泰發[2011]20號),明確提出2012年前力爭全市60%以上的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2013年前力爭達到70%,2014年前力爭達到80%。目前,泰州市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市共有85個鄉鎮(涉農街道)有生態鄉鎮創建任務,到目前為止,已有51個進入國家級生態鄉鎮行列,占總數的60%。其中,靖江市9個、泰興市9個、姜堰區15個、興化市8個、海陵區3個、高港區7個(詳見表1)。

表1 泰州市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情況表
(1)指標完成情況。按照環保部《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及管理規定(試行)》(環發[2010]75號)的要求,現行國家級生態鄉鎮建設指標體系共有5個基本條件和3大類21項建設指標。從總體完成情況看,5項基本條件均滿足;21項建設指標中,12項指標完成情況較好,9項指標不達標。需要注意的是,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項指標差距較大。特別是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目前全市85個創建鄉鎮(涉農街道)中,有污水處理廠(含接管)的僅有51家,不少鄉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
(2)資金投入情況。創建生態鄉鎮,資金投入是關鍵。根據測算,500噸、1000噸和2000噸三種規模污水處理廠建設費用分別約需200萬元、300萬元和500萬元;配套管網鋪設費用根據管徑大小和填埋深度而定,主管網、支管網的鋪設費用每公里分別約需100萬元、20萬元;垃圾中轉站平均建設費用約需70萬元。從泰州市已創成的5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看,平均投入達1000萬元。海陵區蘇陳鎮2012年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時,在市、區兩級財政補助未到位的情況下,鎮財政投入資金達500萬元,其中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建設投入了300萬元。姜堰區白米鎮在農村連片整治工作中,投入1200萬元建成2000噸污水處理廠一座,其中建廠費用600萬元由姜堰區財政投入,管網建設費用600萬元由鎮村自籌;投入455萬元用于垃圾收運體系(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建設,其中國家與省農村連片整治資金210萬元,市級配套資金245萬元;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村莊環境整治,其中國家與省資金和市級配套資金分別為310萬元和290萬元,其余資金由鎮村自籌。據統計,該鎮用于國家級生態鎮建設的資金累計達3700多萬元。
全市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重視程度不夠。面對創建要求更高、檢查更嚴、難度更大的新形勢,少數市(區)、鄉鎮仍持應付檢查的消極態度,在組織領導、隊伍建設、機制完善、資金投入等方面決心不大、力度不夠。特別是有些經濟基礎薄弱的鄉鎮,畏難情緒比較嚴重,創建工作總體推進緩慢。二是機制有待健全。從考核機制看,生態文明考核在全市三個文明考核總分中僅作為加分項目,且累計加分不超過8分,剛性不夠,難以充分調動各地的積極性;從工作機制看,目前仍以市環保局牽頭為主,工作例會、定期通報、部門協商等機制尚未建立,未能形成整體合力;從督查機制看,亟需建立強有力的創建督查機制,以切實解決績效難評估、責任難追究的問題。三是環?;A設施建設滯后。鄉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偏少,配套管網鋪設不到位,部分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不能滿負荷運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進展不快,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較為脆弱。
通過調研發現,當前一些地區在創建工作上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1)推進機制創新。南通市在實施創建目標責任制、工程建設月報制、綠色創建季報制、推進情況點評制、工作要情通報制、重點項目督辦制、紀檢監察巡查制、區域限批促進制等八大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完善了一線緊逼的推動機制、部門聯動的協作機制、考核獎罰的激勵機制、責任追究的問責機制、資金補助的投入機制和宣傳教育的推進機制等六大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窗彩谢搓巺^建立了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對不能按時完成創建任務的,鄉鎮主要負責人必須上交“兩書”,即檢討書和辭職書。
(2)解決資金瓶頸。浙江省安吉縣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2005年,該縣出臺《生態縣建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從2005年到2007年,縣財政預算三年安排6000萬元用于生態項目補助和工作獎勵,并要求各鄉鎮安排相應的配套資金。具體補助辦法是:對獲得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省、市生態鄉鎮命名的,給予20萬元到50萬元的獎勵,市、縣級生態村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原則上補助總投入的50%;在村莊環境整治等方面都安排了相應的專項資金。2010年,揚州市政府出臺的《揚州生態市建設工作獎勵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對2009年底前通過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或命名的鄉鎮,每家獎勵30萬元(市、縣各承擔50%);從2010年起,對按計劃當年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考核命名的鄉鎮,每家獎勵50萬元,獎勵資金從市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中列支?;窗彩袕?011年起,專門拿出3000萬元專項資金對生態創建工作進行獎補。
(3)加快硬件建設。各地都突出抓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這兩個重點。浙江省安吉縣污水處理從安吉集鎮和村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村而宜,設計建設了各種類型的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有集中處理,也有分散分戶處理;有生態濕地處理,也有生物膜處理、氧化溝處理、沼氣處理;有無動力處理,也有微動力、有動力處理。目前全縣80%以上的集鎮和8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的處理。安徽省霍山縣是全國第四家國家生態縣,全縣建成12座鄉鎮集鎮與中心村莊生活污水潛流式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和1000多座農戶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80%。淮安市扎實推進“藍天、綠水、寧靜、潔凈”工程,累計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含接管)116個,鋪設管網832公里,特別是該市淮陰區31個鄉鎮用51天時間實現了全區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全覆蓋。安吉縣在垃圾處理上,全縣15個鄉鎮建成19座垃圾中轉站,縣里積極引進并抓緊建設垃圾焚燒發電綜合利用項目,從而形成戶聚、村收、鄉鎮中轉、縣統一處理的收運網絡。對一些偏遠村和工作基礎較好的村實施垃圾分類,廚房垃圾作堆肥,固體垃圾回收,做到垃圾資源化、減量化。
根據泰州市的實際情況,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做好創建工作:
(1)建立健全考核獎懲制度。1)把生態鄉鎮創建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到各地、各部門的效能建設與績效管理考核中,由三個文明考核加分項目變為必考項目,并進一步加大分值,突出生態創建工作的重要地位。2)按照《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行動計劃》(泰發[2011]20號),對各市(區)生態鄉鎮創建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進行目標任務的細化分解,并納入各地市長環保目標責任狀中,確保任務分解到位、落到實處。3)對不能完成年度生態創建工作目標的地區和部門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并且將該項工作的考核情況與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掛鉤,切實提高各地創建工作的積極性。鑒于市、縣財政分開的實際情況,建議探索建立保證金制度,各市每年年初上繳保證金至市財政統一專戶,年終進行考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在返還保證金的基礎上,再給予適當獎勵;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保證金全額返還;不能完成的,保證金全額扣除用作當年的獎勵資金。
