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雙雁
北京仗劍者安全防范技術顧問公司位于北京西郊翠微路一棟像核潛艇的二層建筑內,螺旋而上的樓梯略顯逼仄,通往辦公室的走廊有些狹窄……但就在這安靜的城市一角,有一些人,正在把安全作為一份事業不懈追求……
“仗劍者”成立于2008年3月。在此之前的2007年4月24日,埃塞俄比亞約200名武裝分子在當地時間6時,突襲了中原油田勘探局位于埃塞俄比亞東南部吉吉嘎州的Abole營地的工地,當時工地上約有37名中國人和超過120名當地工人。營地有一個連的當地政府駐軍,但當襲擊發生后,這支政府軍迅速潰散。襲擊造成中方9人死亡,1人輕傷,7人被綁架。隨著經濟的發展延伸,我國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但在向海外拓展的過程中,也開始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很典型的就有企業或者個人的人身安全問題。因為在貿易往來的這些國家,有些區域是非常紛亂的,難免會像埃塞俄比亞那次事件一樣,個人生命或財產遭受傷害。
在這種背景下,“仗劍者”公司正式成立了。公司成立之初就有十分明確的定位——面向我國赴海外人員與機構,以及國內各行業人員,為他們提供安全防范技術綜合業務培訓指導。
當記者問及公司名稱由來時,公司負責人來先生向我們道來。劍,素有“百兵之君”、“短兵之祖”的美稱,古時候,劍一般用于自衛,而不是主攻性的武器,和刀與長矛之類的冷兵器相比,劍的實用效果相對較差,但劍在多數時候是一種無畏精神的象征。就我們的通常印象而言,大俠們多用劍而少佩刀,書房里也是多懸劍而少掛刀。所以,就古代劍的用途而言,并非殺人利器,而是身份、權力、威儀、信念的象征,當人們受到威脅時,俠客便會仗劍挺身而出,這正是仗劍者的本色。為此,公司選擇“仗劍者”這個名稱。而且公司使用的logo為劍尖朝下,劍尖朝下表示一種謙虛、謙恭的態度。
從社會實際需要的角度出發,在當下這個社會當中,在那些國家力量不能充分關注的領域,需要有社會公司擔當起來,發揮他們職業性的作為,為企業或者個人進行安全提醒與培訓,以應對不測,保障自身安全。
來先生說,社會在飛速發展,但人們的安全意識并未同步跟上,在很多時候,有很多人在面對危機時不知該如何處理。比如,2010年3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女記者菲亞(真名劉薇)在北六環遭遇車禍,被一名好心的路人救出。隨后,菲亞和這名男子試圖救助車禍中第三輛車中的被困人員時,但不幸的是,后面駛來的一輛金杯車將菲亞和這名男子撞死。這個例子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安全施救才更有效,如果菲亞當時的處理方式得當,比如先以鮮明標志警示后方車輛,再去救助他人,也許就不會發生隨后的慘劇,她和那名好心男子的性命或許都得以保全。
還有一個實際案例。2010年,上海的“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造成58人死亡,而當時的實際情形是,當火災發生時,已經有不少居民從樓里逃至開闊地帶,但在外面觀察大樓形勢,只看到樓內有一些煙霧,使已經逃出的居民誤以為火勢不大,于是又返回樓內,想取出家中的一些財物。正是因為缺乏安全常識,未經相關安全培訓,許多人返回才造成了此次火災的重大傷亡。
來先生認為,無論面對人為侵害,還是突發災害,人們都需要具有足夠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措施,以使在危急時刻保存自己、施救于人——他視此為自己的社會職責。
記者身為人母,面對來訪,公司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的孩子在街上行走,是否知道給他人讓路?這是因為實際生活中的確發生過一人與他人發生碰撞,哪怕是簡單的身體接觸,小小的摩擦卻最終演變成“流血事件”的案例。對于這種情況,公司認為,除了人的素養外,這也關乎到人們缺乏最起碼的安全意識,乃至釀成悲劇。
