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ZHANG Fan;劉夢珂 LIU Meng-ke;劉丹 LIU Dan
(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沈陽 110168)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
作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大體包括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熟悉研究領域的科學技術和發展現狀、培養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提高研究生素質能力等等。當今社會,知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研究生的核心競爭力,對研究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是必然選擇。各高校的實踐表明,對研究生素質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和論文撰寫的過程中,還要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學術文化活動,使研究生素質能力多途徑、開放式的發展。而學術沙龍作為開展學術文化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對促進高校學術文化的繁榮和研究生素質能力的培養具有深遠意義。
沙龍(Salon)原意為“大客廳、會客室”,這種溝通與融會思想的活動方式起源于法國。起初參加沙龍的人多為戲劇家、小說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等等,直至十七世紀中葉,英國逐漸形成科學家們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各自研究領域的難題或提出自己新學術觀點的組織,這一自愿形成的組織被命名為“無形學會”,這就是學術沙龍的雛形。由于學術沙龍有著開放化、氣氛活躍、共享性、平等性、深入性和易行性的特點,因此成為學術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學術沙龍也逐漸演變得更具規模和規范性,并在十七和十八世紀的科學研究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學術沙龍可以讓參與者基于不同視角和思維表達自己觀點,從而在沙龍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發創新思維。
為了促進高校學術文化繁榮,加強研究生學術氛圍建設,端正研究生的學術態度,激發學術熱情,鼓勵研究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根據自身情況和專業特點開展了學術沙龍,研究生學術沙龍是導師和研究生之間思想交流與碰撞的陣地,也是啟迪智慧與交融觀點的平臺,更是閃現創新思維和激發靈感的磁場。
學術沙龍具有“不受參加者身份和研究領域的限制;有較強的學術性和思想性;思想和言論自由”的三大特征,對研究生素質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輕松、自由的沙龍氛圍中,專家、導師和研究生的身份平等,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有助于新想法和新觀點源源不斷地產生。研究生學術沙龍架起了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平等交流和友誼的橋梁,有利于激發研究生創新思維,也有利于研究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提高。
3.1 研究生參與度低 研究生學術沙龍是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各研究生之間交流與互動的平臺,專家和導師應作為學術沙龍主題的掌控者和討論方向的引導者,研究生才是學術沙龍真正的主體。然而在目前高校學術沙龍舉辦過程中,主要是由導師或外聘專家以PPT的方式傳授科研成果和科學方法,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觀點,研究生只是認真聽并記錄而很少和導師或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參與度較低,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能力素養的提高。
3.2 學術沙龍體系構建不完善 學術沙龍對于營造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增近導師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提高研究生學術科研能力、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創新思辨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學術沙龍的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體系構建不完善的問題,比如沙龍前期宣傳不到位、沒有及時展示沙龍的開展成果等等。每期沙龍結束時研究生很少對每期討論的主題和整體框架進行歸納、提煉并撰寫心得體會,這使得研究生缺失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的機會。
研究生學術沙龍作為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關鍵環節,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素質能力,使研究生人才邁上更高層次的臺階。學術沙龍成為了導師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間溝通的紐帶,不僅活躍了學術氛圍,提升了學術文化建設,對研究生獨立思考、探索創新和學術能力的培養更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針對目前高校中學學術沙龍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4.1 精心選定沙龍主題 學術沙龍質量的高低和主題選定是否恰當緊密相連。學術沙龍的選題應有宏觀性和前瞻性,選定與參加者自身的學科背景和科研成果密切相關的、與學科建設和發展有關的熱點問題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主題。恰當的沙龍主題能調動參加者的發言積極性,推動知識創新,從而使得學術沙龍的開展更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在高校學術沙龍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在選定主題時向研究生下發調查問卷,搜集研究生感興趣的或研究生認為對學術研究有意義的題目,使研究生有選題自主性和積極性。
4.2 積極宣傳學術沙龍 學術沙龍在舉辦前期一定要積極宣傳,否則參與者少也會降低學術沙龍的質量。比如至少提前一周通知沙龍舉辦的時間、地點和主題等等,通過提前通知本期沙龍主題或共享有關文獻資料,可以讓參與的研究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才不會在沙龍舉辦過程中充當看客或聽客的角色,當研究生由于思路受限或對某一問題了解不夠深入而緘默不語時,導師應積極主動開拓學生的思路,引導并啟發學生思考,宏觀掌控沙龍主題的討論走向,把討論主題引向深入,從而真正達到學術沙龍的平等性。
4.3 提高研究生的參與度 由于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和科研水平有限,目前學術沙龍開展過程中主要由導師選定主題并對討論過程進行宏觀掌控,但是導師應積極培養研究生具備主人翁意識,提高研究生的參與度。高校的學術沙龍應給予研究生更多平臺和機會,比如邀請優秀研究生演講,分享自己最新的學術成果、研究方法和心得體會,這種貼近研究生自身的主題會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也有利于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學術沙龍結束以后,也可以請學生對當期的學術沙龍開展的優缺點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以打分或投票的形式評選出學生認為最受益匪淺的主題,通過這些方法提高研究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能使導師更關注和了解學生的心聲,并為下一次的學術沙龍做充分準備。
4.4 開拓創新思維 研究生通過參加學術沙龍可以開拓創新思維和思辨能力,比如在今后學術沙龍的開展過程中可以邀請本學校相關專業領域或其他兄弟院校相同專業的導師和優秀研究生參與到學術沙龍中共同探討問題,這種學術背景和研究視角的差異有助于拓寬研究生視野,拓展思維和創新能力,也有助于和其他高校的研究生相互交流、共同進步,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和素質能力的提高。
4.5 展示學術沙龍的開展成果 雖然大多數研究生在參與學術沙龍的過程中都認真思考、記錄,但如果在沙龍結束后不認真整理就不會對新知識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學院應要求參加學術沙龍的研究生堅持撰寫發言提綱和記錄討論過程中的研討成果,并以書面形式總結他人的研討精華和自己的感悟、理解,也可以開展與沙龍主題相關的征文比賽或通過頭腦風暴等方法挖掘并激發學術潛能,這樣有助于對學術沙龍探討成果的歸納總結,也有助于訓練和培養研究生的書面撰寫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素質能力。
[1]常正霞.淺談學術活動對研究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以西北師范大學為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05:96-100.
[2]翟長生,閆世強,林堅,李建平.沙龍式學術交流組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10,05:386-387.
[3]徐貴寶,范文輝,王泰鵬.利用學術活動促進研究生素質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09,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