(2)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1)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市區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對市區生態創建工作進行獎勵和扶持。重點加大對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補助力度,對建設日污水處理能力在300噸以下污水處理廠的鄉鎮,補助50萬元;300噸以上的補助100萬元;對建設主管網的鄉鎮,每公里補助20萬元,支管網補助5萬元,每個鄉鎮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各市政府也應切實加大對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資金的投入,認真制定落實以獎代補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環?;A設施建設[2]。2)科學選擇建設方式。一是建設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廠。主要適用于人口較多的鄉鎮。建議居住人口25000人以上的鄉鎮,建設日處理污水5000噸以上的生活污水處理廠;10000人至25000人的,建設日處理污水2000噸至50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6000人至10000人的,建設日處理污水1000噸至20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二是生活污水與工業污水合并處理。主要適用于中型規模,對工業廢水有一定承受能力的鄉鎮。三是建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適用于無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量較小的鄉鎮。居住人口2000人至6000人的鄉鎮,可建設日處理污水500噸至1000噸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廠。四是采取生態微動力污水處理。適用于水量較小和水質濃度較低、不含工業廢水的小型村鎮、農村集中居住區和旅游景觀區。對撤并鄉鎮的副中心及人口少于2000人的鄉鎮也可以采取這種處理模式。五是接入城市污水管網。主要適用于距離主城區污水管網5公里左右、符合接入要求的鄉鎮。3)提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率。把污水管網建設規劃與區域發展總體規劃結合起來,做到廠網并舉、管網先行,防止出現“曬太陽”工程。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要加強生活污水的收集和接管,強化對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管,采取不定期抽檢等形式,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和運營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測、考核、評估,規范自動監測監控、臺賬資料、人員管理和污泥處置等制度,確保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3)加快城鄉垃圾一體化建設。按照每個鄉鎮都要建設1~2座農村垃圾中轉站的要求,全面推廣“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置5級管理模式,采取“農戶交一點、鄉鎮補一點、財政撥一點”的方法,保障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運行資金。目前,市區已經出臺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管理工作考核驗收辦法,建議各市參照市區模式,結合實際,制定各自的考核驗收辦法。
(4)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2012年,姜堰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高標準通過省環保廳驗收,該區在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的同時,還同時進行道路硬化、綠化造林、河道清淤、村容整治、衛生改廁、秸稈綜合利用等環境整治工作。建議其他市(區)推廣姜堰區的經驗做法,科學制定連片整治計劃,切實解決一批飲用水安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1)突出抓好河道綜合整治。當前,部分農村的溝、渠、塘發黑、發臭,河床變淺,部分河流干涸后變成天然的垃圾場,農村河流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建議各級政府認真做好河道疏浚和村莊河道整治工作,落實專項管護經費,并建立長效機制,逐步恢復水體功能,不斷鞏固和擴大農村河道疏浚整治成果。2)著力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采取源頭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從源頭上削減污染源,一方面加強對農業生產排放污染物的處理,力求標本兼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示范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嚴格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提倡應用生物農藥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逐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3)切實加大農村工業污染防治力度。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淘汰污染嚴重的生產項目、工藝、設備,防止“新五小”企業向農村地區轉移。推進污染集中治理,根據區域環境承載能力和生產力布局,調整優化農村工業布局,引導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區適當集中,對污染實行集中控制。
通過分析泰州市的實際狀況,與國家級生態鄉鎮考核指標相比較,學習相關地區的先進經驗,提出泰州市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的努力方向,對其他地區的創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張秋根.生態市建設的理論分析[J].生態經濟,2001,(12):10-12.
[2]朱小兵.生態示范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初步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S2):105-107.
(責任編輯 劉 紅)
Taizhou National Ecological Research Report Township Building Work
LIU Juan
(Hailing Branch of Taizhou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Create a national eco-towns are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o create,build a national ecological city is a prerequisite.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creating a national ecological city must have 80 percent of the counties(cities,districts)create a national ecological county(city,district),and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ounty(city,district)and must have 80 percent of the township Creation national ecological towns.The city's proposed 2016 national ecological city built the grand goal of creating a national eco-town work is very important,and we will work to create a national eco-town,a special investigation,to create work in other parts of the city and provide good guide.
Eco-towns;create;research
X22
:B
:1671-0142(2014)03-0035-04
劉娟(1980-),女,江蘇泰州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