還有一個問題,面對壞人,我們還敢做斗爭嗎?對于這個問題,當下甚至有這樣一種論調存在,那就是忍讓、不抵抗,以保全自身性命。我們不妨想一想,如果人人對犯罪行為采取姑息縱容態度,不就助長了壞人的氣焰?人們的軟弱可欺不就將成為滋生犯罪行為的土壤了嗎?實際上,要想不被侵害,就要學會如何應對壞人的身家本領——這正是“仗劍者”為國民提供的培訓服務。
相對歐美國家,我國國民的安全意識普遍薄弱,沒有一定的防范手段,而“仗劍者”就是要教會客戶一些基本的應對措施,通過相關培訓之后,雖不能說受訓人員從此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但至少可以做到遇事不慌,遇到危險時能夠不再受本能驅使,而是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去解決問題。
公司成立以來,已經承擔過很多項目,包括作為安全顧問,為客戶提供安全對策,親臨現場予以指導,甚至制定應急預案——他們提供的安全顧問是教練,而不是保鏢。
“仗劍者”曾承擔了為一支文化交流車隊安全穿越阿富汗的行程提供隨護顧問服務。
此次任務,從北部入境到南部出境歷時40個小時,是高度戒備的工作狀態。安全顧問既不能干擾文化交流活動的正常開展,又要顧及車隊的整體安全。
此次任務期間,“仗劍者”安全顧問對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應對,包括防止遭遇武裝襲擊、避免空中打擊(聯軍誤炸)、防范路邊炸彈、誤觸未爆雷彈等極劇危險,此外,也包括車輛在高海拔山區行駛的特殊方法、車隊分組、間距、車速控制,防止出現因襲擊侵害而顧此失彼忽略交通安全造成的事故。基本措施包括信息運用、通信控制、行動規律變化、護衛力量的協調配合、突發情況的臨機處置等等。最終將這支幾十個人、十多輛車的隊伍完好無損地護衛出危機四伏的戰區。但這里要說的是,安全顧問與軍隊不同,他們以教給客戶安全方式方法為主,而不是以武力手段制造沖突、以暴制暴。
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但如何將人們已經習慣認知的本能動作變成科學規范的動作,卻非一日之功。
如年關將至,入室盜竊案例有所增加,也許不知道哪天就被溜門撬鎖了,遇到這種情況一般要有哪些應對措施?當一名女子被流氓尾隨,如何才能迅速逃生,不遭侵害?當在熙攘擁擠的公交車上看到有人偷盜別人的財物,怎樣才能既提醒到被偷者,又不會被小偷報復?當某一天突遇摩托車飛賊搶包,如何不被搶反將搶劫者制服?對于這些問題,恐怕每個人都能講出一些應對舉措,但又不夠系統,而更多是從本能出發。所以將本能轉化成科學的應對手段是“仗劍者”努力的目標。
“仗劍者”機構不大,人員精干,完全由優秀的退役軍人或警察組成,這和國際上的同類機構非常相似。除了現職人員之外,公司還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當實際需要時,可從這個人才庫中迅速選調,并派遣到“各個戰場”。
雖然在入職之前都是相關領域的高精尖人才,但在進入“仗劍者”之后,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轉型,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安全顧問。他們在部隊或警局曾經接受的技能培訓遠遠不夠,還要接受法律、心理、道德、對策、謀略等多個層面的再學習。
因為他們曾經從事的職業,使用各種輕武器自然得心應手,但進入“仗 劍者”后,更加注重的是防范輕武器對人員造成的傷害,此外,執行任務時,對其他方面的素養也有很高要求。文武兼備,方能克敵制勝。所以就要求所吸納的人才首先要學會適應新局面,因為服務對象和方法都發生了改變,相應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都要相應作出調整。
“仗劍者”為其員工提供的培訓形式有入職培訓、共同科目培訓、分業培訓(又稱針對培訓)、各種裝備及技術器材操作使用培訓等一系列培訓內容。
“仗劍者”以專業的人才、專業的精神,為社會提供安全防范服務。安全防范就在我們身邊。endprint