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謙
探訪在稀土王國誕生的尖端稀土新品贛產「磁王」打破西方壟斷
●秦謙
江西礦產資源豐富,其中贛南是全國重點有色金屬基地之一,稀土儲量大,素有“稀土王國”之美譽。多年來在稀土采礦、冶煉等方面擁有優勢,而深加工方面較為薄弱。近年來,江西省以傳統礦產資源為依托,向產業鏈后端、價值鏈高端、技術鏈尖端應用領域延伸,生產出達到國內甚至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江西制造優勢在逐漸體現出來。
位于南昌經開區的江西江鎢稀有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鎢稀有材料公司),生產出的稀土速凝納米合金晶片(以下簡稱:稀土納米合金晶片),屬高性能磁性材料,被稱為“磁王”,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西方在該產品領域的壟斷。
近日,筆者走進該企業,探訪江西“磁王”的誕生歷程。
江鎢稀有材料公司總經理陳鑫介紹,以空調為例,其電機若用稀土納米合金晶片,電機效率將提高70%以上,性能更穩定、耗電量下降、噪音大大降低、使用壽命延長。電機是動力機械的“心臟”,納米合金晶片讓“心臟”工作起來游刃有余,發揮出超強動力。此晶片在便攜式消費電子、民用家電市場的用量非常大;新能源汽車是今后民用的主力軍,每輛汽車一般有50個以上電機需用此產品,用量5至10公斤。
從專業角度看,稀土納米合金晶片材料是生產粘結釹鐵硼磁體的主要原料,釹是稀土元素,釹鐵硼合體就形成一種新材料——釹鐵硼磁體。而釹鐵硼磁體是目前世界上磁性最強的材料。我國“神舟”系列飛船及“嫦娥”工程,均使用釹鐵硼作為永磁材料。
自造設備自產“磁王”
陳鑫表示,之前只有國外一家企業能批量生產稀土永磁材料。生產稀土納米合金晶片,關鍵是生產設備,而此類設備技術掌握在西方國家手里,國內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部門想引進這類設備,對方會設置系列條款,用在實驗室可以,工業生產就不允許。另外,引進價格十分昂貴,在2000年時國內一家機構購買時耗資達300萬美元。

在江鎢稀有材料公司生產車間,幾臺大型設備24小時忙碌運行。陳鑫告訴筆者,我省有關稀土納米合金晶片的研發從1995年就開始,但一直沒有產業化運營。
目前運行的設備,該公司經過了多年不斷設計與完善,直到2012年才正式投產。在運行的設備不好看,但較為實用,造出的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越,屬于企業核心的技術專利設備。
據介紹,公司生產的產品性能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磁性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磁能積穩定在16.1MGOe(磁能衡量單位)以上,已超過我國“十二五”攻關(≥15.1MGOe)的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而當前,國外公司產稀土納米合金晶片的該指標在13至15MGOe之間。不僅質量好,還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人均年產值約百萬元
據了解,江鎢稀有材料公司2011年9月設立,2012年3月開工建設,當年10月工程建成并一次投料試產成功。預計2014年可實現銷售收入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而該公司從管理到基層員工,才60余人,相當于人均創造百萬元左右的年產值。
陳鑫稱,就目前稀土納米合金晶片市場看,可以說是供不應求,但公司要打造細分市場龍頭,必須不斷生產出別的企業無法模仿的產品,為此,公司充分發揮企業研發團隊作用及與高校積極合作,向新領域延伸,正在加碼另一種稀土納米合金晶片,新產品的市場規模達8萬噸,遠比當前在生產的稀土納米合金晶片市場大。
如此高尖端的稀土納米合金晶片,生產時有何講究?該公司帶班作業的張師傅告訴筆者,自建廠以來,他一直從事技術工作,在生產設備的不斷調試中,探索出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具體操作時配合默契十分重要。比如,生產車間一臺機器,分三層樓操作,每一層有專門的操作員。每層樓有相對獨立的控制,但各層間又相互聯系,若三樓有變化,一、二樓就要調整,從而確保產品的穩定性。
“為使各操作環節保持完美配合,機器的操作,不是簡單的啟動或關閉按鈕,而要時時關注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參數。因此,所聘用的操作員一般都有大專以上文憑,不少還是本科。上崗前,要經過半年培訓,生產細節員工應爛熟于胸。”張師傅坦言,生產這樣的產品,要不斷創新,壓力很大。每個星期要開例會,員工有什么好想法、有啥建議,提出來共同探討,以便在生產中改進工藝,提高效率。
陳鑫告訴筆者,他很早就接觸稀土工作。早期,江西省主要生產初級稀土產品,目睹相關產品價格不斷遭買方壓價。很多時候賣不出好價錢,高的附加值被國外拿走。于是,在江鎢控股集團戰略布局下,公司應運而生,立足稀土納米合金晶片的批量化生產,咬緊研發、設備設計、生產、銷售等各環節投入,讓產品較快投入市場。在切身感受到稀土深加工所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讓“江西制造”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再經過幾年的努力,使企業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稀土納米合金晶片生產基地,為江西稀有金屬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不過,江西省在資源產品深加工方面,規模還偏小,在國際上有影響力、話語權的產品還不多,這與‘稀土王國’的地位還不匹配。只有生產出更多國際領先的資源類尖端產品,才能真正發揮出江西的資源優勢。”陳鑫說,我省高端、尖端產品的配套方面還有欠缺,人才培養不足,留住人才也難。先進的產品,需要政策傾斜度提高,培育出更成熟的市場。
記者手記
在江西省產業轉型中,江西省多家企業充分利用稀土、鎢等資源優勢,生產出在全球富有競爭力的產品,搶占戰略資源和戰略新興產業制高點。
位于靖安縣的一家硬質合金企業,是典型的鎢資源向鎢制品深加工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生產的硬質合金產品改變國內高端硬質合金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南昌高新區一家集生產、銷售、研發鎳氫電池用儲氫合金粉等新型高性能稀土產品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儲氫合金粉,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一些產品的性能可與國外同行相嫓美。
不過,總體上看,相對于發達地區,江西省擁有資源性深加工產品的數量還偏少,沒形成綜合實力強的產業集群。有較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國內外同業競爭壓力。
鏈接:
稀土納米合金晶片
稀土納米合金晶片是近年來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硬磁材料,主要應用于軍工產品、航空航天、計算機、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醫療器械、家電、自動化辦公等相關產品所配置的微特電機、傳感器、自動控制等器材上。是第三代高性能磁性材料發展的最新成果,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極高的磁能積和矯頑力、高能量密度等優點而被稱為“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